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小切口显露方式与传统显露方式的临床结果比较 [目的]通过对小切口手术入路显露与传统手术入路显露完成的胸腰椎前路手术的临床结果作比较,总结小切口胸腰椎前路手术的特点,以改进手术质量,为脊柱前路手术方法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ynFrame和EndoRing前路... 刘浩 黄海锋 李涛 龚全 宋跃明 刘立岷 罗玉坤 王贝宇文献传递 寰枢椎后路悬臂樑支撑线缆牵拉复位固定术的生物力学评价 黄海锋 刘浩 赵小丹 程相俊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小切口显露方式与传统显露方式的临床结果比较 刘浩 黄海锋 李涛 龚全 宋跃明 刘立岷 罗玉坤 王贝宇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小切口显露方式与传统显露方式的临床结果比较 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通过对小切口手术显露与传统手术显露完成的胸腰椎前路手术的临床结果作比较,总结小切口胸腰椎前路手术的特点,以改进手术质量。方法采用SynFrame和EndoRing前路手术拉钩系统,经胸膜外腹膜后或腹膜外入路完成胸腰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手术(ALIF)19例,其结果和传统前路手术完成的25例作比较。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失血量小切口组398.42±52.52ml,少于传统组739.60±153.88m(l(P<0.001);切口长度小切口组11.05±1.31cm,小于传统组19.40±1.55cm((P<0.001);术后24小时胃肠道功能恢复小切口组15人/19人,优于传统组2人/25人((P<0.001);VAS评分改善值小切口组3.57±0.76,而传统组2.64±0.99((P<0.001);其余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为(14.50±2.40)个月。患者疼痛消失,植骨全部融合。结论SynFrame/Endoring拉钩完成的胸腰椎小切口微创手术创伤较小,暴露好,出血少,并发症减少,易于掌握,其手术减压和植骨融合达到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值得选用。 黄海锋 刘浩 赵小丹 程相俊关键词:小切口 拉钩 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12月,选择3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及相邻上下椎体。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21~65岁,平均36.5岁。骨折部位:胸8 1例,胸9 2例,胸10 4例,胸11 8例,胸12 7例,腰1 10例,腰2 4例,腰3 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平均4.5 d。对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矢状面后凸Cobb角、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变化等指标进行测量并随访。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38例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融合,无钉棒断裂、无死亡或神经损伤加重患者。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X线片复查示伤椎高度恢复达90%以上,外形正常;CT复查示椎管内有效矢状径恢复满意,椎管前方无明显骨性压迫,伤椎椎体骨愈合良好。术后1、12个月时伤椎前、后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椎体高度无丢失。结论经伤椎椎弓根钉复位、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节段少、脊柱稳定性好、能有效矫正及预防脊柱后凸畸形等优点。 宋晋刚 苗艳 崔易坤 尹振宇 黄海锋 赵兵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钉 内固定 经单侧减压融合、单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经单侧行病变节段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单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对35例腰椎退变性疾病采用经单侧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单边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根据JOA评分法评估术后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术后疼痛缓解情况,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CT扫描了解植骨融合情况。结果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前JOA评分(8.2±2.1)分,显著低于术后3个月(20.8±3.8)分(q=22.123,P〈0.05)和术后12个月(21.7±3.9)分(q=23.703,P〈0.05);VAS评分术前(7.9±2.1)分,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2.4±0.4)分(q=26.107,P〈0.05)和12个月(2.3±0.3)分(q=26.582,P〈0.05);JOA评分和VAS评分随访期间无显著变化(P〉0.05)。1年后椎间植骨融合率100%,未发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拔钉等异常。结论经单侧减压、椎间植骨融合联合单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疗效满意,可在合适病例中推广应用。 宋晋刚 崔易坤 苗艳 尹振宇 羊刚毅 黄海锋关键词:椎弓根内固定 脊柱融合术 脊柱退变 Hybrid手术策略治疗4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临床及影像学结果随访 [目的]观察采用prestige-LP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Zero-P椎间融合治疗4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临床效果,并回顾相关的文献报道,探讨hybrid手术策略治疗4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可行性。 黄海锋 刘浩 杨毅 陈华 戎鑫 龚全关键词:颈椎间盘 HYBRID 融合术 急性颈脊髓损伤急救时效性探讨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救的时效性对急性颈脊髓损伤救治的指导意义。方法对本院2004~2012年收治的397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急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与时效性有关的临床特点。结果术后随访0.3~2年,B组(改良组)患者较A组治疗效果满意。急救过程改良后,受伤-手术时间为(75.11±23.1)h;受伤-使用脱水剂的时间为(16.9±2.2)h;受伤-甲强龙冲击疗法的时间为(6.9±1.3)h;受伤-本院急诊科的时间为(21.1±10.9)h;急诊科-住院病房的时间为(0.81±0.34)h;术前准备时间为(52.9±12.7)h。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效的急救流程、早期使用甲强龙治疗及早期减压手术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吕汝琦 黄海锋 王东 王红关键词:脊髓损伤 急救 甲强龙 80岁以上老年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近期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以提高病员生存质量。方法通过对2011~2012年本院80岁以上老年脊柱结核患者中,采取手术治疗(A组,n=9例)与保守治疗(B组,n=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治疗前后脊髓神经功能分级(ASIA分级)及治疗后恢复速度(治疗1个月下床活动人数;治疗3个月下床活动人数;治疗3个月后血沉正常人数;治疗3个月后CRP正常人数)。结果术中及在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手术治疗组的VAS评分、脊髓神经功能分级及恢复速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完善的围手术期管理及合理的术式选择情况下,大于80岁的高龄脊柱结核患者仍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能有效的提高病员的生存质量及满意率。 黄海锋 崔易坤 尹振宇 宋晋刚 赵兵 赵贵能关键词:脊柱结核 手术治疗 高龄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前后不同入路病灶清除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对比分析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前后不同入路病灶清除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83例,根据治疗方式同分为研究组(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后入路病灶清除术,n=41)和对照组(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前入路病灶清除术,n=42)。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实验室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影像学参数(后凸Cobb角)、椎体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为(131.38±14.82)min、(292.64±62.65)mL、(13.16±4.12)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162.21±16.49)min、(387.12±72.63)m L、(15.25±3.6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后CRP、ESR水平均明显降低,后凸Cobb角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CRP、ESR、后凸Cobb角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ODI评分、VAS评分为(12.51±2.81)、(1.37±0.5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73±3.14)、(2.52±0.63)分],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1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后入路病灶清除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改善患者椎体功能,缓解疼痛感,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赵兵 黄海锋 羊刚毅 宋晋刚 尹振宇关键词:胸腰椎结核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入路 病灶清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