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茹
- 作品数:34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全球化与建构共生理念被引量:1
- 2007年
- 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全球性问题日趋严重。建构共生理念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全球化是建构共生理念的基本依据。全球化对"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冲击是建构共生理念的根本动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全球化与共生理念的共同价值尺度。
- 马小茹时永松
- 关键词:主客二分
- 论邓小平国家利益观的共生性
- 2007年
- 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是其外交思想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之一,具有明显的共生性特点。其共生性主要体现在中国的国家利益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统一,独立自主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统一,以"一国两制"、"南北对话"、"共同开发"为主的策略方法等方面。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的外交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在实践中更好地发展了邓小平的国家利益共生观。
- 马小茹
- 关键词:邓小平国家利益观共生性
- 中国融入全球化需要共生理念的支撑
- 2009年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推进,中国与世界的共生关系日益凸显,这既是一种客观事实,又是一种客观需要。从根本上看,当前的全球化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的不平衡、不平等的全球化,这对社会主义中国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因此,在不断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以新的共生理念作为支撑,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这样才能使中国在全球化中处于有利地位。
- 马小茹
- 关键词: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 超真实:符号的狂欢——在鲍德里亚范式的转折点上
- 随着“后人”时代的到来,“超真实”作为“主词”不断彰显。本课题立足人类生存世界图式转变、现当代艺术蜕变以及西方哲学“真实”观念危机三大问题域,依托以鲍德里亚为核心的相关文献文本域,展开“超真实”问题专题探究。所谓“超真实...
- 马小茹
- 关键词:超真实
- 文献传递
- 新中国60年中国人的时代特征:回顾与展望
- 2010年
- 建国以来,中国人在现代化发展的路上已经历两个阶段:毛泽东时代的"政治人";邓小平时代的"经济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并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未来的中国人将向着理性"文化人"的方向发展。回顾与展望中国人的时代特征,对于未来中国人的现代性走向有着重要的启示。
- 马小茹
- 关键词:中国人以人为本政治人经济人文化人
-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中国家利益共生观被引量:3
- 2007年
-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国家利益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利益共生原则,推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本文拟从其国家利益观的核心内容、战略原则、策略方法三方面分析,挖掘其丰富的共生性内涵。
- 马小茹马春如杨锦荣
- 关键词: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平外交
- 共生理念下透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局限性
- 2011年
- 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理性对待自身文化的不足也是一种进步。从共生理念的视野下透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内核,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在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中体现为人的非主体性;在人与社会的共生关系中体现为:人的不平等性;在人与自身的共生关系中体现为:人的不自由性。
- 马小茹
-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 现代性批判话语中“理性的缺失”探析——以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范式为契机
- 2017年
- 从人类步入现代文明以来,现代性作为一项"未完成设计"一直是哲学界关注的焦点。哈贝马斯立足现实生活世界主阵地,承接理性自身的反思使命和力量,认为走出现代性困境关键在于重建交往理性范式。其交往理性是现代性批判理论中破与立兼顾的思想典范,具有理想主义色彩;在具有西方现代性话语中心论倾向和线性思维定势的同时,也忽略了权力的制约因素。哈贝马斯理性缺失思想对于后发国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昭示出其处于"尚未"阶段的"单薄"理性,培育构建自由的理性,这是每一个思想者必须具备的理性"自觉"。
- 马小茹
- 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理性
- 非理性政治人:毛泽东时代人的现代性表征
- 2009年
- 1949年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第一次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开始了"当家作主"现代性实践尝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的主导下并没有初步实现中国人的现代性,而是背离了现代性主题,现实的人变成了"非理性的政治人"。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对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中国人的现代性建构有重要意义。
- 马小茹
- 关键词:毛泽东政治人
- “共生理念”的提出及其概念界定被引量:27
- 2011年
- 共生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关系之一。共生理念是伴随19世纪以来,优胜劣汰的达尔文主义,在全球竞争趋于极限,人类走向共生时代的背景下提出。共生理念主要指:在全球化的实践土壤中,以多元互补,利益相关,彼此平等为基础,以全球共生系统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相互依赖,互惠共存,全面和谐的关系为主要内容,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新理念。
- 马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