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
- 作品数:79 被引量:158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高中生物新课程“细胞的分子组成”主题内容标准解读
- 2007年
-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从“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个方面叙述了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性质、理念、结构、目标、教学要求与建议。同2002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相比,新课程的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 陈维
- 关键词:《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新课程教学分子细胞
- 七种半透膜材料“渗透现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本文研究了4种生物材料与3种非生物材料的半透膜特性,对四个时间段液柱上升均值的比较发现,卵膜和玻璃纸的渗透效果最明显,鱼鳔和蜡纸效果不是很明显。卵膜和玻璃纸渗透效果上无显著性差异。
- 陈维
- 关键词:半透膜
- DNA粗提取与鉴定的比较和实验设计
- 2015年
- "DNA粗提取与鉴定"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选修一中的一节内容,有些同仁对利用某一种植物材料进行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描述,而笔者尝试利用几种不同植物材料进行实验和比较,并对几种增强实验效果的设想进行验证。一、对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多的材料进行实验并比较实验现象教材上列举的植物是菜花,笔者按照所述的步骤进行实验,鉴定现象并不明显。
- 周金成陈维
- 关键词:高中生物絮状物絮状沉淀热水处理
- 红外漫散射技术用于芹菜素与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利用红外漫散射技术研究了溶液法和研磨法所制备的芹菜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红外光谱。结果显示:1 610cm_(C=C)^(-1)/1 653cm_(C=O)^(-1)谱峰强度的比值和芹菜素与环糊精的包合程度有关,比值小则包合的好。同时,1 590~1 550和1 300~1 200cm^(-1)区域的谱峰变化也可判断芹菜素的包合程度。
- 袁伟文顾敏芬陈维姚杰
- 关键词:芹菜素包合物
-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水分的跨膜运输Ⅰ”的探究式教学被引量:1
- 2006年
-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些理念,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努力实践和研究的教学主题。笔者在教授人教版“分子与细胞”——“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四章第一节)这部分内容时.就尝试了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下边将第一课时“水分的跨膜运输I”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提供给大家,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 陈维汪忠
-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水分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情感态度
-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的教学设计与案例被引量:1
- 2007年
-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细胞的生命历程”这条主线中的重要内容,它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学生熟悉的是个体的衰老,细胞的衰老是看不见的,那么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有什么关系呢?细胞衰老有哪些表现呢?细胞衰老的原因是什么?细胞都要经历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
- 陈维汪忠
- 关键词:细胞衰老教学设计凋亡课程标准生物界
- 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整合
- 2016年
- 本文以"细胞增殖"和"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为例,阐述了在概念教学中整合实验教学并帮助学生在理解过程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概念,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的教学体会。
- 周金成陈维
- 关键词:概念教学实验教学知识迁移
- 生物科学探究中促进生成的教学预设
- 2014年
- 从开展预实验,周密预设探究各个环节;编制预习学案,问题导学引发认知冲突;设计探究提问单,通过预设引导自我监控;分析探究水平,分段预设探究过程技能等4个方面探讨生物科学探究中促进学生动态生成的教学预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 陈维
- 关键词:教学预设
- 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8年
- 探究了8种不同的温度条件在7个不同时段内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培养(取样)时间的延长,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大都出现了"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20℃、25℃和30℃培养条件下,种群的增殖与衰退速度均比较快,这3个温度也比较适宜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其中以25℃条件最为适合。低于20℃或高于30℃的培养条件,会使得酵母菌的增殖速度缓慢,数量偏少,尤其是在40℃条件下其种群数量一直呈递减趋势。
- 陈维
- 关键词:酵母菌温度种群数量
- 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核心价值观被引量:3
- 2015年
-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的集中体现,决定着社会的制度和运行机制,是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社会秩序有效维持的基本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培养目标。生物科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体现的态度和品格,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有效载体和极佳素材。
- 陈维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物科学史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形态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