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娜
- 作品数:15 被引量:296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利福平对替加环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 目的:探讨利福平对替加环素的体内药动学参数有无显著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替加环素单药组,乙组为利福平诱导组.甲组在第3天尾静脉注射替加环素4.5mg/kg,一次;乙组在第1-3天,每天给予利福平100m...
- 陈娜
- 运用品管圈(QCC)管理方法降低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
- 李菌胡云珍董曦浩徐强陈娜孔丽敏李璐阳平陈海勇汤灵玲杨凯孔海深王临润卢晓阳
- 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工作流程介绍
- <正>~~
- 陈娜
- 文献传递
- 医院药学部门开展个体化药学服务的情况分析与展望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调研近3年来个体化药学服务在医院药学部门的开展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重点专科评审的89家医院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被调查医院2010-2012年期间个体化药学服务开展的品种、服务次数等指标的比较分析与评。结果与结论:近3年来,我国的个体化药学服务中治疗药物监测(TDM)项目平稳增长,基因检测项目发展迅速。虽然已有医院提供了根据基因型预处方,再结合TDM或其他监测指标进行调整的的个体化医疗服务,但对其可能造成药物代谢个体化差异的内外环境等因素还未给予足够的考虑,致使最终治疗效果仍不满意。
- 陈娜张幸国龚艳容孔丽敏
- 关键词:治疗药物监测药物基因组学个体化用药
- 实践《用药交待规范》提升药学服务满意度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宣贯《用药交待规范》,运用多种举措优化药学服务,提升医院门诊药房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开展基于三维多级工作模式的用药交待服务,随机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共400例门诊药房取药患者,以现场问卷及电话回访等方式收集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情况,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总结项目成效和改善价值。结果用药交待新模式实施前后共取得患者有效反馈记录196份和197份,实施用药交待服务后,“药师专业水平”(78.06%至90.36%)、“用药交待形式”(77.55%至88.83%)、“服务礼仪”(78.57%至87.82%)等指标的患者满意度均有显著提升。结论开展层次化、标准化、多元化的用药交待服务,有利于提升门诊药房患者满意度。
- 杨希徐飞龙徐诗葳郭艳阳陈娜饶跃峰
- 关键词:用药交待药学服务患者满意度门诊药房
-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版)被引量:225
- 2019年
- 呼吸系统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给社会和国民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同时还伴随着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雾化吸入疗法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因其临床应用优势被国内外广泛使用。在我国,很多基层医院,甚至大型综合医院由于医务人员对雾化吸入疗法及其药物应用认识不足,临床应用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在这种形式下加强雾化吸入药物的规范管理与合理使用尤为重要!
- 杜光赵杰卜书红陈娜陈瑞玲陈万生陈孝陈泳伍戴智勇冯瑾高杰高申葛卫红郭瑞臣菅凌燕姜玲李峰李佳李玉萍刘皋林卢晓阳吕迁州闵光宁缪丽燕沈承武隋忠国童荣生王春革王卓武新安徐珽叶晓芬尹桃游一中张健张玮张文婷张晓坚赵志刚朱立勤邹东娜
- 关键词:雾化吸入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
- 临床药师参与1例人工肝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的临床实践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人工肝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的临床治疗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在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指南、专家共识、文献资料,分析人工肝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参与制定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结果临床医师与药师共同制定华法林抗凝治疗方案,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用药教育,用药过程未収生不良反应,患者熟练掌握华法林治疗注意事项,依从性良好。结论临床药师协助临床医师制定个体化的抗凝治疗方案,做好药学监护、用药教育,保障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
- 周婧茹仁萍陈娜
- 关键词:人工肝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
- 山豆根生物碱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现状
- 2014年
- 目的:对山豆根的生物碱成分,保肝作用及其不良反应研究现状做一概述。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山豆根含丰富的喹诺里西啶(quinolizidine)类生物碱,主要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其保肝作用的主要成分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为其所含的金雀花碱等菸碱样毒性有关,也可能为用量有关。结论山豆根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但同时对其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 陈娜
- 关键词:山豆根化学成分保肝
- 替加环素的群体药动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替加环素是首个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物,具有超广谱的抗菌活性。近年来,替加环素的群体药动学研究不断被报道,本文旨在全面总结替加环素的群体药动学模型特征,为替加环素的个体化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通过系统性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收集从建库到2020年5月发表的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结果本文共纳入6项研究,包含了健康志愿者、皮肤软组织感染、腹腔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性休克等各类男性和女性人群,覆盖年龄18~92岁,替加环素剂量为12.5~300 mg,给药时间为0.5~4 h。所有研究中均使用一级线性消除,二室模型。最常见的协变量是体重或与体重相关的变量,及肌酐清除率,其次还包括性别、剂量和胆红素。没有研究使用外部验证对模型进行评估。结论尽管这些研究都包含了几个协变量,但药动学参数间仍存在较大的变异,新的或潜在的协变量需进一步进行研究。未来可以通过在一个设计良好的群体药动学模型中加入其他的潜在变量,如遗传多态性、代谢因素和伴随的药物进行改进。此外,后续研究也可对已经发表的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比较不同模型间的预测性能。
- 陈娜陈书斌蒋鹏徐琼徐琼
- 关键词:替加环素群体药动学协变量
- 血清M30水平与丙型肝炎引起的并发症相关研究
- 2013年
- 目的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血清中的M30水平与肝脏继发性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0例未经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检测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M30水平并对丙型肝炎患者肝脏活检标本进行:METAVIR纤维化分级、组织活动指数(Histology Aotivity Index,HAI)炎症评分和脂肪变性分级。结果丙型肝炎患者血清M30水平(298±70.8)U/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35±33.8)U/L,(P<0.01);在丙型肝炎患者中M30水平和肝纤维化有关,M30水平随着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加深而升高,F2(348±50.9)U/L,F3(385±3l.2)U/L,F4(368±40.1)U/L显著高于F0(235±26.1)U/L和FI(252±60.3)U/L(P<0.05);M30水平和肝脂肪变性有关,随着脂肪变性评级的上升,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M30水平也上升,2级(368±31.2)U/L,3级(387±20.4)U/L显著高于0级(226±46.9)U/L和1级(279±80.4)U/L(P<0.05);丙型肝炎患者M30水平和HAI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30水平能提示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和脂肪化的程度。
- 龚艳容陈娜张幸国
- 关键词:丙型肝炎肝纤维化M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