任秀蓉
- 作品数:1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一曲凄婉缠绵的悲歌——萧红小说《小城三月》解读被引量:2
- 2008年
- 《小城三月》是萧红系列作品中的一部具有特殊意蕴的作品,"翠姨"则是作品中的一个具有特殊意蕴的悲剧人物形象。翠姨悲剧的诞生是因为她自身有一种弱质性格,更在于她所处的是一个足以造成这种弱质性格的男权社会。本文认为,《小城三月》充分体现了萧红生命最后时刻的孤独和悲切,是她凄婉缠绵心境中的一支悲歌。
- 任秀蓉
- 关键词:《小城三月》悲剧
- 政治文化与抗战时期中国新诗的转变
- 2010年
- 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复杂景观与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密切相关。从政治文化视角来考察抗战时期中国新诗的转变,我们可以发现,抗日战争改变了诗人们的审美心理、思维方式。这一时段的诗人、诗风和诗体的面貌,较之战前发生了明显改变。为数不少的诗人们走出了纯艺术的象牙塔。在诗坛上,现实主义诗风占据主潮地位,而抗战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诗歌体式,也因抗战的分阶段性、分地域性而不同。
- 任秀蓉杨华丽
- 关键词:政治文化抗战诗歌中国新诗
- 宋词中渔钓意象的成因分析
- 2008年
- 宋词中的渔钓意象大多具有浓重的隐逸色彩,即"意在言外","志不在鱼"。词人笔下与渔钓意象匹配的相关意象,也都充分体现了与隐逸文化相契合的特性。
- 任秀蓉
- 关键词:宋词文人心态
- 灵魂裂变的声音——浅论冯至《北游》的现代性及其产生背景
- 2008年
- 冯至的记行长诗《北游》不仅呈现了诗人北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而且发出了诗人因不甘沉沦,执着追求而导致灵魂裂变时沉闷的声音。诗作中关于人生无路的悲哀,个体存在的孤独,生与死的秘密等问题的探索,表明此时的冯至已具备了探索现代性的初步自觉。该文试图对《北游》的现代性作出解读,并试图从昨日的沉淀、现实的赐予、外来的养分三方面对这种现代性的产生作出阐释。文章认为,正是冯至对现代性的这种自觉,为他30年代留学德国时亲近存在主义哲学和存在主义诗人里尔克等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更为他40年代《十四行集》的成功面世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 任秀蓉
- 关键词:冯至《北游》
- 李白与郭沫若的叛逆意识及其蜀文化成因
- 2010年
- 李白和郭沫若都具有强烈的叛逆意识,这种叛逆意识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多有表现。如果从地域文化角度来探究这种叛逆意识的产生,那么可以确定,是蜀地的雄奇山水、蜀人求新创异的通脱品格以及经世致用的蜀文化传统濡染了他们,让他们感受并具有了叛逆品格。
- 杨华丽任秀蓉
- 关键词:叛逆意识文化成因蜀文化
- 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6
- 2007年
- 从绵阳师范学院综合教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基于校园网定制开发的多层次、多模块、分布式、统一身份认证的B/S结构高校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开发设计思路,阐述了系统运行软、硬件的条件及目前运行的基本情况;总结了系统的应用对教学管理的意义和创新教学管理的作用。
- 任秀蓉王甫董廷旭李彬
- 关键词:教学管理网络
- 基于信息化的教学运行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2
- 2009年
- 当前国内高校教学运行管理诸环节相互脱节,不利于高效率低差错的教学运行管理的实施。本文结合绵阳师范学院实例,提出把教学运行管理各环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将教学运行管理各环节中的特点进行研究和对比,在体系化的构建中使各管理环节既能相互补充和支持又能作为一种监督和复核的机制,使教学运行管理体系有效运转。对同类院校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 王甫董廷旭任秀蓉
- 关键词: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
- 崇高价值的诗意表述
- 2009年
- 任秀蓉晓原
- 关键词:诗意诗歌作品艺术传达政治抒情
-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与对策探讨被引量:6
- 2007年
- 考试作为教学质量检测的一种重要机制,对高校教育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屡禁不止的考生作弊现象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正性和考试结果的真实性。本文对高校的考试特点、学生考试作弊动机和手段、考试作弊的危害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杜绝考试作弊的对策。
- 任秀蓉
- 关键词:高校学生考试作弊
- 新升本科院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 2009年
- 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本文结合新升本科院校发展实际,对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的作用、内容、对策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 董廷旭任秀蓉陈朝平
-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