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玥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潮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规范化激素补充治疗对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究规范化激素补充治疗对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围绝经期女性给予低剂量用药治疗方案,作为低剂量组;另选取同期52例绝经后女性给予超低剂量用药治疗方案,作为超低剂量组。对比两组给药后激素水平变化、绝经相关症状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低剂量组和超低剂量组治疗前雌二醇(E_(2))水平分别为(123.47±55.86)pmol/L、(70.14±33.16)p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两组E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超低剂量组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12、24周两组改良Kupperman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4、12、24周改良Kupperma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低剂量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厚于超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和超低剂量用药能改善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的临床症状及对激素水平的影响,但相较于低剂量水平,超低剂量水平优势更加明显,不良反应相对更低。
- 陈玥蔡巧娟陈蔓青张晓娜
- 关键词:围绝经期绝经后
- 小剂量阿司匹林减少先兆子痫危险的临床研究
- 林争红陈瑞琼黄璇陈少君陈玥
- 该项目根据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先兆子痫的机制从不同用药剂量、不同用药时间对先兆子痫的高危孕妇分组对照进行研究,结果证明睡前服用小剂量(75mg)阿司匹林明显减少先兆子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妊高征的发病率。技术达到省内...
- 关键词:
- 关键词:小剂量阿司匹林
- 穴位注射对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57例产后尿潴留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针灸组49例、肌注组50例,分别接受穴位注射、针灸、肌肉注射治疗,比较3种不同疗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5,P=0.000);总有效率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4,P=0.002);治疗组患者残尿量为(25.3±6.9)mL,针灸组为(56.4±13.2)mL,肌注组为(47.4±12.8)m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46,P=0.000),治疗组残尿量低于其他2组。结论穴位注射对产后尿潴留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蔡巧娟贾皖宁陈巧玉陈玥
- 关键词:穴位注射
- 子宫动脉栓塞并化疗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氨甲喋呤(MTX)或5-氟尿嘧啶(5-FU)在剖宫产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并化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82例,均予以子宫动脉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并化疗,术后第2~4天行人工流产(吸-刮宫术)处理。其中44例行双侧子宫动脉MTX灌注化疗,为MTX组;38例行双侧子宫动脉5-FU灌注化疗,为5-FU组。测定术后出血量、术后血β-hCG下降正常的时间、B超检查包快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MTX组有效率93.18%,5-FU组有效率76.32%。与5-FU组相比,MTX组术后出血量少,血β-hCG下降至正常及B超检查未见包块所需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剖宫产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并化疗中MTX较5-FU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 陈玥陈润华
-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化疗
- 潮州市已育妇女盆底功能初步筛查
- 2012年
- 目的分析潮州市已育妇女分娩次数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盆底功能筛查的已育妇女335例,采取分层抽样调查方法,按分娩方式分为顺产、剖宫产2组,按分娩次数分为生育1胎者、2胎者、3胎者3组,对所有筛查妇女进行盆底功能进行检查,计算各组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剖宫产组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顺产组低(P>0.05),随着分娩次数的增加,3组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逐渐下降(P<0.05)。结论剖宫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女性盆底功能的作用,而分娩次数的增加有损害妇女盆底功能的作用。
- 陈玥李玉辉
- 关键词:已育妇女盆底功能
-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治、分娩结局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风湿性心脏病13例(31.71%),高血压心脏病12例(29.27%),心功能Ⅰ~Ⅱ级者与心功能Ⅲ~Ⅳ级者的剖宫产率及早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妊娠早中期的监护保健及药物治疗,心功能可控制在Ⅰ~Ⅱ级,母婴预后良好。
- 陈玥刘淑英
- 关键词:妊娠心脏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