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4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永利
作品数:
9
被引量:65
H指数:6
供职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何秋轩
西安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
任晓娟
西安石油大学
杜慧
西安石油大学
刘建民
西安石油学院
毕研鹏
西安石油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9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9篇
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6篇
油田
6篇
驱油
4篇
油田开发
3篇
油藏
3篇
驱替
3篇
微观驱油
2篇
驱替效率
2篇
驱油机理
2篇
砾岩油藏
2篇
孤岛油田
2篇
储层
1篇
油层
1篇
油田储层
1篇
渗流
1篇
渗流模型
1篇
水驱油
1篇
水驱油田
1篇
水驱油田开发
1篇
图象
1篇
图象处理
机构
5篇
西安石油大学
4篇
西安石油学院
2篇
中国石油化工...
1篇
西安交通大学
1篇
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9篇
高永利
8篇
何秋轩
1篇
刘易非
1篇
崔向英
1篇
李辉
1篇
杜慧
1篇
任晓娟
1篇
何岱海
1篇
刘吉明
1篇
毕研鹏
1篇
张智春
1篇
刘建民
传媒
3篇
西安石油学院...
2篇
西南石油学院...
1篇
石油勘探与开...
1篇
低渗透油气田
1篇
西安矿业学院...
1篇
油气田地面工...
年份
1篇
2003
1篇
2000
3篇
1998
1篇
1997
2篇
1996
1篇
1995
共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图象处理方法在微观驱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98年
微观模拟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开发试验手段,在渗流机理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在计量方面的客观原因,即模型流量微小且出口油水分离困难,使得它在定量化研究方面一直发展缓慢,基本处于定性研究阶段.笔者以图象分析技术为手段,编制了一套微观模拟实验图象处理软件,该软件能够对整个实验过程中的静态参数(孔隙度、孔喉尺寸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和平均值)和动态参数(任意时刻的油水饱和度、面积流量/流速)做较为精确的计算,使微观模拟实验从定性研究向量化研究迈进了一步.
高永利
刘易非
何秋轩
何秋轩
李辉
关键词:
图象处理
微观结构
驱替效率
油田开发
孤岛油田Ng^33层不同渗透率储层驱油特征
被引量:8
1998年
馆3-6砂层组为孤岛油田的主要开发层系,属河流相正韵律沉积。该油田经过二十余年的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本文利用微观可视化模拟技术研究了孤岛油田Ng33层不同渗透率储层的驱油特征、特殊孔隙结构对驱油特征的影响以及水驱残余油分布特征,并对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何秋轩
高永利
毕研鹏
刘建民
关键词:
孤岛油田
储层
驱油特征
油田开发
砾岩油藏复合体系驱油机理研究——以克拉玛依砾岩油藏为例
被引量:7
1998年
砾岩油藏由于孔隙结构的特殊性,水驱油效率往往不高,近年来出现的复合体系驱替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油藏驱油效率。以克拉玛依砾岩油藏为例,利用微观模拟技术研究了砾岩油藏特殊孔隙结构条件下水驱残余油在复合体系作用下的起动、分散、运移及聚集问题。实验表明,三元复合体系各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使得它克服了单相化学剂驱油的缺点,聚合物较好地控制了流度,碱起到牺牲剂的作用,使表活剂能够向更深的地方扩散,既提高了驱油效率又降低了表活剂的用量,从而降低了成本;“油墙”的形成、发展与稳定运动对驱油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对“油墙”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详细分析了不同孔隙结构的驱油机理以及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元复合体系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是提高砾岩油藏采收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图1表2参3(郭海莉摘)
高永利
何秋轩
阎庆来
关键词:
砾岩油藏
聚合物驱油
沈阳油田储层微观驱油效率研究
被引量:13
1996年
本文针对沈阳油田储层实际情况,利用沈阳油田静11#和静63—27#的岩芯铸体薄片,制作了7块微观地层模型。使用微观可视化物理模拟技术手段,借助显微镜、摄录机及图象分析技术等,直观地观察和研究了沈阳油田S43储层原油粘度以及不同孔隙结构对水驱机理及驱替效率的影响。
何秋轩
高永利
任晓娟
杜慧
关键词:
储层
驱替效率
油田
驱油
油层渗流的若干微观机理
被引量:6
1995年
介绍了利用自行研制的仿真可视化微观地层模型对多相渗流若干问题的机理研究所得的成果.它涉及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和含固相微粒悬液渗流的一些微观机理.提出了一些有关的新资料和新认识.
何秋轩
高永利
阎庆来
关键词:
油层
渗流模型
不稳定注水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2000年
使用微观模拟实验技术,利用图像处理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不稳定注水的微观驱替机理。研究结果认为,不稳定注水能够有效地利用高、低渗透层之间压力传导速度的差异,使高、低渗透层的流体发生交渗流动,增大非均质油藏的注入水波及系数,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分析结果认为,产生油水交渗流动是毛管力和弹性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高永利
何秋轩
关键词:
采油
不稳定注水
采收率
孤岛油田南区不同驱替剂微观驱油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03年
张智春
刘吉明
崔向英
何秋轩
高永利
关键词:
孤岛油田南区
驱替剂
微观驱油
砾岩油藏微观水驱油特征可视化研究——以克拉玛依砾岩油藏为例
被引量:15
1997年
多孔介质渗流的微观规律研究,又称为细观研究,指对不可见的孔隙孔道水平上的流动研究,它对揭示宏观渗流规律的本质,深入探求渗流过程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由此研制出仿真可视化微观地层模型对砾岩油藏微观水驱油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高永利
何秋轩
关键词:
砾岩油藏
水驱油田开发
可视化
辽河油田冷43砾岩稠油油藏微观驱油效率研究
被引量:5
1996年
针对辽河油田今43断块区为砾岩稠油油藏的特点,利用该油藏的岩芯铸体薄片制作了6块微观仿真地层模型,使用微观可视化物理模拟技术手段.借助显微镜、摄录机及图像分析技术等,直观地观察和分析研究了砾岩稠油油藏水驱油机理,以及原油粘度和储层孔隙结构对驱替机理和驱替效率的影响,分析了残余油分布特征,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高永利
何秋轩
李焕鹏
郑容植
关键词:
稠油油藏
驱油效率
辽河油田
油田开发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