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涛
-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康德的道德自由观
- 康德是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自由”作为其两本最重要著作之间的“拱顶石”,更是其理论中最为核心的概念。
本文将康德的自由概念分为三个层次:先验自由、道德自由,审美自由。先验自由作为道德自由的形而上学根...
- 陶涛
- 关键词:政治自由
- 文献传递
- 美德政治学:对现代自由主义的一种反思
- 2019年
- 约翰·米尔班克与艾德里安·派斯特提出了一种后自由主义的"美德政治学",强调在承认自由主义历史功绩的基础之上,构建一种居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美德政治理论。本文在介绍相关思想的基础之上,粗略阐述笔者对于美德政治学的思考。全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讨论自由主义的"元危机",二是讨论有别于自由主义的自由以及自由主义人性观的替代性选择,三是讨论"美德政治学"的特点。
- 陶涛
- 关键词:自由主义美德
- 亚里士多德论功能、幸福与美德被引量:6
- 2013年
- 亚里士多德通过"功能"概念,论证了"幸福"和"美德"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其著名的功能论证。他认为,幸福是一种人的活动,且是人特有功能的实现活动。"活动"与"功能"之间联系十分密切,这在希腊文中显而易见。在他看来,事物的自然本性决定事物目的,也决定事物的特有功能;同时,正是通过事物的功能,我们才能理解事物的本性或目的。对人而言,其特有功能是理性或言说(logos)。因而,卓越发挥功能之人就是好人或幸福之人,人的幸福也就是"卓越的理性之实现活动"。与理性相应,美德可以分为两种:品格卓越;理智卓越。可以说,功能论证是亚里士多德对"幸福"和"美德"最为核心的论证,该理论也是我们理解西方文明的基础与前提。
- 陶涛
- 关键词:美德
- 亚里士多德论音乐与美德教育被引量:2
- 2013年
- 国内对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音乐教育的研究中,学者们大多未区分快乐、闲暇、娱乐、放松与消遣,译法与运用都出现了混淆,但它们具有不同的含义,区分这些术语是理解亚里士多德音乐教育的基础。此外,理解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也有助于我们更为精确地把握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公民教育等重要议题。
- 陶涛
- 关键词:美德音乐教育闲暇
- 亚里士多德论最优政体被引量:2
- 2013年
-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哲学中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它的学术地位毋庸赘言,但国内的相关研究却略显匮乏。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古希腊特有的文化语境与历史背景,以及对某些核心术语的译法与理解,尚未得到充分的阐述。本文主要目的在于研究亚里士多德的最优政体思想,且试图指出以下四点:(1)古希腊的政体概念与现代性的政体概念不同,它的内涵更广,涉及城邦生活的各个领域。
- 陶涛
- 关键词:政体思想亚里士多德德论西方政治哲学《政治学》
- 程颐道德哲学的当代意义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重点讨论程颐的道德哲学及其当代意义,关注的问题则包括:为何要有道德、能否有道德、如何有道德、道德的人与道德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形而上学。相应地,本文基于程颐的乐、德性之知、仁、礼、理等核心概念分别对以上问题给出了回答。在程颐看来,成为道德的人是一种快乐,每个人应该并且能够成为道德的人,并且对于不同种类的人应有不同程度的爱。程颐道德哲学最独特的地方在发展出了一种对古典儒学中的道德价值进行本体论-神学论阐释的道德形而上学。
- 黄勇黄勇黄勇
- 关键词:道德
- 伦理学的底线与底色:道德哲学漫谈被引量:1
- 2017年
- 一、伦理学的底线李义天:伦理学是一门非常有魅力的学科。在整个哲学门类的所有分支中,伦理学也许是最为贴近现实生活,最能够为日常行动提供准则和依据、为日常生活提供指导和理由的哲学知识。在我眼里,伦理学的最基本底线就在于,它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经验世界息息相关。因此,所有的伦理学命题都是对伦理生活的反应或反思。不仅如此,
- 李义天张霄张曦陶涛
- 关键词:道德哲学伦理学底色哲学知识伦理生活
- 论羡慕与道德典范被引量:2
- 2020年
- 羡慕的特性可归纳为三个方面:认知方面、情感方面和实践方面。简言之,羡慕以及羡慕对象一方面取决于主体当下的认知与情感,另一方面又塑造了主体的品格,影响着主体的实践行为。基于此,这种情感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并且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羡慕本身无所谓善恶,只有通过羡慕的对象或属性才能决定它是否涉及道德,而“妒忌”则是一种潜在指向恶的情感。羡慕的对象分为“偶像”和“道德典范”,它们承载着重要的道德教育功能和意义。
- 陶涛
- 关键词:羡慕偶像道德典范道德情感
- 比较主义与中国哲学--迈克尔·普鸣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
- 2018年
- 2018年,迈克尔·普鸣等教授在剑桥大学组织了"比较主义"研讨会,着重讨论跨学科、多文化之间的比较研究方法,并以一些具体主题为例进行研究尝试。本文以这次研讨会主要涉及到的一些问题为切入点,进一步访谈普鸣教授。其中,主要涉及到的问题包括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比较研究的方法与不足,及其研究中国哲学的观点与规划等。
- 迈克尔·普鸣陶涛赵静一
- 关键词:跨学科中国哲学
- 道德价值的来源与情感的地位——略论亚里士多德与康德伦理思想的某种相似性
- 2023年
- 伦理学本应影响人类生活与道德实践,但现代道德哲学却越来越缺乏这种能力。美德伦理学的当代复兴,正是为了反思现代困境,重塑伦理学直指人心的力量。为此,当代美德伦理学者基于美德伦理与规则伦理之间的差异,尝试系统建构亚里士多德主义伦理学的道德心理基础。然而,这种阐释路径可能忽视了古今之间伦理思想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以“道德价值”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比较亚里士多德与康德的文本,从而展示康德的自律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选择思想之间所具有的惊人的相似性,即:人们基于理性的主动选择,才能赋予行为以道德价值。因此,亚里士多德与康德的理论并无本质的冲突或矛盾。如果对亚里士多德立场进行适当修订,便可以同康德的主要观点彼此结合。
- 陶涛
- 关键词:道德价值情感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