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
- 作品数:36 被引量:105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中药归经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26
- 2010年
- 中药归经学说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历代医家从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文章主要从归经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源流方面,对其相关文献的整理、总结、概括,进而分析其衍变过程,提出归经学说最初萌芽于秦汉,雏形于唐宋,形成于金元,发展于明清。为研究中药归经学说的历史沿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徐树楠支政于丽徐伟超张弘王洪博李渡华
- 关键词:中药归经
- 基于突变理论的中药“相对峰值”概念的提出及其模型建立被引量:4
- 2015年
- 提出"相对峰值"这一中药数理新概念,并建立其数学模型.根据中医药理论,应用突变理论.得出F=M((27m^2)/(8M^2))^(1/3)+6M.相对峰值"概念的建立,不但能认识中药药效多了一个新的支撑点,而且运用突变理论进行中药量效系统研究,在方法学上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其结果不仅对医师临床用药有指导作用,还进一步完善了"相对药量"模型,体现了中药用药量范围的多样性、多变性和中药药效研究的复杂性、理论性,对于中医药理论在用药量、归经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对中药药效量化研究和实践起到重要影响并发挥异乎寻常的作用.
- 顾作林李芳刘东艳袁同山李韬博李渡斌支政于丽刘龙张盛君韩云鹏李渡华
- 关键词:突变理论势函数
- 近代中西医汇通与中医科学化代表医家及其文化启示
- 近代中西医汇通医家从唐宗海、朱培文为代表的折衷汇通、通其可通,到恽铁樵、张锡纯为代表的演进汇通、衷中汇通,中医科学化医家从丁福保、时逸人、陆渊雷、谭次仲为代表的科学整理、经验可贵到施今墨、杨医亚、何云鹤、叶桔泉、梁乃津等...
- 李渡华于丽刘龙张盛君杨旭杰支政张弘贾云芳李渡斌
- 关键词:中西汇通中医科学化文化启示
- 文献传递
- 《医学衷中参西录》校注小记
- 《医学衷中参西录》从1818年至1934年陆续在奉天刊行。其间删增印行七期30卷,张氏多作修改,各期内容变化较大.我们称为原始早期本;1935年至1943年又数次在天津再版印行,这些版本各期内容已无大变化,我们称之为《医...
- 李渡华于丽张盛君
- 关键词:《医学衷中参西录》校注
- 文献传递
- 潜阳通络方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大鼠降压作用机制的研究
- 徐树楠李渡华侯仙明金耀荣李庆升杨莉王永梅于丽陈荣
- 该成果选取了TXB2、6-keto-PGF1α、AngⅡ、ALD、NO、ANP、CGRP、ET等多项与血压变化密切相关的指标,通过实验观察潜阳通络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上述指标上的影响,以期探讨潜阳通络方降低自发性高血压...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血压病病机
- 三种医学核心期刊栏目设置抽样调查
- 2004年
- 俞立于丽段和平
- 关键词:内科
- 中医方药归经量化研究中“归经系数”经典数学模型和应用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以中药"相对药量"为基础,初步探讨中医方药归经量化研究中"归经系数"经典数学模型和应用。方法:根据中医方药归经理论,运用经典数学,对中医方药归经进行量化。结果:从药物的归经量化问题出发,研究方剂归经量化,首次提出两种中医方药归经量化中"归经系数"经典数学模型。结论:较准确的确定方剂归经量化值,对中药方剂归经的量化研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 李芳顾作林袁同山于丽李渡斌谷娜刘龙支政杨旭杰李渡华
- 关键词:经典数学方剂应用
- 中药归经规律及其量化思想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归经规律的现代研究应以形成规律为先导,应用规律为主体,本质规律为方向,才能解决在信息时代多态文化中归经学说自主应用和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归经形成规律以辨经论药为基础,经证关系为核心,重在认识归经作用定位与疾病定位的内在统一;归经应用规律以原理方法为基础、经药关系为核心,重在认识归经原理方法与经药关系的内在统一;归经本质规律以辨量论效为基础、量经关系为核心,重在认识归经量效关系与量经关系的内在统一。
- 于丽李渡斌董尚朴支政袁同山谷娜刘龙张弘贾云芳李渡华
- 脑脊液14-3-3蛋白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 14-3-3蛋白是一个丰富的广泛表达的蛋白家族,是一个可以自发聚集成二聚体的多功能蛋白质。14-3-3蛋白在脑组织中含量丰富,所有神经细胞的细胞液和细胞核中都有表达。正常情况下存在于胞浆内,在脑脊液中含量甚微。吉兰-巴雷...
- 于丽
- 关键词:脑脊液蛋白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症状激素治疗
- 文献传递
- 中药归经学说的应用规律被引量:13
- 2010年
- 归经指药物对脏腑、经络病变部位的选择性作用。药物作用的定位起源于疾病的定位,而病位的辨别主要依靠辨证方法,判定出病变部位所在的脏腑经络。因此,按照疾病所属脏腑、经络等选择适当归其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则有助于提高辨证用药的准确性,增强其针对性。
- 徐树楠李渡华王洪博于丽郭新宇贾蕊张弘王文智
- 关键词:中药归经脏腑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