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争争 作品数:15 被引量:103 H指数:4 供职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理学 生物学 更多>>
葡萄座腔菌属ITS-nrDNA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被引量:24 2010年 对收集的22株和GenBank下载的40株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ITS序列构建了MP(Maximum parsimony)进化树。在以Leucostoma为外群的情况下,来自我国(主要是陕西)的葡萄座腔菌树木溃疡病菌总体上可分为2个大群,BDGroup1与GenBank上报道的B.dothidea被聚在一起,BD Group2菌株全部来自我国关中咸阳,独立成群,与Botryosphaeria属其他种亲缘关系远。培养特征、分生孢子大小和致病性测定显示:来自我国的苹果轮纹病菌、苹果干腐病菌、梨轮纹病菌、桃树流胶病菌同B.dothidea亲缘关系近,在MP树中聚在一起(BD Group1)。ITS序列分析结果支持B.dothidea与B.berengeriana为同物异名的观点。B.ribis与B.parva亲缘关系近,而与B.dothidea亲缘关系远,支持B.ribis与B.dothidea为不同种的观点。 余仲东 赵官成 淡静雅 任争争关键词:BOTRYOSPHAERIA 半参数回归模型L-估计的渐近展开 被引量:4 2000年 对半参数回归模型 Y =x Tβ +g( t) +ε,构造了参数向量β的 L -估计量λn,获得了λn的渐近正态性及分布的 Edgeworth展开 ,其速度可达到 O( n- 1 ) 赵选民 任争争关键词:半参数回归模型 渐近正态性 收敛速度 活性木炭材料及生物耦合炭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选用活性石炭、椰壳活性炭和杉木活性炭3种活性木炭与杨凌地区3种不同利用型土壤(农耕土、雪松林下土和桃园土)组合测定生菜种苗萌发情况。然后用筛选出的杉木活性炭与内生细菌Bacillus sp.进行耦合,并测定该耦合炭的制备条件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土壤对生菜胚根均有一定的化感抑制作用,活性木炭及活性木炭-土壤交互作用对生菜生长影响差异显著,以杉木活性炭对农耕土和老桃园土改良效果显著,胚轴/胚根净炭作用率分别为178.8%/90.9%、178.9%/106.1%,酸性的活性石炭对雪松林下土生菜胚轴的生长有轻微抑制作用,净炭作用率为-120.7%。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优良杉木活性木炭,并与内生细菌Bacillus sp.在40℃下热耦合30 min,再在27℃恒温培养1 d,获得优良的生物耦合炭。该生物耦合炭有较强的土壤持水能力,对小麦在质量分数为1%的高盐浓度下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1 250 g农耕土,加入3 g耦合炭处理组10 d高度生长促进率最大(37.3%,α=0.05);加入6 g耦合炭处理组20 d生物量促进率最大(18.8%,α=0.05),6 g处理组对小麦生长促进效果最好。 余仲东 任争争 彭少兵 张帅关键词:生菜 小麦 4种寄主植物上黑蚱蝉的产卵危害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明晰黑蚱蝉在陕西苹果主产区白水县苹果园及其周边杨树上的产卵危害,选择富士苹果及大叶青杨两种主要寄主植物,对黑蚱蝉在其枝条上的产卵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与陕西杨凌嘎啦苹果、山东淄博白蜡枝条上的黑蚱蝉产卵危害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黑蚱蝉在白水富士苹果上平均产卵枝条直径、产卵部位基部距离枝顶长度、单枝刻槽数和单枝总卵量分别为4.16 mm、28.11 cm、35.14个、241.32粒;在大叶青杨上平均产卵枝条直径、产卵部位基部距离枝顶长度、单枝刻槽数和单枝总卵量分别为4.34 mm、34.83 cm、31.84个、202.37粒;在嘎啦苹果上平均产卵枝条直径、产卵部位基部距离枝顶长度、单枝刻槽数和单枝总卵量分别3.84 mm、27.42 cm、29.93个、196.85粒;在白蜡上平均产卵枝条直径、产卵部位基部距离枝顶长度、单枝刻槽数和单枝总卵量分别3.39 mm、28.83 cm、29.85个、211.83粒。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寄主的产卵枝条直径、产卵部位基部距离枝顶长度、单枝刻槽数和单枝总卵量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不同寄主枝条的产卵部位长度差异不显著,但产卵枝条直径、产卵部位基部距离枝顶长度、单枝刻槽数和单枝总卵量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产卵部位长度和单枝刻槽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黑蚱蝉在不同寄主上的产卵危害与寄主植物的种类(品种)及其木质部结构等密切相关,可根据该害虫在不同寄主上的产卵规律,通过合理修剪受害枝条等措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并通过以产卵枝条直径、单枝刻槽数作为自变量对该害虫在相应寄主上的产卵危害及种群动态进行科学预测,为该害虫的发生、危害趋势预报及防治提供信息。 张翔 朱海涵 魏琮 任争争关键词:黑蚱蝉 寄主植物 产卵规律 Gauss白噪声外激下Rayleigh振子的平稳响应与首次穿越 被引量:4 2006年 研究了Rayleigh振子在Gauss白噪声外激下的平稳响应和首次穿越。首先利用随机平均法给出了系统随机平均It^o微分方程,对平均方程的稳态概率密度做了数值分析;然后建立了条件可靠性函数的后向Kolmogorov方程及首次穿越时间条件矩的Pontragin方程;最后对三组不同的参数值分析了首次穿越的概率统计特性。 李佼瑞 徐伟 任争争关键词:随机平均法 可靠性 温度和叶表化学物质对松杨栅锈菌夏孢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4 2010年 松杨栅锈菌夏孢子萌发适宜温度范围为10~24℃,最适温度20℃左右。供试的2菌株对温度有不同的依赖性。TH菌株温度适应性范围较宽,GL菌株较窄。在最适温度范围内,供试的2个菌株呈现相同的萌发动力学模式,萌发最大速率出现在4~12h,温度越高,最大萌发速率出现时间越晚,并随时间的延长,萌发速率逐渐减小。在5、30℃,萌发速率有2~3个峰值,第1峰值最大,第2、第3峰值逐渐减小或消失。26℃下峰值呈现过渡型状态,有1个较小的次高峰。供试的2菌株,TH的萌发速率较GL稍高并在出现时间上略前。最适萌发条件下,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的卜氏杨和毛白杨提取物对松杨栅锈菌夏孢子萌发有不同的影响。毛白杨所有提取物在接种12h内,均抑制夏孢子的萌发,而卜氏杨乙醚提取物则促进夏孢子萌发,其余则抑制夏孢子萌发。所有水提取物在接种12h均表现为抑制作用。接种12~24h,2种杨树叶片正丁醇萃取物对夏孢子萌发速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余仲东 李秀信 郭志青 任争争 曹支敏 马娥娇 高智辉 宋晓彬关键词:培养温度 毛白杨 提取物 松杨栅锈菌无毒基因型性状分离及AvrL567同源序列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松杨栅锈菌小种无毒基因型性状分离规律和其无毒基因序列与欧美小种无毒基因序列的差异和系统学关系。【方法】以秦岭厚畛子落叶松上松杨栅锈菌2号小种HZ3542的性子器为雄性亲本,与秦岭火地塘落叶松上2号小种HF2369性子器为雌性亲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初步获得F1代锈孢子堆。通过对太白杨离体叶片接种反应型统计,分析松杨栅锈菌2号生理小种无毒基因型,并根据亚麻锈菌无毒基因Avr L567(accession:AAS66952)设计和筛选引物,利用同源扩增技术,对松杨栅锈菌无毒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经测序、比对后构建最大似然系统树。【结果】2号生理小种无毒基因表现型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来自秦岭厚畛子太白杨不亲和性亲本为Aa无毒基因型,来自秦岭火地塘的亲和性亲本为aa基因型。在F1代锈孢子堆群体(P=0.01)和F1代夏孢子堆群体(P=0.05)中,抗∶感表现型均按1∶1分离。无毒基因型以坏死斑有无和褪绿斑大小为重要标准,潜育期长短和夏孢子堆密度、直径大小等数量性状为辅助标准进行判断,并在PCR扩增中得到检验和证实。筛选引物对Avr Pr1(5'-TAATCCTCGTTGACATCAGTC-3',5'-AAGCTTGAGAGCTCCGCTC-3',Tm=53.5℃)可以稳定扩增出800~900 bp的产物。ML系统树表明,真菌无毒基因序列总体上同源性较低,但本研究所供试的17条序列可分为2个群,栅锈菌无毒基因序列聚在一个分支上,其中5条中国松杨栅锈菌无毒基因序列同加拿大2条MLP无毒基因序列聚在同一个亚分枝上,另一条序列与法国松杨栅锈菌、美国亚麻锈菌等菌聚在另一个亚分支上。【结论】中国松杨栅锈菌2号小种无毒基因为单显性遗传,其无毒基因序列同加拿大的小种无毒基因序列同源性高。 余仲东 陈祖静 曹支敏 任争争 冯世强 张瑶琦关键词:无毒基因 系统进化树 核桃举肢蛾和桃蛀螟幼虫肠道细菌多样性的PCR-DGGE和T-RFLP分析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了解危害核桃果实青皮的核桃举肢蛾和桃蛀螟幼虫肠道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方法】采用基于16SrRNA基因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T-RFLP)技术分析2种害虫幼虫肠道细菌群落特征。【结果】1)PCR-DGGE分析显示核桃举肢蛾幼虫肠道细菌主要有沃尔巴克氏体属、肠球菌属、肠杆菌属、根瘤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其中沃尔巴克氏体属是优势菌群,占测得序列的40.0%;桃蛀螟幼虫肠道细菌主要有沃尔巴克氏体属、肠球菌属、根瘤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其中肠球菌属是优势菌群,占测得序列的62.9%。2)DGGE条带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核桃举肢蛾幼虫肠道中,72.5%的菌株属变形菌门,12.5%的菌株属于厚壁菌门,15.0%的菌株属于拟杆菌菌门。桃蛀螟幼虫肠道中,37.0%的菌株属于变形菌门,63.0%的菌株属于厚壁菌门,未检测到拟杆菌门细菌。3)T-RFLP分析显示76 bp和122 bp T-RFs分别是桃蛀螟和核桃举肢蛾幼虫肠道的优势菌群,T-RFLP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显示核桃举肢蛾和桃蛀螟幼虫肠道细菌群落结构明显地分为2类。4)PCRDGGE和T-RFLP 2种方法均显示核桃举肢蛾幼虫与桃蛀螟幼虫肠道细菌多样性差异不显著但种类组成所占比例有较大差异。【结论】初步揭示了危害核桃果实的2种不同食性昆虫幼虫肠道细菌组成特点,可为进一步探讨其肠道微生物与其食性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王娇莉 南小宁 任争争 明洁 唐光辉关键词:核桃举肢蛾 桃蛀螟 肠道微生物 PCR-DGGE T-RFLP 黄土丘陵沟壑区沙棘人工林不同恢复阶段物种多样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2007年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沙棘人工林不同恢复阶段物种多样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沙棘人工林恢复的初、中期阶段,α-多样性指数和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和氮含量)的增加正相关较明显,在恢复的中期β-多样性指数变化较强烈,且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较大,表现出在沙棘人工林恢复的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也会有所增加,二者基本上是同步的。对土壤肥力与沙棘人工林植物组成性状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后发现,土壤全氮与木本植物种数、植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等因素有关;全磷与物种多样性等因素有关;土壤全钾和pH值的变化比较复杂,与植物组成性状的关系不明显。 李登武 张文辉 任争争 王敏茹关键词:沙棘人工林 物种多样性 土壤肥力 黄土丘陵沟壑区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蝉科昆虫区系及多样性 2024年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作为高原横向扩展的前缘过渡带,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多样,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热点地区。蝉科昆虫长期在地下营固定生活,成虫发生期短、体型硕大、飞行能力弱而难以扩散,因此适合多尺度的生物地理学和物种多样性研究;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蝉科昆虫区系一直缺乏研究。本研究在区系调查和系统分类研究基础上,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蝉科昆虫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共分布蝉科昆虫3亚科46属100种(包括2个新纪录种),分别占中国已知属、种数量的59.7%和29.1%;区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73种,73.0%),古北界和东洋界共有成分次之(21种,21.0%),特有成分比例较高(19种,19.0%)。该地区的10个亚区可被分为南、北2个大区,大致以秦岭及甘南山地为界。北段的黄土高原过渡区(MX+HB)、藏北过渡区(QZ)属于古北界,物种多样性较低,分布的主要是体型较小的姬蝉亚科物种。南段的东洋界各亚区由秦岭西段山地过渡区(HZⅠ+XNⅠ)、川西盆地及滇北过渡区(HZⅡ+XNⅣ)、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脉“高原–山地”过渡区(XNⅡ+XNⅢ)及滇西山地过渡区(HN)组成。各亚区的物种多样性由北向南逐渐增多,四川盆地西部和横断山南部为多样性中心。在南段的各亚区中,西南亚区Ⅰ(XNⅠ)和华中亚区Ⅰ(HZⅠ)区系相似性最高,华中亚区Ⅱ(HZⅡ)和西南亚区Ⅳ(XNⅣ)区系相似性最高,它们分别聚合后再与“西南亚区Ⅱ+西南亚区Ⅲ(XNⅡ+XNⅢ)”聚合,最后与滇西的华南亚区(HN)聚合,表明滇西的华南亚区(HN)及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脉“高原–山地”过渡带(XNII、XNIII)区系相对独特。蝉科同一类群的不同物种在该地区呈现出明显的生态位分化,分别向“低山–峡谷–丘陵”生境和“亚高山–高山”生境发展。“低山–峡谷–丘陵”分布的适热物种分布 孙昱 任争争 魏琮关键词:半翅目昆虫 物种多样性 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