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花
- 作品数:60 被引量:12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新基因HSPCSET的蛋白结构分析和功能初探
- 2009年
- 目的研究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来源的新基因HSPCSET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HSPCSET蛋白进行结构分析和同源性比较。酵母双杂交实验筛选与HSPCSET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子,测序后筛选出功能较明确的阳性克隆进一步回复性杂交,采用G—gal实验和GST拉下试验验证。免疫荧光共定位方法分析HSPCSET和相关基因细胞内定位情况。结果蛋白结构分析和同源性比对揭示HSPCSET是古老的SET基因家族的成员,可能具有非常保守而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能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获得13个阳性克隆,分别涉及信号传导、转录调控、细胞凋亡、肿瘤发生、发育等途径,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肿瘤发生密切相关。采用GST拉下试验进一步在体外水平验证了其中4个基因:GADD34(凋亡相关分子)、SIVA(凋亡相关分子)、DNAJ(分子伴侣)和PHF1(转录相关因子)与HSPCSET蛋白确实存在相互作用。免疫荧光共定位方法显示HSPCSET和GADD34共转染细胞株后共同定位于细胞核内,两者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结论新基因HSPCSET可能参与凋亡途径、具有非常保守而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SPCSET在造血调控中的作用及研究肿瘤发生奠定基础。
- 卫菊孙晓建吴昕彦陈赛娟陈竺王椿黄秋花
- 关键词:肿瘤发生
- 在转录组和蛋白组水平系统研究维甲酸诱导APL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
- <正>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promyeloeytic leukemia, APL)是M3型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占全部AML的10%-15%。在大多数的A...
- 郑培烝王侃侃张群业黄秋花张庆华陈赛娟陈竺张济
- 文献传递
- TSP1肽抑制物对AII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活化的影响
- 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是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内重要的活化因子,而后者又是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键因素。本研究观察了根据TSP1分子WSHW序列人工合成的六肽(GGWSHW,G肽),对由血管紧张素Ⅱ(...
- 吴开胤王伟铭陈楠黄秋花
- 关键词:肾小管疾病细胞活性
- BCR-ABL与泛素E3连接酶c-CBL的相互作用在慢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BCR-ABL与泛素E3连接酶c-CBL的相互作用结构域的筛查,明确砷剂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结构基础。方法:根据BCR-ABL与c-CBL的结构信息,对二者的结合界面进行结构模拟与分析,基于此构建BCR-ABL的不同突变体[(△SH2(Src同源结构域2)、△TyrKC(酪氨酸激酶催化结构域)和△SH2/TyrKC(S/H))以及c-CBL的突变体△RF(环指结构域),转染293T及HeLa细胞,应用免疫共沉淀(Co-IP)]及免疫荧光(IF)共定位的方法筛查BCR-ABL与c-CBL的相互作用结构域。结果:Co-IP发现BCR-ABL的TyrKC结构域主要参与了与c-CBL的相互作用,SH2结构域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作用弱于TyrKC结构域;当两个结构域同时截短后,BCR-ABL与c-CBL几乎不发生相互作用;同时c-CBL的RF结构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与BCR-ABL的相互作用。IF的结果与Co-IP相符,证明了结构模拟的准确性。结论:BCR-ABL的TyrKC和SH2结构域主要参与了与c-CBL的相互作用,而c-CBL的RF结构域参与了与BCR-ABL的相互作用。c-CBL与BCR-ABL的相互作用对BCR-ABL的稳定性发挥调控作用,对于深入理解砷剂靶向治疗CML分子机制提供了结构基础。
- 毛建华黄秋花刘萍罗成奚晓东
- 关键词:BCR-ABLC-CBL慢性髓系白血病砷剂靶向治疗
- 微小RNA和肿瘤被引量:1
- 2005年
- 微小RNA(miRNA)是内源性的干扰RNA。它通过抑制基因转录后的表达调控基因功能,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理过程。其中有些miRNA如mir-155,mir-15、mir-16等可能和肿瘤有关。
- 沈树红黄秋花陈竺
- 关键词:微小RNA肿瘤基因功能基因转录生理过程内源性
-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及计算机图像分析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GE)技术是蛋白质组研究中最为重要的蛋白质分离方法。建立并优化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质组分析所需的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双向电泳及相关技术。方法 由于不同的细胞系特殊性,样品处理亦不同,因此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为研究对象,对样品液组成、样品处理、上样方式、上样量、IPG胶条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染色方法等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条件优化后,以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为第一向和SDS均一胶(T=12.5%)的水平电泳为第二向,研究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质组。结果 成功地得到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双向电泳图谱,并通过ImageMaster 2D Elite 3.01软件进行图像分析,输出初步的检测结果。结论 建立蛋白质组研究的技术平台,为从更高的水平来寻找肾脏疾病的功能蛋白和特异性蛋白,阐明肾脏疾病发生发展的网络机制等后续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 李娅陈楠王伟铭张群业黄秋花
- 关键词:肾小管蛋白质组双向电泳计算机图像分析肾脏疾病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重排及其用于微量残留白血病检测的研究被引量:4
- 1996年
- 应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65例进行抗原受体(TCRγ、TCRδ、IgH)基因重排和肿瘤融合基因(SIL-TAL-1、bcr/abl、HRX)转录本的研究,发现96%的患者存在至少一种上述基因标记,对其中23例具有连续3次以上送检骨髓标本的患者进行微量残留病(MRD)检测。杂交试验显示,MRD可检出的敏感度在以肿瘤融合基因为标记的患者为10-4~10-6,在以抗原受体V-(D)-J结合部顺序为探针的患者为10-2~10-5。文中就选用多种基因标记,对ALL患儿进行有步骤、多方位筛查特异标记基因,并对同一患儿采用不同基因标记作MRD跟踪检测的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予以讨论。
- 况少青顾龙君董硕董硕黄秋花李筱骏徐羽中叶裕春蒋慧景虹王玉龙蒋慧顾梅榆陈赛娟景虹
-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性微量残留病基因重排
-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SIL-TAL-1融合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TAL-1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短臂1p32。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25%的患者该基因5’端发生丢失(约100kb),与SIL基因5’端相融合,形成SiL-TAL-1融合基因。我们用筑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nestedRT/PCR)方法检测SIL-TAL-1融合基因转录本。在17例T-ALL中4例检测到该融合mRNA,并证明该转录本由SIL基因第1外显子与TAL-1基因第3外显子拼接而成。对该法的敏感度测定显示,可从10 ̄6个正常细胞中检测出1个肿瘤细胞,并在2例缓解期标本中检测到微量残留白血病(MRD)。此外,对3例有融合转录本患者的DNA进行PCR检测发现,其TAL-1基因5’端丢失的位点相同,均为Tal ̄(d1)重组。可见,TAL-1基因的改变是T-ALL一个有用的克隆标志,为其诊断和残留白血病检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
- 黄薇董硕顾龙君黄秋花曹琪李筱俊王振义陈赛娟陈竺
-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性融合基因
-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在表观遗传调控中的作用被引量:10
- 2007年
- 组蛋白赖氨酸的甲基化在表观遗传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组蛋白H3的K4、K9、K27、K36、K79和H4的K20均可被甲基化。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的甲基化与基因的失活相关连;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和第36位赖氨酸的甲基化与基因的激活相关连;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的甲基化与同源盒基因沉默、X染色体失活、基因印记等基因沉默现象有关;组蛋白H3第79位赖氨酸的甲基化与防止基因失活和DNA修复有关。与此同时,组蛋白的去甲基化也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 杜婷婷黄秋花
- 关键词: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
- 聚合酶链反应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及其意义
- 1996年
- 笔者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7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鼻咽分泌物中肺炎支原体DNA进行检测。采用快速制备DNA模板的方法,简化了PCR实验过程,结果53例阳性,阳性率75.7%,而用支原体培养方法,阳性率仅53.8%(P<0.05),差异有显著性。对其中13例PCR阳性患者经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10~14天后,复测PCR,8例转阴性,5例仍为阳性。该方法既保持了PC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又简化过程,能够检测到相当于50个基因组DNA,可用于常规检测肺炎支原体,有助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早期对因治疗及疗效评价。
- 王群夏绍源龙建秋黄秋花顾立琴陈赛娟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