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侵入岩
  • 2篇印支期
  • 2篇中生代
  • 2篇碱性侵入岩
  • 2篇成矿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地幔
  • 1篇都尔
  • 1篇岩基
  • 1篇岩浆
  • 1篇岩浆活动
  • 1篇岩浆岩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地球
  • 1篇岩石地球化学
  • 1篇岩石地球化学...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陈廷礼
  • 3篇任康绪
  • 3篇牟保磊
  • 3篇许保良
  • 3篇阎国翰
  • 2篇童英
  • 2篇邵宏翔
  • 2篇谭林坤
  • 2篇冯钟燕
  • 2篇杨斌
  • 1篇常兆山
  • 1篇陈南
  • 1篇储著银
  • 1篇裘冀
  • 1篇赵永超
  • 1篇蔡剑辉
  • 1篇王晨波

传媒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5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河北涞源岩基中的超镁铁质岩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以窑沟橄榄辉石角闪石岩岩体为代表 ,研究了涞源岩基中超镁铁质岩石。超镁铁质岩石是涞源岩基最早的一次独立岩浆活动形成的 ,角闪石岩岩浆来源于上地幔 ,沿深大断裂上升侵位。角闪石岩与之后的第二阶段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斑状花岗岩—白岗岩有很大差别。涞源岩基在晚三叠纪就开始形成 ,岩浆活动持续时间在 12 0Ma以上。
常兆山冯钟燕陈廷礼
关键词:超镁铁质岩角闪岩
阴山地区印支期碱性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正>阴山地区印支期碱性侵入岩体分布于阴山的南麓和北麓,构成两条近东西走向的碱性岩带,它们是燕辽印支期碱性岩带向西的延伸.阴山北麓碱性岩带:自东向西,由察哈尔右后旗古城碱性正长岩体,察哈尔右中旗义发泉正长岩体及位于四子王...
阎国翰谭林坤许保良牟保磊邵宏翔陈廷礼任康绪杨斌
文献传递
阴山地区印支期碱性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41
2001年
通过系统的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 ,确立了阴山地区印支期碱性岩在空间上分为南北两条近东西走向的岩带。南带以霓辉正长岩为主 ,北带以碱性正长岩为主。南北两带岩体均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 ,而Cr、Ni等相容元素含量很低。结合Nd、Sr、Pb同位素特征 ,认为该地区印支期碱性岩源自富集地幔 。
阎国翰谭林坤许保良牟保磊邵宏翔陈廷礼童英任康绪杨斌
关键词:印支期碱性岩富集地幔锶同位素钕同位素
芬兰晕彩斜长石晕彩成因探讨——包裹体及其与晕彩的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对芬兰斜长岩中斜长石的宏观和微观观测显示,无晕彩的斜长石包裹体不发育,有晕彩的斜长石发育定向排列的针状包裹体。依据斜长石中包裹体的发育程度,可将包裹体分为两类:密集型包裹体(35~50条/mm)和稀疏型包裹体(25~35条/mm)。发育密集型包裹体的斜长石的晕彩以蓝色为主,发育稀疏型包裹体的斜长石的晕彩以红色或橙红色为主。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和激光拉曼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晕彩斜长石中的所有包裹体在成分上一致,均为磁铁矿,有晕彩的斜长石和无晕彩的斜长石的成分也一致。这表明该斜长岩中的斜长石是否具有晕彩与斜长石的成分、包裹体的成分及斜长石的双晶发育程度无关,而与包裹体的发育程度有关。斜长石和其中定向排列的磁铁矿针状包裹体类似于光学中的光栅效应,斜长石中晕彩的出现可能是光栅衍射和干涉造成的。
王晨波陈廷礼陈南
关键词:包裹体衍射光栅
阿拉善断块富碱侵入岩Rb-S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5
2005年
采用Rb-Sr法对阿拉善断块有代表性的苏亥图、温都尔浩富碱侵入岩体的年龄进行了测定 ,分别获得 (2 5 0± 18)Ma和 (2 13. 0± 9. 8)Ma的年龄值 ,提供了属于印支期的年代学证据 ,认为阿拉善断块北缘富碱侵入岩和华北断块北缘燕辽—阴山印支期富碱性侵入岩带应该划归同一印支期富碱性侵入岩带。推断阿拉善断块和华北断块在晚古生代—印支期可能处于同一地球动力学体系内 ,而塔里木断块可能处于另一地球动力学体系。
任康绪阎国翰牟保磊许保良童英陈廷礼蔡剑辉张仁祜储著银裘冀
关键词:RB-SR年龄富碱侵入岩
山东莱芜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作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测试手段,利用岩石学、岩石化学、矿物学、矿床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对莱芜地区中生代的岩浆岩和矽卡岩铁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中生代...
陈廷礼
关键词:岩浆岩部分熔融矽卡岩铁矿
太行山北段中生代成矿时间演化被引量:7
1999年
晚期岩浆和水热成矿作用一直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对岩浆和水热两类作用之间的过渡成矿作用(上界是岩浆水相的出现,下界是岩浆的水饱和固相线)更是当前研究工作的前缘。富水挥发物相的演化和分离是其中心问题。从实验岩石学方面探索,从总结地区和矿床成矿时间演化角度归纳分析,都是积累资料深化认识的基本方法。太行山北段中生代岩浆活动频繁,成矿作用强烈,岩体和岩石种类、矿点和矿化类型都很多。这一地区成矿顺序和矿床形成阶段有明显的规律性,反映了深处岩浆挥发物相演化和分离的特点。文章在介绍有关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地质情况的基础上,讨论了成矿时间演化的特点和原因。
冯钟燕陈廷礼赵永超
关键词:太行山北段中生代成矿演化成矿时间矿床成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