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旭东

作品数:16 被引量:17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湖泊
  • 3篇滇池
  • 3篇色谱
  • 3篇拉斯曼丘陵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参数
  • 2篇有机物
  • 2篇藻毒素
  • 2篇水化学
  • 2篇酸酶
  • 2篇浅水湖泊
  • 2篇群落
  • 2篇微囊藻
  • 2篇微囊藻毒素
  • 2篇污染
  • 2篇污染物
  • 2篇相色谱
  • 2篇磷酸酶
  • 2篇纳米
  • 2篇南极拉斯曼丘...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16篇陈旭东
  • 6篇李植生
  • 4篇梁小民
  • 3篇李建秋
  • 3篇司马小峰
  • 3篇周易勇
  • 3篇雷志洪
  • 3篇张玉敏
  • 3篇王骥
  • 3篇方涛
  • 3篇肖邦定
  • 3篇朱文涛
  • 2篇梁彦龄
  • 2篇熊道文
  • 2篇张银华
  • 2篇吴幸强
  • 2篇王智
  • 2篇刘旻
  • 1篇冯伟松
  • 1篇程劲松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
  • 3篇极地研究
  • 2篇湖泊科学
  • 2篇环境化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水利渔业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湖溶解态磷酸酶的活性、动力学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被引量:22
1997年
湖泊中酶的活性是具有监测意义的生物化学参数.不同季节东湖纳污点的溶解态碱性磷酸酶活性(APADiss)显著高于湖区水样中的相应值.在纳污点和湖区,APADiss与溶解正磷酸盐浓度的关系不尽一致.与表层水相比,富营养型湖区沉积物间隙水中的APADiss及其动力学参数均明显不同.郭郑湖区表层水APADiss的非均一性空间分布是不同来源且具不同动力学特征的酶循不同的反应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反应了湖泊污染程度、营养水平以及有机物质转化效率的概况.
周易勇李建秋陈旭东张玉敏
关键词:动力学
浅水湖泊中沉积物碱性磷酸酶动力学参数的分布被引量:21
2001年
东湖沉积物磷酸酶在较高的pH范围内表现出较高活性 ,故为碱性磷酸酶 .东湖与严西湖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的动力学参数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且与间隙水和表层水中正磷酸根浓度无明显的对应关系 .此外 ,它们在垂直方向上亦极具变化 ,除在沉积物表面显示较高催化效率之外 ,较深层面 (约距表面 8- 12cm)亦有类似峰值 ,这一结果补充说明了湖泊沉积物磷循环的另一活跃区域以及相应的生物化学机制 .
周易勇李建秋张敏陈旭东张玉敏
关键词: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浅水湖泊动力学参数
东湖水中有毒有机物的气相色谱分析被引量:6
1993年
本文采用自制的聚硅氧烷负载氮杂18冠6(PUAC-18-C-6)和OV-1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对东湖水及排污口废水进行了分析,分离出78个有机化合物,并对其中的石油烃(C_9—C_(28))和有机氯农药六六六进行了定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东湖的污染程度受水的流向、水生生物的分布及污染源的影响。
吴采樱程劲松马振雄陈旭东李植生
关键词:湖水气相色谱有机污染物
LAS在滇池典型入湖河口缺氧水体中的生物降解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河水衰减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在滇池典型入湖河口(海河口)缺氧水体中的生物降解及其动力学,探讨了温度、pH值、LAS的初始浓度、添加营养盐(NH4Cl或NaH2PO4)以及曝气等因素对LAS生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河口水体中的不同条件下,试验26 d后LAS的生物降解率都达95%以上,且降解服从二级动力学模型.温度、LAS的初始浓度、添加营养盐以及曝气均对LAS的降解有一定的影响.当水温从10℃增至25℃时,其降解速率p从0.21 d^-1增至0.90 d^-1;在连续曝气时,LAS的降解速率也由缺氧状态的0.72 d^-1提高至1.97 d^-1;LAS的初始浓度增大,其降解速率减小;添加NaH2PO4能明显地促进LAS的降解,但是NH4Cl对其降解产生抑制;不同pH值(7.05-9.44)对其降解影响不明显.
王智涂新海肖邦定吴幸强刘旻陈旭东
关键词:LAS缺氧生物降解滇池
安徽太平湖水库饵料生物资源及其变化研究被引量:7
1996年
1992年11月至1993年8月,对太平湖水库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周年调查结果表明,该库的天然饵料资源比较丰富,与8年前的资料相比,各类饵料生物的生物量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饵料生物的年产鱼潜力合计约为125万kg。化学分析结果显示。
况琪军庄德辉刘保元李植生陈旭东
关键词:饵料生物群落演替水生生物
新型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村镇污水工艺参数优化被引量:10
2012年
在巢湖双桥河建立了中试规模的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系统经过一个月左右启动期后挂膜成功。通过考察不同湿干比条件下CODMn、TP、TN和NH3-N的去除效果,确定系统湿干比为1 d∶2 d,水力负荷周期为3 d。TP、TN和NH3-N在1.0 m/d的水力负荷条件下能够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特别是TN;而CODMn在1.3 m/d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综合考虑脱氮除磷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选取水力负荷为1.0 m/d可得到最佳的出水水质。综合4种污染物的去除特点,特别考虑到对TN去除的需要,同时兼顾工程成本,填料厚度确定为1.2~1.5 m之间为最佳。选取生物陶粒、钢渣、活性炭和天然沸石为渗滤介质,研究结果表明,从去除有机污染物和TP角度考虑,选取活性炭和钢渣可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钢渣对TP去除效果更佳;而活性炭具有其他4种填料不可替代的脱氮效果。以上工艺组合形式的确定将为巢湖流域CRI系统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朱文涛司马小峰余林鹏陈旭东方涛
关键词: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村镇污水参数优化
南极拉斯曼丘陵莫愁湖和团结湖水中有机物剖析被引量:2
1998年
本文给出了南极莫愁湖和团结湖水中有机物信息。在湖水中获得的121个化学组分中确定出93个有机化合物,其中包括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芳烃、多环芳烃、醇、醛、酮、酯、脂肪酸类及酞酸酯类等。其含量在0.027~4.79μg/L之间。湖水中检测出全球性有机物666、DDT和PCBs,浓度在0.012~0.356μg/L。
李植生陈旭东张银华梁小民王骥粱彦龄
关键词:拉斯曼丘陵有机物污染物
微囊藻毒素的色谱保留行为与荷电状态的关系被引量:3
2005年
研究了微囊藻毒素MCRR和MCLR两种变体的荷电状态和色谱保留行为随流动相pH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pH范围内,MCRR的保留系数K随pH值的增加而单调增加,MCLR的K值则先增加后减小。2种MC荷电为零组分的比例δ0 随pH值的变化也有同样的规律,说明MC的色谱保留行为与其荷电状态有密切关系。可以利用这一规律,通过MC的结构信息来预测其色谱保留行为,进而为优化色谱条件提供理论指导。
陈晓国肖邦定敖宏毅陈旭东徐小清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PH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地区与拉斯曼丘陵地区湖泊水化学比较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为了解南极淡水生态系统的水化学特征,完成了拉斯曼丘陵地区13个湖泊和菲尔德斯半岛10个湖泊以及雪样的调查分析。西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和东南极拉斯曼丘陵的气候条件不同,前者属于极地海洋性气候、气温不很低、湿润、风小、夏季较长;后者属于极地大陆性气候、气温低,冬天严寒、干燥、风大,夏季较短。因此,两地区的湖泊地貌、成因、发育、水生生物种群结构以及水化学状态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虽然水化学类型均比较单一,但矿化度却相差甚大。本文还对两区饮水水源进行了评价。
李植生王骥王洪铸梁小民冯伟松雷志洪陈旭东梁彦龄
关键词:菲尔德斯半岛拉斯曼丘陵
纳米材料对斑马鱼的氧化损伤及应激效应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以斑马鱼(Daniorerio)为受试动物,研究了纳米及常规TiO2、ZnO悬浮液对其鳃、消化道及肝脏的氧化损伤及应激效应,同时对纳米及常规TiO2、ZnO悬浮液中的颗粒形貌特征及·OH生成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虽然纳米TiO2、ZnO颗粒与其常规颗粒在溶液中的粒径分布接近,但50mg/L纳米TiO2、ZnO悬浮液中·OH产生量(96h光照下,分别为2.17mmol/L、0.72mmol/L)远远高于50mg/L常规颗粒(未检测到).50mg/L纳米TiO2处理下,斑马鱼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蛋白质羰基含量分别为对照的70.2%、65.4%、53%、178.1%;消化道中SOD活性及GSH、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49.6%、212.9%、217.2%;鳃中MDA含量为对照的160.9%.而50mg/L常规TiO2悬浮液对斑马鱼没有产生毒理效应.5mg/L纳米及常规ZnO对斑马鱼肝脏的氧化伤害最强,其中5mg/L纳米ZnO处理组中SOD、CAT活性及GSH、MDA含量分别为对照的62.9%、53.1%、45.2%、204.2%,5mg/L常规ZnO处理组中SOD、CAT活性及GSH、MDA含量分别为对照组48.3%、51.8%、34.6%、289.6%;虽然斑马鱼鳃及消化道也受到明显氧化应激效应(p<0.05),但并没有受到氧化损伤.研究表明,团聚作用对不同化学组成纳米颗粒的毒性影响程度不同;且不同化学组成纳米颗粒在生物体内可能通过不同机制产生了不同种类的ROS,从而对不同细胞组分产生的氧化损伤及应激效应是其重要的毒理机制.
熊道文方涛陈旭东司马小峰朱文涛
关键词:TIO2ZNO斑马鱼氧化应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