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荣

作品数:57 被引量:189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专项资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内镜
  • 11篇肿瘤
  • 9篇黏膜
  • 8篇黏膜下
  • 8篇膜下
  • 7篇胰腺
  • 7篇细胞
  • 6篇炎症
  • 6篇诊治
  • 5篇炎症性
  • 5篇炎症性肠病
  • 5篇诊治规范
  • 5篇胃癌
  • 5篇肠病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胰腺癌
  • 4篇直肠
  • 4篇食管
  • 4篇黏膜下剥离术

机构

  • 26篇南京医科大学
  • 21篇苏州市立医院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苏州市立医院...
  • 3篇苏州大学
  • 3篇苏州大学附属...
  • 3篇苏州市第四人...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常熟市第二人...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吴江市第二人...
  • 1篇太仓市第一人...
  • 1篇昆山市第二人...

作者

  • 56篇陈志荣
  • 15篇闵寒
  • 14篇陆忠凯
  • 10篇任伯良
  • 7篇包怀鸣
  • 6篇龚菲
  • 6篇李兆申
  • 6篇华娴
  • 6篇徐亚
  • 6篇徐亚
  • 5篇毛果伟
  • 5篇王皓
  • 4篇朱俊义
  • 4篇陆芹
  • 4篇郑家驹
  • 3篇金晶
  • 3篇屠振兴
  • 3篇龚燕芳
  • 3篇陆雪林
  • 2篇陈卫昌

传媒

  • 6篇苏州医学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中华消化杂志
  • 4篇南通大学学报...
  • 3篇中国血液流变...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3篇胰腺病学
  • 2篇胃肠病学
  • 2篇医学综述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双钳道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早期胃癌,用双钳道内镜进行黏膜切除术,总经分析其术后疗效,并发症。结果:36例病例中,10例(28%)分片切除,26例(72%)整片切除,30例(83%)成功行内镜黏膜完全切除术。病灶直径均<2Cm。术后有12例出现上腹部不适。出血3例,1例用钛夹、2例用APC止血。狭窄1例,采用球囊扩张。没有死亡病例。随访12月,在治愈组中,无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双钳道内镜EMR治疗早期胃癌安全实用。
华娴陈志荣任伯良
关键词:胃肿瘤黏膜切除术早期胃癌重度不典型增生
ShRNA靶向干扰EGFR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机制
2011年
目的:从细胞周期的角度探讨RNA干扰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影响的机制.方法:以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5为研究对象,构建EGFR-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载体,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转染细胞,G418筛选稳定细胞株以获得稳定的转染细胞模型,分为4组:转染shRNA-NC,转染shRNA-1组,转染shRNA-2组,转染shRNA-3组;应用半定量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细胞模型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应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正确构建了shRNA质粒表达载体,成功转染;转染shRNA-1、2、3组较转染shRNA-NC组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下降,以转染shRNA-1和2组的抑制效应好(40.2%±3.2%,52.8%±11.3%);转染shRNA-1、2两组较对照组增殖能力下降,G0/G1期细胞增多(63.69±2.75%,60.10±2.00%vs51.08±3.42%)、S期细胞减少(28.20%±2.42%,27.19%±1.95%vs36.1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NA干扰技术可以有效地抑制HCT-15细胞EGFR表达,并抑制了细胞增殖能力,这可能与诱导细胞出现G0/G1期阻滞有关.
闵寒陈志荣张舒羽周俊东胡群超孟星君吴锦昌
关键词:RNA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直肠癌
注水冲洗型活检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水冲洗型活检钳,包括活检钳本体和导管,在导管的端部固定有夹钳结构,活检钳本体包括中部支撑杆、顶部手柄和底部连接杆,中部支撑杆的侧部一体成型有水管接头,底部连接杆的顶端与中部支撑杆的底端卡扣连接,导管...
王皓闵寒陈志荣杨雪芳
文献传递
ERCP胆道支架治疗高龄良性梗阻性黄疸的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胆道支架置入治疗高龄良性梗阻性黄疸的价值。[方法]选取高龄(年龄75~99岁)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52例,排除ERCP禁忌证后放置胆道支架置入引流。观察住院期间患者症状缓解情况、黄疸指数恢复情况,术后胰腺炎、胆管炎、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2例患者均成功放置胆道支架引流后均好转出院。24~48h腹部症状基本缓解,术后1~2周黄疸指数基本恢复正常。术后2例(3.85%)出现轻度胰腺炎,对症治疗后好转。3例(5.77%)出现高淀粉酶血症未作特殊处理。术后3例(5.77%)出现基础合并症加重,其中1例出现心房颤动再发,2例出现COPD加重。术后住院期间无胆管炎发作,术后随访3个月中有3例(5.77%)出现胆管炎再发,给以抗感染治疗后好转。[结论]ERCP胆道支架治疗高龄良性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陆忠凯陈志荣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胆道支架高龄
肿瘤标志物mesothelin在胰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08年
研究胰腺癌组织mesothelin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肿瘤指标的关系。收集43例手术切除的胰腺癌及39例癌旁胰腺组织石蜡标本,利用EnV ision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癌组织和癌旁胰腺组织mesothelin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43例胰腺癌组织中mesothelin阳性表达32例(74.4%),39例癌旁胰腺组织中无阳性表达病例;mesothelin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05),与肿瘤的大小、淋巴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结论:mesothelin在胰腺癌组织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检测其表达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并可作为判断胰腺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陈志荣包怀鸣徐天放张春宝
关键词:胰腺肿瘤MESOTHELIN
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治规范被引量:1
2009年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门静脉压力超过正常,导致门静脉与体循环静脉系统之间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从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临床常见有食管一胃底静脉曲张、脾肿大和腹水。正常门静脉压力13~24cmH2O,当超过正常值6-10mmHg称为门静脉高压。
陈志荣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诊治规范门静脉压力胃底静脉曲张静脉系统体循环
RAD18基因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6年
人类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进程,从过去单一的物理致癌、化学致癌、病毒致癌、突变致癌系统上升到多步骤、多因素综合致癌理论,其中癌基因、抑癌基因、DNA损伤修复基因的活性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RAD18是一种DNA损伤激活的E3泛素连接酶,在肿瘤细胞的DNA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RAD18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水平升高明显,在放化疗产生抵抗的肿瘤细胞中表达进一步升高,提示RAD18与肿瘤的发生相关,并可作为克服耐药性的一个潜在靶点。
杨建龙陈志荣
关键词:肿瘤耐药性
血清IL-6、IL-8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包怀鸣陈志荣
关键词:胃癌白细胞介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荜茇酰胺通过STAT3介导表观遗传调控下调胃癌细胞TERT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背景:荜茇酰胺(PL)是提取自中药荜茇的一种生物碱类化合物,许多研究表明,PL在体内、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目的:探讨PL对胃癌细胞TERT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PL、AG490处理胃癌细胞,CCK-8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胃癌细胞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ERT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ERT、STAT3、p-STAT3、DNMT1蛋白表达,TRAP-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TERT基因启动子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L组胃癌细胞活性明显下降,集落形成能力明显降低,TERT mRNA和蛋白表达、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p-STAT3和DNMT1蛋白表达下降。AG490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活性以及p-STAT3、DNMT1、TERT蛋白表达。结论:PL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STAT3介导的表观遗传调控TERT表达,有望成为治疗胃癌新的靶点药物。
段超勤闵寒邹晓平陈志荣
关键词:表观遗传调控端粒酶逆转录酶STAT3转录因子
白细胞介素-23R Arg381Gln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
2010年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以机体肠道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遗传因素与IBD的起病密切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IL-23R基因中有一个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rs11209026,c.1142G〉A,p.Arg381Gln可能与IBD有关,但国际上不同的研究结果使IL-23RSNP与IBD的相关性产生了分歧。
陆忠凯陈志荣郑家驹施瑞华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基因多态性白细胞介素自身免疫性疾病IBD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