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晓娟

作品数:9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图像
  • 4篇图像质量
  • 3篇噪声强度
  • 2篇信号
  • 2篇神经元模型
  • 2篇维数
  • 2篇级联
  • 2篇二维信号
  • 2篇二值图
  • 2篇二值图像
  • 2篇房角
  • 2篇分辨率
  • 2篇分形
  • 2篇分形维数
  • 2篇高分辨率
  • 2篇OCT
  • 2篇并联
  • 2篇并联系统
  • 1篇低分辨率
  • 1篇断层扫描

机构

  • 9篇杭州电子科技...

作者

  • 9篇陆晓娟
  • 8篇范影乐
  • 8篇武薇
  • 5篇王梦蕾
  • 3篇陈金龙
  • 2篇罗佳骏

传媒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OCT影像的眼前房角开放程度多特征分类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影像中对眼前房角开放程度采用多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对眼前房角的OCT图像进行分割处理,从分割图像中获取角膜后边缘与...
武薇王梦蕾陆晓娟范影乐
文献传递
面向青光眼计算机辅助诊断的眼部OCT图像质量评价研究
青光眼是全球三大致盲性眼病之一,其对人眼一旦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时,将最终导致失明。虽然此类眼病引起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但如果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大部分患者仍可终生维持视觉功能。因此,青光眼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
陆晓娟
关键词:图像质量评价人眼视觉系统分形维数青光眼计算机辅助诊断
文献传递
基于改进分形维数的图像质量评价研究
图像质量评价对于图像编码算法的有效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分形维数特征改变了传统方法对于图像梯度以及噪声分布等数学描述差异上的关注,从局部与整体信息的结构性角度来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但是分形维数计算严重依赖于图像颜色空间上的局...
陆晓娟武薇范影乐
阵列级联FHN模型随机共振机制的二值图像增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阵列级联FHN模型随机共振机制的二值图像增强方法。本发明首先对含噪二值图像进行多方向的Hilbert扫描,将其降维为多路一维信号序列;将映射后的二值序列分别输入阵列并联FHN神经元模型,调节内噪声强度,使得...
范影乐陈金龙武薇陆晓娟罗佳骏王梦蕾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逐层分级的OCT图像质量快速评价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逐层分级的OCT图像质量快速评价方法。本发明从高层分解开始,逐层对OCT图像进行高斯金字塔分解,获得不同分辨率的分解子图像。较低质量的OCT图像在低分辨率下即可完成评价,而较高质量的OCT图像可逐层进入...
范影乐陆晓娟武薇
一种OCT影像质量客观无参考型评价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OCT影像质量客观无参考型评价方法。本发明将人眼视觉系统的视觉感知特性与客观评价的统计模型相结合,以实现对OCT影像质量的客观评价。首先利用HVS感知特性中的掩盖效应,将基于梯度的亮度掩盖和空间复杂度掩盖模...
武薇陈金龙陆晓娟王梦蕾范影乐
文献传递
基于Schwalbe线的眼前房角参数自动测量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chwalbe线的眼前房角参数自动测量方法。本发明首先对图像进行增强与分割操作;根据房角图像特性分别检测角膜前边缘,并对图像进行折射校正、进而检测角膜后边缘和后弹力膜前边缘,以及虹膜前边缘;利用角膜后...
武薇陆晓娟王梦蕾范影乐
文献传递
阵列级联FHN模型随机共振机制的二值图像增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阵列级联FHN模型随机共振机制的二值图像增强方法。本发明首先对含噪二值图像进行多方向的Hilbert扫描,将其降维为多路一维信号序列;将映射后的二值序列分别输入阵列并联FHN神经元模型,调节内噪声强度,使得...
范影乐陈金龙武薇陆晓娟罗佳骏王梦蕾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逐层分级的OCT图像质量快速评价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逐层分级的OCT图像质量快速评价方法。本发明从高层分解开始,逐层对OCT图像进行高斯金字塔分解,获得不同分辨率的分解子图像。较低质量的OCT图像在低分辨率下即可完成评价,而较高质量的OCT图像可逐层进入...
范影乐陆晓娟武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