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以彬

作品数:13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岩石
  • 4篇岩体
  • 4篇基性
  • 4篇超基性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岩石学
  • 3篇杂岩
  • 3篇杂岩体
  • 3篇橄榄石
  • 3篇矿床
  • 3篇花岗岩
  • 3篇基性岩
  • 3篇超基性岩
  • 2篇学成
  • 2篇铜矿
  • 2篇锡矿
  • 2篇锡矿床
  • 2篇结晶分异
  • 2篇化学成分

机构

  • 6篇昆明工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广...

作者

  • 13篇颜以彬
  • 7篇黄智龙
  • 6篇吴静
  • 2篇钟昆明
  • 2篇杨世瑜
  • 1篇秦德先
  • 1篇江祝伟

传媒

  • 3篇昆明工学院学...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云南地质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桂林工学院学...
  • 1篇矿物学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第三届全国有...

年份

  • 2篇2004
  • 2篇1999
  • 1篇1997
  • 3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鸡街碱性超基性岩杂岩体中橄榄石的化学成分分带现象被引量:1
2004年
云南鸡街碱性超基性岩杂岩体的主体岩石为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形成顺序为霞霓钠辉岩→霓霞岩→磷霞岩。在杂岩体的霓霞岩中发现了1粒具分带现象的橄榄石,从中心到边缘,SiO2、MgO和NiO逐渐降低,而FeO和MnO逐渐升高。MgO与SiO2和NiO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FeO和MnO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中心的Fo值(最高为86 91)略高于霞霓钠辉岩中斑晶橄榄石(Fo值:85 66~86 02),而边缘的Fo值(最低为73 82)与霓霞岩中无分带现象橄榄石(Fo值:72 18~74 72)相近。各种证据表明,发现的具分带现象橄榄石可能不是霓霞岩熔体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而可能是霓霞岩熔体捕获的Fo值相对较高(高于霓霞岩橄榄石的Fo值)的橄榄石晶体内部MgO和FeO等成分扩散作用的结果。
吴静黄智龙A. McCaigE. Condliffe颜以彬
关键词:橄榄石
云南的锡矿床与花岗岩类在时空分布上的关系被引量:12
1994年
本文从锡(钨)矿化与花岗岩的时空分布特征来阐明云南的锡(钨)矿床与花岗岩类的宏观关系;锡(钨)矿床分布于花岗岩体的周围;矿床与花岗岩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具有一致性;成矿单元与花岗岩建造单元在等级上具有一致性;不同花岗岩—构造旋回和不同花岗岩建造单元具有矿化的差异性。
杨世瑜颜以彬
关键词:锡矿床花岗岩
云南禄丰鸡街杂岩体中碱性超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5
1995年
本文总结了位于川滇裂谷带南段,滇中地区罗茨碱性超基性岩杂岩体群成员之一──鸡街杂岩体中碱性超基性岩的主要元素、过渡金属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稀土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而从原始岩浆确立、岩浆源岩模拟以及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等方面讨论了杂岩体中这类岩石的成因。
黄智龙颜以彬吴静
关键词:碱性超基性岩地球化学杂岩
滇中罗茨地区超基性碱性岩带中橄榄石、辉石和角闪石的成份及演化浅析被引量:3
1994年
罗茨地区超基性碱性岩带为正常的超基性岩-超基性碱性岩-中性碱性岩-碳酸岩组合。本文根据费氏台测定和矿物电子探针分析资料,对其主要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的种属、成分相关性及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吴静颜以彬黄智龙
关键词:碱性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
遥感图像赋锡环块构造机理探讨被引量:4
1994年
遥感图像中典型的赋锡影像是环块构造,是以环形体为主,线性体相伴的线一环复合结构。根据遥感基本原理,将遥感地质学与矿床学相融汇应用,将已知锡矿床的地质资料与其赋存的遥感影像图案对应分析,认为遥感图像赋锡环块构造是赋锡地质体所特有的地学特征以电磁波形式在传感器中的总体反映──遥感影像的地学总和效应。
杨世瑜颜以彬江祝伟
关键词:锡矿床花岗岩遥感图像
云南大红山基底地层中的层状铜矿及其含矿地层的成因被引量:17
1999年
云南大红山基底地层中的层状铜矿的硫同位素、微量元素表明其成因与基性岩有关,包裹体测试显示其沉积成矿时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相当高.与此对应,层状铜矿的主要含矿地层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也都介于正常沉积变质岩和本区的喷流热水沉积变质岩之间.而本区的变质基性熔岩及次火山岩也有被循环海底热液交代过的证据.因此认为层状铜矿及其含矿地层主要是海底循环热液从下部地层交代带出的物质(其中Cu,Fe和部分Na,Si,Ca可能来自基性熔岩及次火山岩)和陆源物质在适当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一同沉积形成的.
钟昆明颜以彬秦德先
关键词:铜矿含矿地层层状铜矿
云南禄丰鸡街碱性超基性岩杂岩体的成因
1997年
在研究鸡街碱性超基性岩杂岩体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已有资料基础上,认为本区霞霓钠辉岩平均成分加10%,F0=86的橄榄石可作为杂岩体的原始岩浆,P2O5估算出这种岩浆为地幔岩经约3%部分熔融的产物;岩石学混合模拟计算表明,地幔源岩具有明显亏损特征;原始霞霓钠辉岩岩浆经约29.6%结晶分异形成霓霞岩,霓霞岩岩浆再经约47.2%结晶分异形成磷霞岩。由此建立起杂岩体的成因模式。
黄智龙颜以彬吴静
关键词:超基性岩杂岩体碱性岩
滇中晋宁期花岗岩区域岩石学
颜以彬尹克防
关键词:花岗岩岩石学化学成分岩石组合
云南鸡街碱性超基性岩杂岩体中橄榄石的矿物化学被引量:1
2004年
分析了云南鸡街碱性超基性岩杂岩体主体岩石及包体中橄榄石矿物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岩石中橄榄石的矿物化学成分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橄榄辉石岩包体中橄榄石的Fo值最高,其亚种属靠近镁橄榄石端元的贵橄榄石;从霞霓钠辉岩→霓霞岩→磷霞岩,橄榄石的Fo值逐渐降低,其亚种从靠近镁橄榄石端元的贵橄榄石→靠近透铁橄榄石端元的贵橄榄石→低铁镁铁橄榄石。这些特征表明,本区三类主体岩石为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橄榄辉石岩包体为Ⅱ类包体,可能为杂岩体原始岩浆早期结晶分异作用所形成的堆积岩碎块。
吴静黄智龙颜以彬
关键词:矿物化学橄榄石结晶分异作用
鸡街岩体中碱性超基性岩结晶分异过程模拟被引量:1
1995年
岩石学研究表明,结晶分异在鸡街碱性超基性岩杂岩体成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利用岩石学混合计算对岩体中碱性超基性岩的结晶分异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岩体中霓霞岩是霞霓钠辉岩岩浆经29.6%结晶分异程度,分离出9.0%橄榄石、18.8%辉石和2.6%磁铁矿的产物;磷霞岩为霓霞岩岩浆经47.2%结晶分异程度,分离出4.5%橄榄石、35.3%辉石和74%磁铁矿的产物;碱性中性岩脉(如钠霞正长岩等)不是磷霞岩岩浆进一步结晶分异的产物。
黄智龙颜以彬吴静
关键词:结晶分异地球化学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