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正畸
  • 2篇少年
  • 2篇托槽
  • 2篇青少年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矫治
  • 2篇成人
  • 1篇牙本质
  • 1篇牙本质过敏
  • 1篇牙本质过敏症
  • 1篇牙槽
  • 1篇牙槽骨
  • 1篇牙槽骨高度
  • 1篇牙齿移动
  • 1篇牙矫治
  • 1篇牙龈
  • 1篇牙龈健康
  • 1篇硬组织
  • 1篇有限元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乐群
  • 3篇周瑞庆
  • 2篇蒋丽萍
  • 2篇陈捷
  • 2篇张瑛
  • 2篇费瑛
  • 1篇张丽霞
  • 1篇曹兵
  • 1篇钱家生
  • 1篇陈凤山
  • 1篇洪凌斐
  • 1篇张冬林
  • 1篇俞炬明
  • 1篇吴循
  • 1篇朱铭
  • 1篇康璐

传媒

  • 3篇口腔医学
  • 2篇2006全国...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7
  • 3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地区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临床冠中心高度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上海地区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各牙临床冠中心高度差异,得出临床冠中心高度平均值。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角、均角、低角上海地区成人各50例,测量3组人群各同名牙临床冠中心高度并对3组间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角组各同名牙临床冠中心高度大于均角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角组及均角组各同名牙临床冠中心高度均大于低角组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直丝弓托槽应粘结在临床冠的中心位置,高角及均角患者粘结高度大于低角患者,正畸医师需根据患者的垂直骨面型对托槽粘结高度做适当调整。
陈捷康璐乐群费瑛
关键词:垂直骨面型托槽粘结
成人正畸对根尖及根周硬组织的影响
目的研究成人牙齿移动过程中根尖和根周硬组织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三十名,男性15名,女性15名,平均年龄27岁(20岁-30岁),所有患者牙周健康,无明显牙槽骨吸收,观察牙位为上颌尖牙,共计60颗,采用标准直丝弓矫治技术,...
乐群
关键词:牙齿移动牙槽骨高度
文献传递
2种粘结剂及粘结方法对CAD/CAM全瓷冠抗折强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不同粘结方法及冷热循环对Cerec全瓷冠粘结后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离体前磨牙80颗,进行Cerec全瓷冠预备及制作。随机分为1~4组,每组20颗,分别使用Variolink N树脂粘结剂+硅烷偶联剂粘结、Variolink N树脂粘结剂粘结、BiscoChoice 2树脂粘结剂+硅烷偶联剂粘结、BiscoChoice 2树脂粘结剂粘结;每组再分为A、B小组,分别不进行和进行冷热循环。8组试件均用万能力学实验机测试其全瓷冠最大抗折裂强度,观察所有标本粘结破坏形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Variolink N树脂粘结剂+硅烷偶联剂组粘结的Cerec全瓷冠抗折裂强度最高;全瓷冠抗折强度A组(非冷热循环)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固化树脂粘结系统是牙科长石质陶瓷粘结的理想选择,可以获得较高的抗折裂强度。冷热循环降低Cerec全瓷冠抗折裂强度。
洪凌斐张丽霞乐群蒋丽萍
关键词:粘结剂全瓷冠抗折裂强度
超选择舌动脉辅助化疗综合治疗晚期舌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超选择舌动脉辅助化疗在晚期舌癌综合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90年代来本科收治的11例晚期舌癌病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超选择舌动脉,CDDP100 mg/m2行辅助化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周瑞庆张瑛俞炬明乐群朱铭
关键词:晚期舌癌辅助化疗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三种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评价Ms Coat脱敏剂(A)Green OrTM(极固宁TM)脱敏剂(B)Gluma脱敏剂(C)三种脱敏剂对牙本质过敏的疗效。 方法:牙本质过敏症患牙376颗,随机分成3组,A组:Ms Coat脱敏...
钱家生吴循曹兵乐群周瑞庆
关键词:牙本质过敏症脱敏剂近期疗效
文献传递
251例小儿面颈部化脓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51例,男150例,女101例。年龄最小40天,最大12岁,其中本组息儿中发生在6岁以前的共217例,占86.4% 本组病例每年11月份到次年3月份发病最多,以后逐渐下降本组病例...
乐群张瑛周瑞庆
文献传递
横腭杆加强支抗作用的三维有限元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研究横腭杆在支抗牙受到不同方向作用力情况下,加强支抗的作用。方法建立横腭杆以及支抗牙的有限元模型(模型1)。在3种不同方向作用力的情况下,计算支抗牙的牙周膜的应力,并与没有横腭杆加强支抗有限元模型(模型2)的牙周膜应力作比较。结果在近中向力和垂直向力作用下,横腭杆没有降低支抗牙牙周膜的应力。模型1和2相比,应力差异低于1%;在水平腭向力作用下,横腭杆显著降低牙周膜的应力。模型1和2相比,应力减低了约10%。结论横腭杆只对水平腭向力有支抗作用,而对近中向力和垂直向力无支抗作用。
乐群陈凤山
关键词:支抗有限元法横腭杆
自锁托槽固定矫治对青少年牙龈健康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固定矫治对青少年患者牙龈健康状态的改变。方法:选择80 例青少年恒牙牙合,将其分为四组,其中严重拥挤病例20 例,中度拥挤20 例,轻度拥挤20 例,无拥挤20 例。采用DAMOM Q 自锁托槽,直丝弓固定矫治...
乐群
安氏Ⅱ~2错正畸治疗前后髁突位置的锥束CT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锥束CT观测并评价安氏Ⅱ2错病例正畸治疗前后髁突位置的变化。方法:对17例安氏Ⅱ2错病例进行正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拍摄双侧颞颌关节(TMJ)锥束CT片,进行t检验比较关节间隙的线性测量数值。结果:TMJ前间隙、后间隙在正畸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MJ前、后间隙比值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患者主诉TMJ区不适症状缓解,髁突位置基本居中。结论:正畸治疗安氏Ⅱ2错,可使髁突向前下方移动,使得RCP与ICP2位者比例增加,恢复了、肌肉、关节正常的平衡关系,有利于改善TMJ功能。锥束CT的应用使TMJ结构的变化得以量化,能对正畸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张冬林乐群费瑛陈捷蒋丽萍
关键词:锥束CT髁突位置
拔牙矫治对颅面部硬组织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研究青少年安氏Ⅰ类病例拔牙矫治对颅面部硬组织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从近三年已完成正畸治疗的患者中选择90名病例,发育期为生长发育高峰期之前恒牙安氏Ⅰ类患者,女性,治疗开始时平均年龄12岁4个月,完成时14岁1个月。...
乐群
关键词:青少年拔牙矫治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