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增鹏
- 作品数:22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以癫痫起病的儿童颞叶肿瘤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以癫痫起病的儿童颞叶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7例以癫痫起病的颞叶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后患儿行临床随访,癫痫控制效果采用Engel分级标准进行评价。根据病理学结果分为良性肿瘤组[世界卫生组织(WHO)Ⅰ级]和恶性肿瘤组(WHOⅡ~Ⅳ级),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和癫痫预后。结果27例患儿均达到肿瘤全切除,其中18例行病变切除+标准前颞叶切除术,9例行病变扩大切除术。术后病理学结果为:少突胶质细胞瘤(WHOⅡ级)5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WHOⅠ级)5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Ⅰ级)4例、婴儿多纤维性星形细胞和节细胞胶质瘤(WHOⅠ级)4例、室管膜瘤(WHOⅡ级)4例、脑膜瘤(WHOⅠ级)3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WHOⅠ级)1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1例。27例患儿术后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12~96个月)。末次随访时,Engel分级Ⅰ级21例(77.8%),Ⅱ级5例(18.5%),Ⅲ级1例(3.7%)。与恶性肿瘤组相比,良性肿瘤组的患儿年龄更小(P=0.040),两组患儿在性别、癫痫病程、肿瘤在颞叶的生长部位以及术后癫痫控制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术后达到Engel分级Ⅰ级的比例分别为14/17和7/10。结论初步研究表明,行手术治疗的以癫痫起病的儿童颞叶肿瘤中,少突胶质细胞瘤和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最常见,总体以良性肿瘤居多,恶性肿瘤多为低度恶性。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患儿的术后癫痫控制效果较好。
- 汪迪飞翟瑄梁平李禄生周渝冬于增鹏纪文元
- 关键词:脑肿瘤颞叶儿童癫痫神经外科手术
- Ommaya囊联合脑室外引流改善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出血后神经功能预后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评价Ommaya囊联合脑室外引流改善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IVH)后神经功能预后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方案,筛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住院诊断为PIVH的新生儿病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Ommaya囊联合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组(手术组)和非手术组,随访观察至矫正12月龄。统计分析2组患儿早期脑脊液炎症因子浓度、随访期间并发症(癫痫、脑积水、脑瘫、死亡)发生率以及神经发育预后情况。结果共入组71例患儿,其中Ommaya囊联合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35例,非手术治疗患儿36例。手术组术后3 d后脑脊液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 enolase,NSE)、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非手术组上述指标在治疗后3 d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至校正12月龄时,手术组死亡1例(2.9%),非手术组死亡6例(16.7%)。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其余PIVH并发症发生比较如下:癫痫(0例vs 2例)、脑积水(4例vs 9例)、脑瘫(1例vs 3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提示手术组存活患儿在适应性、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等能区的发育显著优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Ommaya囊联合脑室外引流较非手术治疗显著降低中、重度PIVH新生儿脑脊液中炎症因子浓度,有效降低PIVH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 邹彬唐俊周渝冬陈小兵赵雪灵梁平于增鹏
- 关键词:新生儿OMMAYA囊脑室外引流
- 111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儿的脑电图分析
- 梁平苟若澜翟瑄夏佐中李禄生周渝冬于增鹏邹彬纪文元周建军
- 小儿隐睾生殖细胞凋亡和抗精子抗体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小儿隐睾可致生育功能障碍,生殖细胞凋亡增加和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增高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目前研究发现隐睾患儿不仅生殖细胞凋亡增加,而且AsAb阳性率也明显增高,并对其发生机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李旭良于增鹏
- 关键词:隐睾生殖细胞凋亡抗精子抗体儿童
- 儿童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友病患儿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治疗及其预后。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登记的24例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1)本组血友病A15例,血友病B9例;均为男童;平均年龄1岁7个月;≤3岁病例占70.8%,且≤3岁年龄段88.9%为发生颅内出血后首次诊断为血友病;中、重型血友病占87.5%;仅37.5%的患儿有明确头部外伤史。(2)临床表现:高颅压症状、贫血、意识障碍、惊厥发作、肢体瘫痪等。(3)颅内出血部位:脑实质出血伴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脑室出血2例,硬膜下出血伴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硬膜外出血5例。(4)均予凝血因子替代治疗,其中5例行手术治疗。(5)13例无明确后遗症,9例有后遗症,2例死亡。结论3岁以下中、重型血友病患儿易发生颅内出血,部分患儿无明确诱因;临床表现与正常儿童颅内出血相似;早诊断、早治疗、足疗程的替代因子治疗是治疗的关键,规范治疗预后更好。在积极纠正凝血因子及凝血功能后,外科手术也是治疗手段之一。
- 于增鹏梁平李映良翟瑄周渝冬李禄生夏佐中
- 关键词:血友病颅内出血儿童
- 婴幼儿急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婴幼儿急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08年期间收治的年龄<3岁的48例婴幼儿急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结果 婴儿31例,占65%;跌伤37例,占77%;12例(25%)有原发意识障碍,8例(17%)出现抽搐,8例(17%)合并颅骨骨折.18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13例入院立即手术),7例行钻孔外引流,23例行保守治疗.1例因脑疝死亡,2例伴肢体运动功能减退,45例治愈.结论 婴幼儿急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婴儿,早期易被忽视,易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或积液,早期诊断、积极外科治疗,预后良好.
- 周建军梁平李映良翟瑄周渝冬李禄生于增鹏夏佐中
- 关键词:血肿硬膜下婴幼儿
- 婴幼儿创伤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婴幼儿创伤性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应用婴幼儿神经创伤评分(TINS)方法评估婴幼儿伤情。结果常见临床表现为头皮血肿、呕吐、意识障碍、抽搐;致伤原因绝大多数为坠落伤;手术治疗28例,非手术治疗45例。69例治愈、3例有肢体功能障碍、1例放弃治疗。结论婴幼儿创伤性硬膜外血肿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均有不同于年长儿及成人硬膜外血肿的特点;婴幼儿创伤性硬膜外血肿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 梁平翟瑄周渝冬李映良李禄生于增鹏夏佐中
- 关键词:婴幼儿创伤性硬膜外血肿
- 213例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颅内出血患儿213例,对其年龄、病因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表现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好发于婴幼儿(21.1%)及学龄期(41.3%),血管畸形(44.1%)、肺吸虫脑病出血型(23.5%)及凝血功能障碍(22.1%)为主要病因,婴幼儿期多因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学龄前期以肺吸虫脑病出血为主,学龄期及青春期患儿以血管畸形为主;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多为多个解剖部位同时出血,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多为单个解剖部位出血,常位于脑实质及脑室内,肺吸虫脑病所致的出血均位于额顶枕叶皮层内浅表部位,随血肿的稳定及吸收,病灶外周可见环形高密度,周围水肿明显。结论: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在年龄、病因上有特征性分布,不同病因所致出血有特征影像学表现,结合年龄及影像学表现可初步判断出血原因,在处理出血的同时,积极对因治疗减少再出血风险。
- 赵雪灵梁平翟瑄李禄生周渝冬于增鹏周建军纪文元邹彬
- 关键词:脑出血儿童病因计算机断层扫描
- 新生儿头皮血肿骨化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头皮血肿骨化(Neonatal ossified cephalhematoma)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间收治的新生儿头皮血肿骨化81例的临床特点。结果:81例新生儿头皮血肿骨化均由新生儿头皮血肿发展所致。均因血肿渐骨化变硬影响外观而就诊,95.06%的血肿位于顶部,不伴神经系统症状,经手术治疗的占95.06%,方法为清除新生骨恢复正常头颅外形。结论:新生儿头皮血肿骨化多因对新生儿头皮血肿(Neonatal cephalohematoma)处理的错误认识所致,多在3周左右渐开始骨化,早期处理十分重要,如已骨化且影响头颅外形及早手术恢复头颅正常外观,预后良好。
- 周建军梁平李映良翟瑄周渝冬李禄生于增鹏夏佐中
- 关键词:新生儿头皮血肿骨化手术治疗
- 儿童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8例临床分析
- 2016年
- 目的 总结儿童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EH)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8例SSEH患儿的临床资料。6例年长儿以颈背部疼痛为首发症状,1例婴幼儿以颈部活动受限为首发症状,数小时或数天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1例婴幼儿以肢体无力为首发症状。发病至手术时间为1-15 d;均行硬脊膜外血肿清除术。结果 MRI能准确显示病变,血肿位于颈胸段背侧,累及4-9节段。5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1例无变化。3例明确病因为血管畸形。结论 儿童SSEH的早期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征和MRI,一旦确诊,尽早手术清除血肿。及早诊断及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于增鹏梁平李映良翟瑄周渝冬李禄生夏佐中
- 关键词:硬脊膜外血肿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