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电生理
  • 4篇电生理学
  • 4篇心脏
  • 4篇心脏电生理
  • 4篇心脏电生理学
  • 4篇生理学
  • 4篇临床心脏电生...
  • 2篇电图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心室
  • 2篇心室晚电位
  • 2篇晚电位
  • 1篇调搏
  • 1篇心动过速
  • 1篇心房
  • 1篇心房调搏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律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龚治平
  • 1篇林晓耘
  • 1篇邓小波
  • 1篇黄亚莉
  • 1篇吴宰盛
  • 1篇程心培

传媒

  • 5篇心功能杂志
  • 1篇起搏与心脏

年份

  • 2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频域法检测心室晚电位56例分析
1991年
以病史、体征、心电图检查均正常,时域法检测心室晚电位(VLP)也属阴性者作为正常人组(30例),VLP阳性者26例作为病人组,用频域法检测,对比两组的ST、QRS-T频谱段的X、Y、Z、C导联的26Hz、40Hz的分量、音量比和26-250Hz/0-26Hz、40-250Hz/0-40Hz的面积比,两组参数t测验结果显示,无论ST还是QRS-T频谱段,Z和C导联参数有显著差别,且多在26Hz滤波方式中显示,而其它参数均无显著差别,本结果可作为正常参考值,但尚难以提出频域法检测心室晚电位完整的阳性判断标准。
龚治平邓小波
关键词:心室晚电位频域心动过速心电图
临床心脏电生理学(三)
1993年
1.窦房结功能检查窦房结功能主要表现在起搏功能(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和传导功能(窦-房交界组织的传导性)两方面。起搏功能的检查方法有:a.激发试验:运动负荷试验、药物负荷试验;b.超速抑制:窦房结恢复时间;c自发律性:动态心电图、心脏固有心率。传导功能的检查方法有:a.间接法:窦房传导时间;b.直接法:窦房结电图、现选择风项方法简述如下:
龚治平
关键词:心脏电生理窦房结功能房室结功能
临床心脏电生理学(一)
1992年
临床心脏电生理学是近十余年来临床心脏病学的重要进展之一。它主要是指用电脉冲刺激心脏和同步记录心腔内和/或体表心脏电活动的方法,来研究心脏起搏传导系统的电生理功能,并探讨心律失常发生机理的一门学科。早在1903年,Einthoven 用弦线电流计首次在人体表描记了心电图,开创了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研究的新时代;90年来,不断累积了丰富的资料,阐明心脏起搏传导系统的电生理功能.解决了许多心律失常的机理和诊断问题,但是,临床上也常遇到这样的事实,仅利用这种传统的体表心电图无法对心脏电生理功能作更深入地了解,无法对一些复杂心律失常加以识别。为此。
龚治平
关键词:心脏电生理学心律失常病理学
缺血性心室晚电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0年
本文将14只麻醉犬采用Harris氏法二期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以心外膜实时记录心室晚电位(VLP)为标准,对比研究了体表和心外膜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检测VLP的价值。结果表明:(1)梗塞区心外膜SA—ECG显示的VLP与实时记录结果显著相关(r=0.84,P<0.05);(2)结扎LAD3小时内,体表SA—ECG的V.LP阳性率为71.4%(10/14),3~6天降至50%(6/12);(3)体表SA—ECG特异性较强(91.67%),而敏感性较差(66.67%);(4)初步确定犬SA—ECG的VLP阳性指标为D_(QRS)≥60ms、D_(40)≥20ms和V_(20)≤16μV。
林晓耘程心培龚治平黄亚莉吴宰盛许迎曙祝静修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室晚电位信号平均心电图
临床心脏电生理学(四)
1993年
1.旁道电生理学检查人类心脏在胎心发育过程中,房室(?)肌肉束被房室环完全分离和退化,当心脏完全发育成熟后,仅剩下一条希氏束,但也有少数人因房室环发育不良而导致在房室环中残留未退化的房室之间的传导束,即谓旁道。这一现象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后天性预激综合征”是因某种疾病,使房室同心肌纤维化而形成房室之间的纤维连接,或疾病使正常房室传导系统的传导阻力增加,这时,心房激动顺原先存在的旁道下达心室,形成预激。 Kent束可位于房室环的任何部位,但多位于左右房室间的游离缘。
龚治平
关键词:心脏电生理折返
临床心脏电生理学(二)
1992年
进行临床心脏电生理学检查,必须具备一系列的条件:a.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组成研究组,医务人员必须掌握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理论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能正确识别心律失常,熟习心肺复苏术、心脏起搏术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心内电生理检查时,医务人员必须组织严密,分工明确,通常施术放置心内导管电极的术者2人,心电图监护和施行电复律术者1人,心脏刺激仪操作者1人,电生理记录仪操作者1人,巡回护士1人,X 线透视机操作者1人,现场指挥1人。食管内心房调搏由1~2名医务人员即可施术。b.备有程控心脏刺激仪和各种类型的多极电极导管:程控心脏刺激仪必须安全准确、灵便地发放各类刺激电脉冲,通常使用的刺激方式有分级递增刺激法、连续递增刺激法、
龚治平
关键词:心脏电生理心房调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