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姬 作品数:6 被引量:39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系统化健康教育。结果:入组6个月后两组患者在自我综合管理能力、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代谢指标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的患者实施综合、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程度,有效地控制各项代谢指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刘根凤 陈姬 徐萍 王冬云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糖尿病 健康教育 介绍一种病室床号的改良方法 2009年 目前医院病房所用的床号标识大多依次固定于病床上方的墙面。例如精神科、产科等特殊的病区,往往会依据病人的病情演变及产妇的生产前后而安排不同的病床,这时就需要病人迁床。而当病人迁床时往往需要改动其全部病例资料中的“床号”信息,这样极易造成混淆,甚至核对错误。如单在原先床号表面覆盖,则大大影响病室的美观与整洁。 陈姬关键词:床号 病室 医院病房 病情演变 病例资料 精神科 健康管理随访对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管理随访干预对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对136例经精神科门诊规范治疗后稳定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8例)及对照组(6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门诊随访;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管理随访干预。两组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分别于入组时、24周、52周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服药依从性量表(MARS)、疾病复发的评定,并分析影响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在24周、52周MARS量表评分为(8.98±1.80)分,(7.02±1.9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2周时研究组复发率为22.05%,对照组复发率为51.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服药依从性与健康教育、服药次数、自知力、BPRS量表分值等因素有相关性。结论通过对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管理随访,能够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陈姬 韦娟娟 张毅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健康管理 服药依从性 有氧运动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干预对住院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抑郁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合并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跳绳、慢跑等有氧运动8N,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护士用住院精神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通过抗抑郁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及有氧运动,两组在第8周末HAMD、SDS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但研究组更明显(P〈0.01)。在NOSIE.30评分中两组的总积极因素,病情总估计均较干预前增高,总消极因素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更明显(P〈0.01)。结论有氧运动能显著改善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社会功能。 诸凤芳 顾爱芳 李枫 陈姬关键词:抑郁症 有氧运动 抑郁情绪 社会功能 互助式定时开放管理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互助式定时开放管理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2008年1—6月,我们对住院精神病患者采用互助式定时开放管理,试验组依据病情选择"照顾者"和"被照顾者",实行两者互助,以小组形式自由进出病房,按个体需求完成各项活动;对照组在工作人员看护下进行户外开放。并在3个月和6个月应用自我接纳问卷(self acceptance questionnaitr,SAQ)、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scale of sacial function in psychosis in patients,SSPI)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PANSS)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在开放活动中未发生患者出走事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照顾者"与"被照顾者"均显示症状、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和自我接纳有所改善。结论实施互助式定时开放管理,将转化精神科"随手关门"的封闭式管理理念,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孙克莎 董萍 徐萍 李枫 陈姬关键词:精神病患者 护理管理 心理互助式健康教育对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心理互助式健康教育改善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将122例经门诊治疗后稳定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干预组接受心理互助式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健康随访,共持续52周。两组患者分别在干预前、后给予可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量表(RBAN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在RBANS总分及即刻记忆、语言功能、注意因子分差值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WCST测验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差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BANS各因子均与PANSS阴性症状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而RBANS除视觉广度以外的各因子与PANSS阳性症状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与认知功能损害有相关性,心理互助式健康教育可以改善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陈姬 张毅 韦娟娟 张建新 奚雪春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