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群
- 作品数:30 被引量:158H指数:8
- 供职机构: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合肥市2012年境外输入性疟疾调查分析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了解合肥市2012年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探讨境外输入性疟疾防控策略。方法收集整理合肥市2012年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相关资料,对疟疾流行病学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合肥市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41例,年发病率为0.55/10万。发病数占首位的是肥东县,占全市的65.9%;发病人群以青、中、壮年为主,均为男性境外劳务派遣人员,首位的劳务派遣国是非洲国家安哥拉。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的就诊及时性与有无既往史有关。不同级别医院确诊疟疾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76,P=0.000)。结论随着境外输入性疟疾发生,合肥市疟疾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 王波陆群仰凤桃
-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防控措施
- 合肥市输入性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K76T位点突变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合肥市输入性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K76T位点的突变情况。方法采集2010年从非洲疟疾高流行区,务工回国输入性恶性疟病人血样11份,采用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序列特异引物,以滤纸血片中的恶性疟原虫DNA为模板,进行巢氏PCR扩增基因,扩增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鉴定。结果收集到11例滤纸血样,成功扩增6例,其中2例被酶切,为Pfcrt等位基因野生型;4例未被酶切,为Pfcrt等位基因突变型。结论合肥市输入性恶性疟中Pfcrt等位基因发生突变,应该加强输入性恶性疟的药物抗性监测。
- 陆群武松王波仰凤桃
- 关键词:输入性恶性疟多态性
- 安徽省部分城市夏季蝇类调查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了解安徽省蝇类的分布特点及生态习性,更好地控制蝇类的孳生与繁殖,为蝇类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进行蝇类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诱捕成蝇1 999只,分属4科12属15种。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市蝇和棕尾别麻蝇为宿州市、合肥市和马鞍山市2009年夏季优势蝇种或常见蝇种。三城市的蝇类种群结构有较大差异;不同的生境下蝇种群构成不同。结论研究区域各种蝇种群大小与孳生环境和孳生物的数量有关外,还与气候条件和地理区划有很大关系,因此在灭蝇工作中采取因地制宜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蝇类。
- 侯银续杨广岚魏永于修贵吴丽琴张家林张跃玉陆群苏宝王晓敏吴明生
- 关键词:蝇类调查种群结构
- 2005~2007年合肥市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被引量:4
- 2009年
- 陆群仰凤桃孔云明
- 关键词:疟疾流行病学
- 海带对孕妇补碘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了解孕妇补碘现状,探讨食用海带对孕妇的补碘效果,为指导孕妇科学补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344名孕妇,调查基本情况和补碘情况;再选取调查前1周内未食用富碘食品孕妇,要求不改变日常家庭食用盐的前提下1次食用海带,统计食用海带量,检测所食用海带碘含量和孕妇食用海带前1 d晨尿和食用海带后1 W内每日晨尿尿碘,观察尿碘水平变化。结果共调查344名孕妇,除吃碘盐外184名孕妇调查前1周内补过碘,160名孕妇调查前1周内未补过碘,补碘措施均为食用海产品,补碘周期均为随机性。104名孕妇纳入补碘干预研究,每人平均食用海带量为(42.39±13.28)g,所食用海带平均碘含量为(1.09±0.78)mg/g,食用海带前1日尿碘含量与食用海带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尿碘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_(1)=-4.639,Z_(2)=-3.361,Z_(3)=-2.500,P值均<0.05),食用海带后第1天尿碘水平升至最高,然后逐渐降低,第4天恢复至食用前水平。结论碘营养不足的孕妇除坚持食用合格碘盐外,每周食用1次海带,基本能够保障碘营养水平。
- 仰凤桃李卫东虞晨武松陆群徐署东沈晓红
- 关键词:孕妇碘营养补碘
- 合肥市2008-2009年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特征分析
- 目的分析2008-2009年合肥市境外输入性疟疾发病情况,了解合肥市近两年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09年合肥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使用Epi Info...
- 陆群
- 关键词:疟疾输入性
- 文献传递
- 合肥市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现状调查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合肥市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现状,为提高医院内镜消毒质量,保障诊疗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知识测试和现场抽样检测等方法调查。结果按省、市、县三级共抽取28家医疗机构,总合格率为95.3%,其中消毒内镜合格率83.8%,灭菌内镜合格率100.0%,内镜附件、注水瓶水及消毒液合格率均为100%。市、区级医院总合格率均为100%。结论合肥市各级医疗机构内镜的消毒管理总体情况良好。
- 仰凤桃陆群孔云明
- 关键词:内镜消毒灭菌
- 2007年合肥市生活饮用水水氟含量现况调查被引量:2
- 2008年
- 仰凤桃陆群许友帮顾卫华李家涛
- 关键词:地方病氟化物中毒改水
- 合肥市媒介伊蚊及登革热风险监测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掌握伊蚊的生境分布特征、密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合肥市登革热防控及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2019年在合肥的不同生境及场所,采用布雷图指数法监测伊蚊幼虫密度,采用叮咬指数法监测成蚊密度,采用RT-PCR法监测带毒率。结果合肥地区分布的伊蚊主要为白纹伊蚊,叮咬指数为1.04只/(人·h),布雷图指数为7.55,容器指数为9.15%,房屋指数为7.36%。平均气温与叮咬指数成显著负相关关系(R=-0.950,P<0.05),布雷图指数与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雾天数和平均湿度均呈正相关关系(R_(雾天数)=0.915,R_(最低气温)=0.898,R_(平均湿度)=0.913,R_(平均气温)=0.853,P<0.05)。在各类孳生容器中,废旧轮胎、明渠水池、树洞石穴和闲置容器等伊蚊阳性率较高,依次为16.04%、13.11%、12.50%、11.31%。结论合肥市的不同生境、孳生地类型和月份伊蚊密度存在差异。每年5—9月伊蚊密度较高,具有登革热传播风险。
- 侯银续陆群张燕婕仰凤桃沈晓红黄发源
- 关键词:登革热布雷图指数
- 新碘盐政策对合肥市学龄儿童碘营养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对7年监测工作进行评估,分析新碘盐政策调整对合肥市学龄儿童碘营养的影响,为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安徽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对合肥市原7县(区)学龄儿童进行甲状腺触诊和尿碘水平检测,并对辖区居民户食用盐进行盐碘含量检测。结果 2008-2014年合肥市原7县(区)居民户食用盐碘中位数为26.8 mg/kg,学龄儿童总甲状腺肿大率为0.76%,尿碘中位数为292μg/L。新碘盐政策调整前后,居民户盐碘水平分别为28.4 mg/kg和24.1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064,P〈0.001);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0.84%和0.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6,P=0.266);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334.00μg/L和250.60μg/L,儿童尿碘值和尿碘频数分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安徽省新碘盐政策实施后,学龄儿童尿碘水平均有所下降且尿碘逐步趋向适宜水平,应继续贯彻落实新碘盐政策。
- 仰凤桃陆群王波
- 关键词:碘儿童流行病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