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毅 作品数:17 被引量:3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与HBsAg定量的5年动态分析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动态观察HBVDNA与HBsAg定量。方法1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初始应用单种核昔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每三个月随访一次,检测HBV五项标志物、HBVDNA,每隔1年检测HBsAg定量,用SPSSl3.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HBVDNA与HBsAg定量的5年变化。根据资料不同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和x。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0例患者中,在随访第5年仍有90例应用单药治疗。HBeAg阳性的HBVDNA与HBsAg定量均高于HBeAg阴性的患者。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sAg和HBVDNA均有下降趋势值分别为17.1和151.53,P值均〈0.05),HBVDNA在随访第1年下降最明显。结论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与HBsAg定量均随着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时间的延长而下降;HBVDNA在治疗一年内下降幅度最大,HBsAg定量在随访后3年与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席宏丽 李敏然 鲍毅 于敏 秦小琪 徐小元关键词:肝炎 乙型 乙型 乙型 HBeAg阴性与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乙肝病毒c抗原(HBeAg)阴性与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年龄、ALT、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方面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BeAg表达情况分为HBeAg阴性与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ALT和HBVDNA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阴性组24例,占19.2%;HBeAg阳性组101例,占80.8%。两组在平均年龄、HBVDNA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LT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在HBeAg阴性组中,HBVDNA定量较低,随着病毒载量的增高,ALT异常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在HBeAg阳性组中,HBVDNA定量较高,随着病毒载量的增高,ALT异常的数量大致呈上升趋势。结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年龄较HBeAg阳性患者高,ALT、HBVDNA定量水平低于HBeAg阳性者。随着病毒载量的增高,ALT异常的数量呈下降趋势,而后者则相反。 席宏丽 李敏然 鲍毅 徐小元关键词:DNA 河南省既往有偿献血人群HIV-1天然耐药突变特征 鲍毅 田地 郑颖颖 席宏丽 刘丹 于敏 徐小元HIV亚型分析研究进展 1981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在美国同性恋者身上被发现,它可以神秘的摧毁人类免疫系统,导致感染者失去抵抗力而出现各种疾病及癌症,发展到最后就成 鲍毅 徐小元关键词:HIV 亚型分析 感染者 文献传递 CXCL10血清水平及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CXCL10血清水平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未接受干扰素(Interferon,IFN)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邵翠萍 霍娜 范晓红 郑颖颖 鲍毅 李芳 李敏然 陆海英 徐小元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甲状腺功能异常 文献传递 深圳艾滋病病毒1型传播途径及优势流行株分析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深圳市艾滋病病毒1型(HIV-1)优势株的亚型特征和传播规律,为正确掌握HIV-1的流行趋势提供帮助。方法对429例HIV-1阳性的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外周血采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巢式扩增包膜蛋白(env),测序后确定亚型,建立进化树,计算基因离散率。结果深圳市HIV-1亚型包括01-AE、07-BC、08-BC、02-AG 4种重组亚型和B、C 2种亚型;其中01-AE、07-BC和B亚型为主要流行株,分别占51.8%(207/400)、28.8%(115/400)和12.3%(49/400);08-BC、C亚型和02-AG在人群中流行较少,分别占3.5%(14/400)、3.5%(14/400)和0.3%(1/400);传播途径以性传播和静脉吸毒传播为主,占感染总数的96.6%(200/207),其他传播途径仅占3.4%(7/207);异性传播毒株的组内基因离散率最大,为14.3%;同性传播病毒株与异性传播病毒株之间的基因离散率最大,为15.8%;在进化树上,各种传播途径的毒株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簇,但是存在交叉。结论 01-AE是深圳地区HIV-1的优势流行株,性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何太平 鲍毅 王晓辉 程锦泉 陈琳 杨峥嵘 石向东 赵锦关键词:巢式PCR 既往有偿献血HIV-1感染者中合并感染的HCV对Telaprevir和Boceprevir天然耐药分析 目的 分析既往有偿献血人群HIV-1感染者中HCV对Telaprevir和Boceprevir的天然耐药,为HCV的耐药监测以及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收集既往有偿献血人群HIV阳性合并感染HCV的患者血浆样本... 鲍毅 田地 郑颖颖 席宏丽 刘丹 于敏 徐小元CXCL10血清水平及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CXCL10血清水平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未接受干扰素(interferon,IFN)α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在前期已经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的312例未接受IFNα治疗的CHC患者中,筛选出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39例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组)匹配的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39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组)。采用ELISA分别检测2组血清CXCL10水平;采用QIAamp DNA Blood Mini Kit提取2组患者基因组DNA,分别对CXCL10-135和CXCL10-1447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直接序列测定,应用BioEdit软件对样本序列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功能异常组和正常组的血清CXCL10水平分别为(472.11±274.91)pg/ml和(516.39±272.40)pg/m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功能异常组CXCL10-135的G、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5.0%和5.0%,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的G、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6.2%和3.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功能异常组CXCL10-1447的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1.7%和58.3%,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的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7.4%和52.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功能异常组CXCL10-135的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3.4%、3.3%和3.3%,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的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2.3%、7.7%和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功能异常组CXCL10-1447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6.7%、50.0%和33.3%,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5%、53.9%和25.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未接受IFNα治疗的CH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与CXCL10血清水平和基因多态性位点-135、-1447无相关性。 邵翠萍 霍娜 范晓红 郑颖颖 鲍毅 李芳 李敏然 陆海英 徐小元关键词:CHEMOKINE CXCL10 深圳市HIV-1不同亚型分布与传播途径的关联性分析 目的了解流行于深圳市境内艾滋病病毒(HIV-1)毒株的分布特征及各传播途径的关联性,为艾滋病预防和控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429例HIV-1感染者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外周静脉抗凝血,提取核酸,RT-PCR 鲍毅 王晓辉 陈琳 何太平关键词:HIV-1 亚型分布 关联性分析 文献传递 既往有偿献血HIV-1感染者中合并感染的HCV对telaprevir和boceprevir天然耐药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既往有偿献血人群HIV-1感染者中合并感染的HCV对telaprevir和boceprevir的天然耐药,为HCV的耐药监测及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收集既往有偿献血人群HIV阳性患者的血浆样本,检测其HCV抗体,应用巢式PCR扩增HCV NS3/4A区,对测序结果进行耐药分析,计算耐药率,评价耐药毒株的流行趋势。结果从150份符合要求的样本里共获得70份(46.67%)HCV NS3/4A基因序列。检测出耐药相关突变4例(5.71%),其中对boceprevir耐药2例(2.86%),耐药位点为R117H和A156V;对telaprevir耐药2例(2.86%),耐药位点为R117H和A156V;对telaprevir可能耐药2例(2.86%),耐药位点为T54S。尚未发现V36A/M/L/C、Q41H/R、F43C/S、T54A、V55A、Q80R、R109K、S138C、R155G/I/K/M/T/Q/S、A156S/T、D168A/E/G/H、V170A/T/I、N174G/S、L175M等已报道的耐药位点。其他突变中,氨基酸替换率超过90%的变异位点有I35V、A40T、R62K、I64L、V71I、S66G、S91A和T42S;在系统进化树中,耐药序列呈点状散在分布,未发现聚集性。结论既往有偿献血HIV-1感染者中合并感染的HCV对telaprevir和boceprevir存在天然耐药,耐药相关突变率分别为5.71%和2.86%。其他氨基酸位点出现突变率较高,但是未发现与耐药相关。各耐药菌株之间未发现传播关联性。 鲍毅 田地 郑颖颖 席宏丽 刘丹 于敏 徐小元关键词:蛋白酶抑制药 供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