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仁
- 作品数:111 被引量:641H指数:15
-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实践教学在农业高校《试验统计方法》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4年
- 《试验统计方法》是一门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植物生产类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原理复杂、内容抽象、计算公式繁多且难记,需通过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实践教学在《试验统计方法》中的应用和作用来阐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实践课的历练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提高。
- 王霞李红宇苗兴芬高树仁陈宝政
- 关键词:实践教学
- 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和生长发育关系探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玉米产量高、增产潜力大,总产量仅次于水稻排在第2位,是世界第3大粮食作物。而玉米种植密度是影响实际产量最敏感的因素之一,种植密度的大小直接决定的玉米产量。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整个生长期的个体生长发育,包括玉米光合叶面积的大小、植株个体的水肥供应、果穗数、穗粒数、穗重和粒重以及产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 赵艳宏高树仁
- 关键词:玉米生长发育
- 数量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 2021年
- 数量遗传学是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课程。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数量遗传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探讨了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途径和方法,包括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并通过一轮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高树仁李宏宇杜吉到金光辉王霞孙丽芳张文慧姜丽丽
- 关键词:数量遗传学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 NaCl对玉米萌芽期生长及生理胁迫的效应被引量:5
- 2006年
- 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玉米自交系无名-5及杂交种垦玉7进行发芽试验,研究了它们在盐胁迫条件下,发芽势、芽长、根长、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1)两品种玉米生长均受到严重抑制,发芽势降低,芽和根的长度均呈减小的趋势,总体来看,杂交种垦玉7的发芽势、芽和根的长势均好于自交系无名-5;(2)两品种玉米体内Pro含量均增加,且在NaCl浓度超过150mmol/L时,杂交种垦玉7体内Pro含量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自交系无名-5,而使垦玉7对盐的适应能力强于无名-5;(3)两品种的CAT活性变化幅度均不大,但无名-5的CAT活性在各NaCl浓度条件下均高于垦玉7,这可能是由品种间本身差异造成的,而与品种的耐盐性无直接关系。而杂交种垦玉7的SOD活性增加幅度却明显大于无名-5,说明垦玉7在盐胁迫下可能主要通过体内的SOD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从而缓解盐害,使其耐盐性优于无名-5。
- 付艳殷奎德王振华高树仁
- 关键词:玉米NACL胁迫生理指标
- 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3
- 2013年
- 为适应21世纪生命科学迅速发展的需要,遗传学实验课程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整实验内容、开放实验室、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的改革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 张文慧杜吉到高树仁汪秀志崔丽亚
- 关键词:遗传学教学效果
- 盐胁迫对玉米耐盐系与盐敏感系苗期生长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对玉米耐盐系和盐敏感系在不同浓度盐胁迫下苗期的株高、鲜重、干重、含水量的变化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强度增加,两种类型自交系株高、鲜重、干重、含水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且耐盐系黑玉米的各项指标的减小幅度均小于盐敏感系黄早四。
- 付艳高树仁杨克军赵伟
- 关键词:玉米耐盐系
- 5种生物菌改良盐碱土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
- 【研究背景】为探究生物菌对盐碱胁迫下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本实验以黑龙江省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测验品种,通过对盐碱土(PH=9.1)施用生物菌,分析施用不同生物菌后玉米叶片丙二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
- 杨威龙舟冯艳飞任国鑫孙丽芳王霞邓杰高树仁
- 关键词:生物菌盐碱胁迫玉米生理指标
- 文献传递
- 黄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为了获得黄霉素高产菌株。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诱变筛选。以加纳链霉菌(Streptomyces ghanaesis)SgWE-11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以其自身代谢物黄霉素作为筛选因子。结果:获得一株遗传稳定且黄霉素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高出170.25%的菌株。对该菌株采用亚硝酸诱变,并以链霉素作为筛选因子时得到一株效价值为875u/mL的高产菌株SgWE-25,比出发菌株SgWE-11提高了4.4倍。传代结果表明,在传代的同时结合自然分离,可以保持稳定的产抗特性。
- 王洪秀高树仁童应凯杨永涛韦东胜
- 关键词:黄霉素紫外线诱变
- 分子标记结合田间观察快速鉴定外源DNA导入玉米的变异后代被引量:1
- 2008年
- 本研究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技术将甜高粱总DNA导入优良玉米自交系4112和8902中,并应用RAPD标记技术从导入后代中筛选出变异后代。从306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79个引物对供受体及导入后代进行鉴定,其中10个随机引物在供、受体和导入后代间有多态性。对D1和D2代进行田间茎秆糖分调查,并对D2代室内考种,发现糖分含量和穗长、穗重、轴粗、穗粒重等穗部性状都发生了明显变异。结合分子鉴定结果,最终获得了一批变异材料。
- 刘芳刘晓鑫高树仁袁英孔祥梅刘德璞李晓辉
- 关键词:玉米分子标记外源DNA
- 氮肥缓释剂与硅肥对玉米茎秆强度及产量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氮肥缓释剂和硅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选择德美亚3为试验材料,在常规施肥基础上,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ck:氮来福0 kg/hm^(2)、硅肥0 kg/hm^(2);N_(1):氮来福30 kg/hm^(2)、硅肥0 kg/hm^(2),基肥尿素减量20%;N_(2):氮来福30 kg/hm^(2)、硅肥0 kg/hm^(2);Sia:氮来福0 kg/hm^(2)、硅肥A 150 kg/hm^(2);Sib:氮来福0 kg/hm^(2)、硅肥B 150 kg/hm^(2);分析其形态指标、产量指标、茎秆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ck相比,N_(1)、N_(2)、Sia、Sib处理下,玉米茎粗分别提高了4.00%、2.70%、3.39%、3.22%;抗推力强度分别提高了2.12%、1.00%、9.34%、10.21%;行粒数分别提高了2.86%、2.68%、0.89%、4.11%;产量分别提高了5.92%、5.38%、1.69%、2.73%。硅肥Sia、Sib处理下玉米穿刺强度分别提高了2.68%、10.41%。5个处理中,产量排序依次为N_(1)>N_(2)>Sib>Sia>ck;穿刺强度排序依次为Sib>Sia>ck>N_(1)>N_(2);抗推力强度排序依次为Sib>Sia>N_(1)>N_(2)>ck。
- 李文龙冯艳飞王霞孙丽芳邓杰高树仁
- 关键词:硅肥玉米茎秆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