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福田
-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41例救治报告
-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诊断依据、治疗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我院1998~2006年间,收治本症患者41例。主要依据彩超检查结果决定手术。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中动脉灌入肝素、尿激酶,术后辅以抗凝、溶...
- 李忠耀夏洪波刘也马利于福田
- 关键词:下肢动脉急性缺血动脉栓塞
- 文献传递
- 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胸管置于壁成胸膜外5例分析
- 2008年
- 马利于福田李忠耀
- 关键词:引流治疗胸膜外胸管气胸胸膜腔
- 肺硬化性血管瘤32例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总结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流行病学,病理组织起源、特征与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及分析1999年至2011年收治的32例PSH的发病情况、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对32例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组织起源。结果 (1)全组32例,其中男性7例(21.88%),女性25例(78.12%);平均年龄40.13岁。(2)32例中无临床症状患者18例(56.25%);咳嗽13例(40.63%),其中咯血10例;胸痛4例(12.50%)。(3)全组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近期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4)免疫组化结果证实PSH起源于上皮组织。(5)出院后32例获随访1月~5年,平均2.6年,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PSH以中青年女性多见,多为体检发现。免疫组化结果提示PSH起源于上皮组织。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手术是PSH的有效治疗方法。
- 于福田
- 关键词:硬化性血管瘤免疫组化外科治疗
- 16例肺爆震伤的救治
- 临床资料:本组16例,其中男15例,女1例:年龄23~68岁。煤矿爆炸伤14例,浴池锅炉爆炸2例。在抗休克治疗的同时一侧或双侧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3例。然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处理胸腔或腹腔脏器损伤(叶支气管吻合1例,脾切...
- 李忠耀夏洪波刘也马利于福田
- 关键词:肺爆震伤抗休克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目的:总结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sclerosinghemangioma,PSH)的流行病学、病理组织起源、特征与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情况。 方法:回顾性总结及分析我院1999年至2005年收治的32例肺...
- 于福田
- 关键词:肺硬化性血管瘤免疫组化外科治疗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
- Fogart导管辅助取栓术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 m,MAE),具有高致残率及致死率。早期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是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最重要的因素。方法对2002-09~2010-07间,收治的8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患者行Fogarty导管辅助取栓治疗,早期的6例病人经取栓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晚期的2例合并有肠坏死的病人行Fogarty导管辅助取栓后,行坏死肠管切除吻合,术后酌情抗凝、溶栓治疗。结果早期诊断的6例病人经Fogarty导管辅助取栓治疗均获治愈,无肠坏死,晚期的2例病人行Fogarty导管辅助取栓后,行部分肠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3 d死亡。结论建议对突然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白细胞升高合并酸中毒,尤其是有心脏瓣膜病和房颤的病人,均应早期行肠系膜血管彩超或腹腔血管增强CT扫描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对诊断明确的病人应立即行Fogarty导管辅助取栓术,并同时配合溶栓和抗凝治疗。
- 于福田李忠耀夏洪波马利刘也
-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栓塞FOGARTY导管
-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的中西医治疗
-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性疾病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疾病,有发病急、进展快、腹部症状重、体征轻、病死率高等特点,我院自2000至2009年共收治10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的病人,治疗效果均佳,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
- 刘也李忠耀夏洪波马利于福田
-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病死率肠管坏死中西医治疗
- 文献传递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6例被引量:7
- 2004年
-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后,颈总动脉至颈内、颈外动脉的分叉处容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性狭窄,从而导致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等。我院1998年6月-2003年12月对16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颅外阻塞性脑缺血的患者施行颈动脉硬化斑块及内膜剥脱手术,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 李忠耀朱英杰夏洪波马力刘也于福田单志芬张晓树
- 关键词:颈动脉脑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