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鞠

作品数:43 被引量:207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细胞
  • 12篇成骨
  • 10篇基质细胞
  • 9篇脂肪
  • 9篇腭裂
  • 9篇唇腭裂
  • 8篇脂肪基质细胞
  • 8篇基质
  • 8篇骨形成
  • 6篇蛋白
  • 6篇人体脂肪
  • 6篇体脂
  • 6篇体脂肪
  • 5篇增殖
  • 5篇正畸
  • 5篇完全性唇腭裂
  • 5篇细胞增殖
  • 5篇骨细胞
  • 5篇骨形成蛋白
  • 5篇成骨细胞

机构

  • 25篇四川大学
  • 13篇华西医科大学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南京市口腔医...
  • 1篇杭州整形医院
  • 1篇四川省第五人...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市口腔医...
  • 1篇台州市中心医...

作者

  • 43篇乔鞠
  • 26篇田卫东
  • 19篇李声伟
  • 10篇林云锋
  • 10篇陈希哲
  • 7篇陈伟辉
  • 6篇陈伟辉
  • 5篇陈润良
  • 4篇段玉贵
  • 4篇罗颂椒
  • 4篇郑晓辉
  • 4篇王大章
  • 3篇陈扬熙
  • 3篇石冰
  • 3篇刘磊
  • 2篇白丁
  • 2篇廖小宜
  • 2篇郑谦
  • 2篇吴碧蓉
  • 2篇高振南

传媒

  • 7篇中国口腔种植...
  • 6篇口腔颌面外科...
  • 6篇华西口腔医学...
  • 4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国际口腔医学...
  • 2篇第三届全国口...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牙病防治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6篇2003
  • 6篇2001
  • 3篇2000
  • 5篇1999
  • 5篇1998
  • 1篇1994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动剪切力作用下原代大鼠成骨样细胞PGE_2的表达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探讨流动剪切力调节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信号转导过程中PGE2 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样细胞施加 0 12mN cm2 的流动剪切力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受力 5、10、15、30、6 0、12 0min后不同时段的PGE2 的表达。结果 :大鼠成骨样细胞受到 0 12mN cm2 流动剪切力作用后PGE2 的生成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 (P <0 0 1) ,PGE2 的生成在受力后 10min开始显著增加 (P <0 0 1) ,6 0min后达到高峰 (P <0 0 1)。结论 :PGE2 途径是将流动剪切力刺激信号转导进入成骨细胞 ,促进骨改建的信号转导途径之一。
乔鞠陈伟辉李声伟罗颂椒田卫东张敏李强
关键词:成骨样细胞PGE2信号转导细胞增殖
正畸减数治疗方案的灵活运用及矫治技巧
罗颂椒关翼陈扬熙白丁乔鞠
文献传递
大鼠脂肪源性内皮细胞成脂潜能的研究
目的分离培养SD大鼠皮下脂肪源性内皮细胞,进行成脂定向诱导,研究脂肪源性内皮细胞向脂肪细胞的分化潜力和过程。方法获取4只雄性SD大鼠鼠蹊部皮下脂肪,通过机械分割和组织消化法获取脂肪基质细胞,在内皮细胞培养中培养10d后,...
林云锋田卫东陈希哲闫征斌乔鞠李志勇刘磊郑晓辉汤炜
关键词:脂肪基质细胞内皮细胞脂肪细胞
文献传递
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两阶段手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介绍采用两阶段手术方法治疗完全性唇腭裂患儿的初步结果。方法 :对 37例患儿采用两阶段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了石膏模型进行测量。结果 :除 2例软腭裂修复术后有伤口裂开外 ,余未发生任何并发症。软腭裂修复后 ,硬腭裂逐渐缩窄。结论 :早期软腭裂修复是可行的 。
徐慧芬廖小宜郑谦乔鞠石冰田薇何勇
关键词:唇腭裂儿童
牛骨形成蛋白(bBMP)诱导成骨的酶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采用不同浓度尿素和盐酸胍从小牛骨基质中分离纯化出牛骨形成蛋白(bBMP) ,将其植入小鼠股部的肌肉内观察诱导成骨过程。组织学和酶组织化学研究表明 ,bBMP诱导间充质细胞逐渐分化形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 ,最终新骨形成。诱导成骨的时间和过程与以往报道一致。bBMP诱导骨形成过程呈现连续又具显著的阶段性。本研究结合组织学和酶组织化学观察的特点 ,将其全过程分为4个时期 ,(1)间充质细胞增生期 ;(2)软骨细胞分化期 ;(3)新骨组织形成期 ;(4)骨组织成熟期。
田卫东乔鞠李声伟郑晓辉王大章
关键词:骨形成蛋白诱导成骨酶组织化学BBMP
不同错类型患者下前牙区牙槽厚度测量的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研究不同错类型患者下前牙区牙厚度与垂直骨面型和矢状骨面型的关系。方法选取恒牙列初期错畸形患者168例,其中男性93例,女性75例。根据垂直骨面型和矢状骨面型将患者分为9组,对其X线头影侧位片上的下前牙槽根尖区牙槽厚度进行测量,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结果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下前牙区牙槽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角组厚度最大,其次为均角组,高角组最小。高角组下前牙槽根尖区牙槽较窄,低角组较厚。在高角、均角、低角各组内部,骨性Ⅰ、Ⅱ、Ⅲ类患者牙槽厚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角Ⅲ类患者下前牙区牙槽厚度较小,与高角Ⅰ、Ⅱ、Ⅲ类患者牙槽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角Ⅲ类患者与均角Ⅰ、Ⅱ类患者牙槽厚度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前牙区牙槽厚度与垂直骨面型密切相关,与矢状骨面型关系不明显。
李佳岭李小兵李佳园乔鞠彭明慧钱煦
关键词:垂直骨面型矢状骨面型头影测量
人体脂肪基质细胞分离培养及其成骨潜能被引量:37
2004年
目的 :分离人体脂肪基质细胞并诱导培养其成骨表型。方法 :将脂肪抽吸术获取的人体脂肪进行机械分割 ,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后得到脂肪基质细胞 ,在BGJb 培养基中原代培养 10d ,消化传代后用含体积分数 10 %FBS及 10 - 8mol/L地塞米松 ,50mg/L左旋抗坏血酸 ,10nmol/L维生素D3 ,10mmol/Lβ 磷酸甘油钠的DMEM /F12培养基中诱导培养 14d ,观察细胞形态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对其成骨表型进行鉴定。结果 :脂肪基质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 ,其中的成体干细胞经诱导培养后体积明显增大 ,胞核大面圆 ,胞浆丰富 ,群体倍增时间为 66h。Gomori萘酚磷酸酯法染色显示其胞浆内富含碱性磷酸酶颗粒 ,vonKossa染色表明聚集的细胞团能形成矿化结节。结论 :脂肪基质细胞中的成体干细胞经过矿化诱导培养后可向成骨细胞分化 。
陈希哲林云锋乔鞠田卫东闫征斌李声伟
关键词:脂肪基质细胞成骨表型成体干细胞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及上颌骨生长预测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比较施行同一序列治疗计划的49例病例不同年代间、不同中心间的治疗效果,摸索更合理有效的治疗模式,同时通过裂隙严重程度与上颌骨生长的关系的研究,及上颌骨生长的多水平模型的建立,协助临床预测上颌骨的生长.对49例病...
乔鞠
关键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文献传递
正畸学的Cochrane系统评价证据被引量:1
2006年
为了解口腔正畸学中的循证医学证据,我们检索了Cochrane图书馆2005年第4期,并对临床常见问题的系统评价进行了总结。结果显示,氟化物可降低白垩色斑损的发生率和严重度;去除乳牙早接触可预防后牙反;扩弓可降低后牙反发生率;加用嵴上纤维环切术可增加保持效果;Hawley保持器比透明保持器可更快稳定前牙;关于托槽粘接剂的效果尚无肯定结论。
徐强朱鹏武曲雯雯乔鞠梅李叶青松
关键词:正畸学COCHRANE系统评价
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颅面形态结构特征的研究
乔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