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
- 作品数:56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更多>>
- 不等厚激光拼焊板咬边缺陷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不等厚激光拼焊板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制造,实现了按照强度需求合理分配钢板厚度,在不降低强度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了汽车的轻量化和节能减排。咬边缺陷是不等厚激光拼焊板的常见缺陷之一,严重影响其冲压时的抗拉强度。基于激光拼焊的工艺特点,对咬边缺陷的成因和解决办法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偏移量、线能量、错配及精剪误差与咬边的关系,并对薄板发生咬边的最小熔宽进行了实验研究。该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激光拼焊工艺参数提供理论支持。
- 陈东景宽宋华王宇
- 关键词:激光拼焊咬边线能量
- 一种钢卷自动拆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卷自动拆捆装置。包括机械臂与拆捆机头,机械臂安装在拆捆工位的地基上,拆捆机头固接在机械臂上;拆捆机头包括支架、缓冲机构、剪切机构、触发式测距机构、激光位移传感器与夹持机构,缓...
- 陈东程万胜夏慧超武广涛李江范志豪解学科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薄壁柱壳振动试验的通用组合式夹具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试验夹具,特别是一种用于薄壁柱壳振动试验的通用组合式夹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性强,重量轻,不影响振动台性能的用于薄壁柱壳振动试验的通用组合式夹具。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和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
- 杨建张月陈东宋华高明昕汪洋廉法博
- 单驱动多点啮合齿轮齿条传动轮齿干涉问题研究
- 2024年
- 齿轮齿条机构的承载能力受齿面接触强度制约,为提高其承载能力采用多对齿轮与单根齿条啮合,为简化传动系统结构,提出了单驱动多点啮合齿轮齿条传动机构,该机构具有承载能力强、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等特点。但该机构存在轮齿干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进行了轮齿干涉量研究,并基于轮齿变位可改变中心距的特性,采用变位系数补偿法解决轮齿干涉问题。对变位后的齿轮齿条机构进行了轮齿受力分析,结果表明,轮齿无干涉,且受力均匀。轮齿干涉问题的解决,极大地提高了齿轮齿条传动的承载能力,使得齿轮齿条传动可以用于重载工况。
- 王宇佳陈东吴佳林武广涛宋华
- 关键词:齿轮变位有限元仿真
- 一种用于在线检测钢卷位置的装置及检测方法
- 一种用于在线检测钢卷位置的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底部框架、接触式测距机构,接触式测距机构共为3组,平行等距的安装在底部框架上,所述接触式测距机构包括驱动气缸、导杆组件、微动触头、位移传感器,所述微动触头连接在导杆组件的端部...
- 陈东高彦凯张立民梁守国程万胜王涛夏慧超陈晓昱郭松武广涛王松李江
- 一种钢质线材表面清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质线材表面清理装置,保证钢质线材的表面质量。该清理装置包括:方箱、驱动电机、同步带I、同步带Ⅱ、旋转清理辊和排渣口,所述方箱垂直放置,方箱的底部开有排渣口,清理辊两个为一组,共四组,彼此相互垂直安装...
- 马驰陈东
- 文献传递
- 一种输送辊轴头安装焊接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输送辊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送辊轴头安装焊接装置及方法。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上料单元、轴头安装单元、轴头焊接单元与存料单元;所述轴头安装单元包括辊身定位架、加热压紧车、轨道、定位机械臂与定位装置,轨道为...
- 陈东李江夏慧超解学科武广涛范志豪李永辉
- 篦齿对悬臂薄壁圆柱壳模态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采用传递矩阵方法研究外壁带有周向篦齿(即密封齿)薄壁圆柱壳的模态振动特性。在悬臂边界条件下,首先基于Love壳体理论建立带篦齿薄壁圆柱壳的动力学方程,通过传递矩阵法和高精度的精细积分法对其模态特性进行分析,求得各阶模态对应的固有频率和三维模态振型,并通过有限元法对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最后讨论篦齿布置形式、篦齿高度和篦齿道数对悬臂薄壁圆柱壳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传递矩阵法适合于求解带篦齿悬臂薄壁圆柱壳的模态振动特性,篦齿结构的布置形式、高度和道数均对薄壁圆柱壳构件的振动特性有较大影响。
- 王宇韩清鹏李昌陈东
- 关键词:振动与波固有频率
- 一种用于深孔装药的炮孔位姿识别方法及炮孔对接装置
- 一种用于深孔装药的炮孔位姿识别方法,利用机器人自动送药,采用深度摄像头与激光测距组合,准确识别深度炮孔中心位置及轴线方向。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自动识别深孔爆破的炮孔位姿并设计了将装药管准确对接到...
- 陈东杜云飞程万胜穆金涛石玉强郭松高延凯
- 文献传递
- 基于工程化模式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被引量:1
- 2018年
- 针对目前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在选题方式、设计形式、设计方法上进行工程化教学改革。教师应基于科研和教学实践,实现课题来源的工程化、多元化,改变课题单一的问题;基于多元化的课题,建立完善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素材库;基于科研工作流程,实现课程设计过程的工程化。另外,设计要突出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并鼓励应用现代工程设计手段,实现课程设计和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以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 陈东王锐昌刘春丽唐萍李媛
- 关键词:工程教育模式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