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增
- 作品数:40 被引量:127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乌司他丁联合平衡超滤术对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
- 2008年
- 将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预充液中加入2780 U抑肽酶;U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乌司他丁;U+P组在U组基础上+平衡超滤。设CPB前(T1)为基础值,比较CPB结束后10min(T2)、60 min(T3)、240 min(T4)时肺顺应性(Cs)、动态肺顺应性(Cd)、呼吸指数(RI)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T3时U+P组RI值降低,Cs、Cd升高;U组Cd升高(P<0.01、0.05)。与T1时比较,U、U+P组RI值T2时高,对照组T2、T3时高(P<0.01、0.05);对照组Cs、Cd值T2、T3、T4时低(P<0.01、0.05);U组Cs值T2、T3时低,Cd值T2时低(P<0.01、0.05);U+P组Cs、Cd值T2时低(P<0.01、0.05)。提示乌司他丁+平衡超滤技术对CPB术后的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效果优于单用乌司他丁。
- 陈晨许景伟高晓增
- 关键词:乌司他丁平衡超滤体外循环肺功能
- 七氟醚吸入复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①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复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全麻诱导期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②方法 5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组(T)和单次静滴舒芬太尼组(D),均复合七氟醚吸入进行麻醉诱导,记录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min(T2)、气管插管后5min(T3)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BIS值。③结果 D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在气管插管后1min(T2)、气管插管后5min(T3)均低于诱导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同时间点的HR均高于诱导前,而T组患者上述指标在上述时间点虽有变化,但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D组患者BIS值在气管插管后5min(T3)上升较多,而T组患者则变化不大,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七氟醚吸入复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的方式对诱导期应激反应的抑制优于七氟醚吸入复合单次静滴舒芬太尼这一方式,更适合老年患者的全麻诱导。
- 高晓增闫晓燕许景伟李宝永
- 关键词:七氟醚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全麻诱导
- 先天性肺动脉吊带畸形临床特征及麻醉处理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总结先天性肺动脉吊带畸形的诊断及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先天性肺动脉吊带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以及麻醉处理方式进行分析。结果1例患者为成人,仅有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无哮喘发作,以发作性呼吸困难入院,超声提示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根部;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提示: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根部伴局部气管狭窄,考虑左肺动脉吊带畸形,先天性气管狭窄,全身麻醉下行左肺动脉吊带矫治术。另1例为幼儿,有反复的喘息及肺感染,螺旋CT及MRI检查提示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伴气道受压,在CPB下行肺动脉吊带矫治术。2例患者麻醉过程平稳,手术期间循环稳定。均痊愈后出院。结论先天性肺动脉吊带畸形应尽早实施一期矫治手术,麻醉处理应当将维持循环稳定、避免并发症放在首位。
- 蒲国华李宝永高晓增
- 关键词:麻醉并发症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哮喘患儿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Th1/Th2平衡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通过测定哮喘患儿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Th2的表达及变化,研究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以上因素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儿童哮喘的可能机制。方法 60例确诊哮喘患儿按临床表现分为无激素治疗哮喘组(A组,30例)和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哮喘组(B组,30例),同期3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C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Treg、Th1和Th2水平。结果 A组儿童外周血Treg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A组Th1/Th2比值显著低于C组(P<0.05);与A组相比B组儿童的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有明显升高,Th1/Th2比值高于A组。结论吸入激素可提高Treg水平来平衡T细胞应答,从而治疗儿童哮喘。
- 闫晓燕高晓增逯春洁韩秀红冯玉钰王彬张俊玲
-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哮喘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
- 小儿热性惊厥复发及预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1年
- 热性惊厥(febrale convulsion,FC)是儿童期各类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国外调查发生率为2%~5%[1],我国调查为3.9%,男多于女。通常发病年龄为12~15个月,很少有3岁后发病,高峰年龄为18个月。研究表明,21%的儿童有惊厥前或后的1小时内出现发热,57%的1~24小时后出现发热;
- 闫晓燕赵凤珍高晓增逯春杰
- 关键词:小儿热性惊厥复发预后
- 气腹与头高位对不同麻醉方式下老年患者LC术中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在不同麻醉方式下气腹与头高位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术中维持两组均静点瑞芬太尼作为镇痛药物。记录不同时间点的心电图(麻醉诱导前、气腹建立后1 min、气腹建立后3 min、头高位后1 min、头高位后3 min、解除气腹后、苏醒后),分析RR间期,低、高频谱峰功率(LF和HF)以及LF/HF的变化。结果在SEV组LF/HF的比率于头高位后1 min增加显著(P<0.05)。结论吸入七氟醚麻醉能够明显的升高患者LF/HF的比率。
- 高晓增闫晓燕许景伟李宝永
- 关键词:七氟醚心率变异性
- 右美托咪定与硬膜外阻滞在全麻下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
- 目的 目的 研究比较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 例,性别不限,年龄≥65 岁,ASA Ⅰ或Ⅱ级...
- 高晓增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联合麻醉应激反应腹腔镜结直肠癌
- 剖宫产腹壁切口应用德莫林敷贴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德莫林敷贴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择取该院接收诊治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二组,德莫林组50例用德莫林敷贴;对照组50例用无菌敷料,比较二组产妇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的甲级愈合率和切口愈合时间。结果德莫林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德莫林敷贴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不但可以提高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还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及产妇住院时间,产妇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高平张树波康绍叁高晓增蒲国华高秀江
- 关键词:剖宫产腹壁切口德莫林敷贴切口愈合
- 应用SIRS评分测评德莫林敷贴对伤口炎性反应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应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测评德莫林敷贴对伤口炎性反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3月在产科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手术切口采用德莫林敷贴覆盖,对照组手术切口则采用传统消毒医用纱布覆盖,比较两组SIRS评分情况、切口愈合分级、愈合时间。[结果]两组产妇SIRS评分、切口甲级愈合率、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口应用德莫林敷贴有助于促进手术切口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轻炎性反应,防止感染的发生。
- 高平姚美张树波贾瑜淑高晓增
- 关键词: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德莫林炎性反应
- 七氟醚预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保护作用的机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24只新西兰白兔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七氟醚预处理组3组,每组8只。取3组动物心肌组织做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3组心肌细胞内Bcl-2水平的表达,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Bcl-2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 Bcl-2在缺血预处理组和七氟醚预处理组心肌细胞内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预处理组心肌细胞内Bcl-2表达水平与七氟醚预处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的在体兔心肌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 高晓增闫晓燕陈晨许景伟
- 关键词:七氟醚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