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振纪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4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孢粉
  • 4篇古气候
  • 2篇第四纪
  • 2篇植被
  • 2篇气候意义
  • 2篇孢粉组合
  • 2篇古气候意义
  • 2篇古植被
  • 1篇地热田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动态
  • 1篇地下水动态预...
  • 1篇东南
  • 1篇养殖
  • 1篇养殖业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生物调查
  • 1篇土壤
  • 1篇剖面

机构

  • 6篇河北地质大学
  • 5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河北地质学院

作者

  • 8篇任振纪
  • 5篇张树山
  • 1篇黄培华
  • 1篇徐馨
  • 1篇孙杉
  • 1篇马林
  • 1篇刘秀梅
  • 1篇姜云霞
  • 1篇张伟

传媒

  • 5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河北地质学院...
  • 1篇地球学报(中...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河北省雄县牛驼镇地热田第四纪古土壤与古地理环境被引量:6
1999年
本文根据雄县地热田钻孔的古土壤、孢粉分析和地层层序揭示第四纪以来该区土壤层及淋溶淀积作用可划分二大带。0~420m:从上到下土壤颜色加深,淋溶淀积加强,出现团块状钙质,古气候由老至新从温湿转化为现代干冷;420~800m:淋溶淀积作用较强烈,上部地层显示过湿的气候条件,反映古气候从干热向温湿转变。第四纪以来植被发展曾经历了4个大的阶段。
任振纪于开宁闫贵凡
关键词:沉积韵律古土壤古植被古环境地热田
山西大同西坪东南侧沙板梁化石点孢粉组合及古气候
1993年
该文根据当地所采土样中的孢粉含量及化石分布情况,简述了当时古植被的组合及古气候环境的特征,并为地层的划分提供了依据.
张树山任振纪
关键词:孢粉化石古植被古气候古植被
晚更新世以来渤海湾沿岸的海进海退及古气候环境被引量:4
1996年
晚更新世以来渤海湾沿岸的海进海退及动植物的演化与组合关系,反映了当时的古气候环境。
张树山任振纪刘春源
关键词:海进海退气候环境晚更新世古气候
庐山“冰碛层”的孢粉组合及其古气候意义
1990年
笔者到庐山对一些有争议的堆积物进行了实地观察研究和室内孢粉分析工作,结果:1、姑塘“鄱阳期冰碛层”绛色泥砾、孢粉组合为Keteleeria—Pinus—larix—Tilia属于暖温带针阔叶林。2、长岭头“庐山期冰碛层”孢粉组合为larix—Pinus—Tsuga—Juglans,属于湿热的亚热带针阔叶林。从“冰碛层”的孢粉组合所反映的古气候属于温暖甚至湿热的气候条件下的沉积物。
任振纪黄培华张树山
关键词:冰碛层孢粉组合
荆江平原第四纪植物群发展初步研究
1992年
根据荆江平原几个钻孔的孢粉分析结果,探讨本区第四纪植物群发展不同阶段,从其植被不同的发展阶段表明第四纪以来具有四次显著的冷暖变化。该区孢粉组合中常见到冷暖成份相混合的特征,这可能是本区在第四纪期间地壳处于下降阶段,各种孢粉成份均在这里沉积下来而造成的。
任振纪徐馨
关键词:第四纪植物群孢粉
浙江天目山地区几个剖面孢粉分析及古气候意义被引量:2
1989年
第四纪以来,天目山是否存在过冰川,笔者进行了实地考察,并进行了室内孢粉分析。门口剖面红色亚粘土砾石层以Quercus—Castanea—Rhus一legumino-sae为主的孢粉组合,为温暖的阔叶落叶林带。“之江层”的紫红色一黄灰色砂砾层岩则为Pinus—Quercus—Juglans—leguminofae为主的孢粉组合,反映温暖的针阔叶林。
任振纪张树山
关键词:孢粉古气候剖面第四纪
华北平原海岸带海陆交互作用与地下水动态预测被引量:2
1995年
华北平原渤海湾海岸带从晚更新世以来经历了四次海侵。备个海侵期的沉积层结构特点及古气候特征均有差异。作者在再造地质发展史、古地理及古气候环境的基础上,讨论了本区含水介质演化的轨迹,并将演化趋势过程划分为四个古构造—水文地质期(旋回)。作者选择唐秦滨海地区为模式区对地下水动态进行了预测,旨在为利用和开发本区地下水资源提出科学管理依据。
孙杉任振纪张伟马林
关键词:海侵地下水动态预测海岸带
河北省衡水湖浮游生物调查及对发展养殖的意义被引量:2
1992年
衡水湖是河北省最大的水域之一,位于冀县与衡水市之间,面积约75km^2,区内属暖温带气候。该湖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水肥草茂,为富营养型淡水湖泊,是淡水养殖业的理想环境。为了促进养殖业的发展,我们对该湖的自然条件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工作,以便找出该湖不利于养殖业的内在因素。
任振纪张树山郑树桓刘秀梅姜云霞隰红丽
关键词:浮游生物养殖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