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红 作品数:27 被引量:143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种植窗期人子宫内膜组织SDF-1α/CXCR4的表达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不同卵巢反应性的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及其受体CXCR4的表达。方法收集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组织(n=17),根据卵巢反应性分为卵巢高反应组(n=6)、卵巢中等反应组(n=6)和正常对照组(n=5)。应用RT-PCR、Real-time 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并比较各组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组织SDF-1α/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XCR4在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组织中高表达;SDF-1α在内膜腺体和腔上皮细胞中表达,而在间质细胞中不表达。各组子宫内膜组织SDF-1α/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甾体激素对种植窗期子宫内膜趋化因子SDF-1α及其受体CXCR4的表达无明显影响。提示SDF-1α/CXCR4可能不参与甾体激素对种植窗期CD56^(bright)CD16^-NK细胞募集的调控。 马珏 李路 高晓红 吴煜 陆湘 陈秋菊 孙晓溪关键词:种植窗期 趋化因子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CXCR4 甾体激素 影响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率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2004年 目的:探讨影响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29个接受冷冻胚胎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9个冷冻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27.1%,胚胎种植率12.8%;三种不同移植方案、常规体外受精(IVF)、单精子卵母细胞浆内注射(ICSI)所冻存的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0、30~34、35~44岁三个年龄组胚胎种植率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妊娠率以30~34岁组为最高(38.6%),35~44岁组明显下降(13.6%),三年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移植≥2个胚胎的子宫内膜厚度、平均移植胚胎数、累积胚胎评分、累积胚胎评分/胚胎移植数以及至少移植有1个4-细胞Ⅰ级胚胎者,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患者的年龄、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目、胚胎形态及生长速率是影响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率的重要因素. 李路 孙晓溪 陈军玲 石林特 高晓红 王永卫 陶皆惟 程利南关键词:冷冻保存 胚胎移植 妊娠率 卵巢高反应对人种植窗期子宫内膜SDF-1/CXCR4表达的差异研究 趋化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相互作用,可诱导细胞骨架重排而刺激细胞迁移,从而高效趋化、激活T细胞、单核细胞,并募集相应免疫活性细胞至炎症部位或使其归巢至机体的免疫器官。已有试验表 马珏 李路 高晓红 吴煜 徐冰文献传递 5-杂氮-2'-脱氧胞苷调控HOXA10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AZ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内异症子宫内膜上皮细胞,AZA作用24h后,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isulfiteSequencing)检测HOXA10的甲基化水平的变化;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OXA的转录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AZA作用24h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HOXA10的甲基化水平下降;同时HOXA10的表达增加。结论:AZA可通过抑制内异症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HOXA10的高甲基化,上调HOXA10的表达,从而促进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 王丽 吴煜 陆湘 王旻 孙健 高晓红 孙莺 李欣燕关键词:HOXA10 温和刺激拮抗剂方案对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反应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时使用温和刺激拮抗剂方案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339例卵巢低反应患者,温和刺激拮抗剂组123例,克罗米芬微刺激方案216例为对照组.温和刺激组,月经第二天开始使用每日HMG1... 吴煜 高晓红 陆湘 奚吉 姜珊 孙莺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胞饮小泡的密度及黏蛋白-1的表达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RM)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表面胞饮小泡及种植因子黏蛋白-1(MUC-1)表达,探讨URM与子宫内膜接受性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URM患者(n=24)及正常生育妇女(n=22)种植窗期子宫内膜胞饮小泡形态和密度的改变及MUC-1的表达。结果URM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表面胞饮小泡的密度明显低于正常生育妇女(P<0.01);URM患者成熟期胞饮小泡所占比例明显减少;MUC-1在URM患者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腔上皮细胞的表达也明显低于正常生育妇女(P<0.05)。结论URM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成熟期胞饮小泡数量减少,胞饮小泡总量下降,MUC-1表达下降,提示URM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接受性下降。 徐步芳 孙晓溪 李路 吴煜 高晓红 程利南关键词:子宫内膜 种植窗 反复自然流产 胞饮小泡 卵裂球的完整性和生长与否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3 2007年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卵裂球的完整性和生长与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375例FET周期,其中解冻当天移植周期242例,提前解冻周期133例,根据复苏后移植卵裂球的完整性分为3组:均完整(A组,n=235)、均有破损(B组,n=21)、完整与破损混合(C组,n=119);提前解冻者根据卵裂球的生长与否分为均有生长74例(Ⅰ组)、部分有生长45例(Ⅱ组)和均无生长14例(Ⅲ组)3组。结果:375例FET周期共解冻胚胎1284个,复苏率为61.2%,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30.1%,种植率18.3%;A组的继续妊娠率和种植率分别为27.7%和20.5%,明显高于B组的9.5%和8.3%(P<0.05),C组为22.7%和15.1%,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移植胚胎中含完整存活胚胎数的增加(0个、1个、2个、3个),继续妊娠率呈增加趋势(9.5%、17.6%、22.3%和38.2%),移植胚胎中含3个完整胚胎的继续妊娠率明显高于含0、1个完整胚胎者(P<0.05);提前解冻的Ⅰ组继续妊娠率(37.8%)和种植率(26.1%)最高,Ⅲ组最低(7.1%和8.3%),Ⅱ组为24.4%和14.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裂球的完整性是影响冻融胚胎种植率的重要因素,移植前提早解冻观察复苏后胚胎有无进一步生长,有助于评价冻融胚胎的发育潜能。 陆湘 李路 高晓红 吴煜 王永卫 孙健 陶皆惟 孙晓溪关键词:卵裂球 妊娠率 种植率 赠卵体外受精临床疗效的评估 2004年 目的 探索卵巢功能不良妇女采用赠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至2002年在我院接受赠卵IVF-ET治疗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供卵者采用长周期GnRH-a/Gonal-F/HMG/hCG超促排卵方案,受卵者采用激素替代治疗(HRT)或GnRH-a/HRT方案,应用戊酸雌二醇(E_2V)10~31d。供卵者经阴道取卵与受者丈夫的精子行体外受精及胚胎培养48~72 h,于供卵者hCG日始受卵者肌注黄体酮,取卵后48~72 h行胚胎移植。移植后黄体酮及E_2V维持至妊娠10周后逐渐减量至12周停药。妊娠失败者择期行冷冻胚胎移植(FET)。结果 28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16例(57.1%),7个FET周期,临床妊娠4例(57.1%)。妊娠早期流产2例(12.5%),继续妊娠5例。已分娩9例。结论 赠卵IVF-ET是治疗卵巢功能不良妇女的有效方法;卵子质量是影响胚胎发育、临床妊娠率的重要因素;受孕者多胎及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上升。 李路 陈军玲 石林特 高晓红 王永卫 陶皆惟 孙晓溪 程利南关键词:体外受精 卵子赠送 胚胎移植 激素替代治疗 不孕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妊娠的系统管理及结局 2004年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术 (IVF ET)后妊娠的系统管理方法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 ET、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术 (ICSI)、冻融胚胎移植技术 (FET)的 374个妊娠周期的结局、围产儿情况及其管理方法。结果 374个妊娠周期中 ,生化妊娠 19例 (5 .0 8% ) ,临床妊娠35 5例 (94 .92 % )。继续妊娠 85例。失访 11例 ,失访率为 3.10 %。流产 5 8例 ,流产率为 16 .34% ;宫外孕 11例 ,占 3.10 % ;宫内外同时妊娠 6例 ,占 1.6 9%。分娩 190例 ,其中多胎分娩 6 9例 ,占 36 .32 %。早产 6 5例 ,占34.2 1%。出生新生儿 2 5 9例 ,其中早产儿 10 9例 ,占 4 2 .0 8%。新生儿死亡 2例 ,占 0 .77%。死胎 4例 ,占1.5 2 %。新生儿畸形 3例 ,占 1.16 %。与在外院分娩者比较 ,于我院检查、分娩的妇女在流产、宫外孕、宫内外同时妊娠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在多胎分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低体重儿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我院未发生孕产妇死亡、死胎及新生儿死亡。结论 建立完善的定期跟踪随访制度 ,加强围产保健 ,严密监护、积极治疗 ,可有利于保证IVF ET术后妊娠妇女的健康及改善围产儿的预后。 高晓红 石林特 程利南关键词: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术后 妊娠 系统管理 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术 来曲唑联合促卵泡素在PCOS患者IVF-ET中的应用及效价分析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来曲唑(LE)联合FS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IVF-ET或ICSI中的应用及效价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IVF-ET/ICSI治疗的170名PCOS不孕患者,分为LE组(LE-FSH组,n=59)与对照组(GnRHa-FSH组,n=111)。比较组间促排卵、妊娠结局、每周期治疗费用及药物效价比。结果:LE组和对照组FSH用药天数分别为6.3±1.9 d vs 13.0±2.3、用药量为615.6±284.6 IU vs l 504.9±424.9 IU,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CG注射日E2值分别为1 965.3±1119.7 pmol/L vs 12 660.2±7 254.2 pmol/L,获卵数分别为6.5±3.3 vs16.6±7.9,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受精率、胚胎种植率分别为66.1%vs71.6%,25.58%vs 23.63%,临床妊娠率为49.12%vs 34.48%,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重度OHSS发生率分别为O%和6.89%,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LE组每刺激周期药费(2 877±1 240元)及每妊娠周期药费(3 014±1581元)显著低于对照组(6 561±1 852元、8774±1970元)(P<0.01),治疗效价比分别为5 959元vs 30 067元。结论:LE联合促卵泡素可有效运用于PCOS患者的IVF-ET中,较传统的GnRHa-FSH促排卵相比,无OHSS的发生、费用低、效价比高,且不影响妊娠率和种植率。 李路 陆湘 林跃 高晓红 吴煜 徐冰 王永卫 孙晓溪关键词:IVF-ET 效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