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斌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多导睡眠图
  • 2篇睡眠
  • 2篇良恶性
  • 2篇结节
  • 2篇扩散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结节
  • 2篇恶性
  • 1篇心病
  • 1篇心绞痛
  • 1篇性别
  • 1篇眼球运动
  • 1篇睡眠时间
  • 1篇睡眠效率
  • 1篇体质指数
  • 1篇痛觉
  • 1篇痛觉调控

机构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安定医...

作者

  • 6篇闫斌
  • 3篇张明
  • 2篇马现仓
  • 2篇麻少辉
  • 2篇王渊
  • 1篇毛翠萍
  • 1篇强华
  • 1篇刘红娟
  • 1篇白玲
  • 1篇赵婷婷
  • 1篇金晨望
  • 1篇田刚
  • 1篇王崴
  • 1篇王微微
  • 1篇范妤欣
  • 1篇闵志刚
  • 1篇李洁
  • 1篇杨建
  • 1篇李敏

传媒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颈围与稳定性冠心病的相关性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颈围与稳定性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脉造影检查的16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性冠心病患者756例,非冠心病组患者882例。测量颈围等体脂指标,记录临床资料、生化检查结果。按性别分别比较男性和女性颈围四分位组与稳定性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与男性非冠心病组相比,男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颈围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稳定性冠心病颈围与女性非冠心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随着颈围的增大,稳定性冠心病的发病风险逐渐增加;经过混杂因素校正后,以颈围最低四分位组Q1作为参照,颈围的Q2(OR=1.870,95%CI:1.200~2.915,P=0.006)、Q3(OR=1.978,95%CI:1.246~3.140,P=0.004)和Q4(OR=2.299,95%CI:1.439~3.674,P<0.001)是稳定性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女性中,不同颈围与稳定性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之间未发现显著性差异。结论男性随着颈围的增大,稳定性冠心病发病风险逐渐增加,颈围在41.50 cm以上男性人群的稳定性冠心病发病风险最高。女性随着颈围的增大,稳定性冠心病发病风险并未相应增加。
余航闫斌强华白玲田刚
关键词:颈围稳定性冠心病性别
ADC值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MR DWI的ADC值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40个病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术前均接受常规MR、脂肪抑制增强扫描明确病变实性部分;单次激发自旋平面回波成像(SS SE-EPI)DWI扫描(b值取0、500 s/mm2),测量实性部分的平均ADC值。依据病理结果将结节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比较其ADC值差异,绘制ROC曲线,确定诊断阈值,评价筛检效能。结果 40个结节中,甲状腺恶性结节15个,平均ADC值为(1.22±0.27)×10-3mm2/s,95%可信区间(1.07~1.37)×10-3mm2/s;良性结节25个,平均ADC值为(2.20±0.40)×10-3mm2/s,95%可信区间(2.04~2.37)×10-3mm2/s。恶性组平均ADC值显著低于良性组(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8、诊断阈值1.49×10-3mm2/s时,诊断敏感度为86.70%,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95.00%。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ADC值显著不同,MR DWI可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闫斌刘红娟王春宝李敏闵志刚麻少辉范妤欣张明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疾病扩散磁共振成像
b值的选择对DWI定量测量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评价不同扩散敏感因子(b值)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对甲状腺结节定量测量诊断价值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3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55处结节,均采用1.5 T MR行DWI,b值分别取150 s/mm2、300 s/mm2、400 s/mm2、500 s/mm2。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组,比较同一b值时不同甲状腺结节之间以及同一结节使用不同b值时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绘制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b值时ROC曲线下面积(Az),确定诊断阈值,评价筛检效能。结果 55处结节,18处为恶性,37处为良性。(1)良、恶性结节的平均ADC值在不同b值时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恶性组平均ADC值均显著低于良性组[b值取150 s/mm2、300 s/mm2、400 s/mm2、500 s/mm2时,恶性组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691±0.36)×10-3mm2/s、(1.577±0.276)×10-3mm2/s、(1.450±0.268)×10-3mm2/s、(1.271±0.313)×10-3mm2/s,良性组的平均ADC值分别为(2.586±0.489)×10-3mm2/s、(2.51±0.488)×10-3mm2/s、(2.261±0.503)×10-3mm2/s、(2.183±0.454)×10-3mm2/s,t值分别为6.885、7.519、6.39、7.658,P值均=0.000]。良、恶性结节的平均ADC值在不同b值时不同,均随b值的增大而减小(良、恶性组的F值分别为5.910和6.225,P值均<0.05)。(2)绘制不同b值的ROC曲线,计算Az。当b值取150 s/mm2、300 s/mm2、400 s/mm2、500 s/mm2时,Az分别为0.940、0.965、0.926、0.947。其中b值取300 s/mm2时ROC曲线Az最大,表明该b值可获得最高的准确性。(3)依据ROC曲线选取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阈值,b值取300 s/mm2时阈值为1.904×10-3mm2/s,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97.3%、95%、94%及95%。结论 b值取150 s/mm2、300 s/mm2、400 s/mm2、500 s/mm2的ADC值均可用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其中b值取300 s/mm2时诊断效能最佳。
闫斌赵婷婷刘红娟毛翠萍王渊张明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脑内5-HT参与SⅠ及SⅡ脑区痛觉调控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分别在施加色氨酸耗竭氨基酸混合物(TRP-)和配平氨基酸混合物(BAL)前后,对健康志愿者施加痛性电刺激,观察健康志愿者应用TRP-或BAL前后SⅠ区及SⅡ区的激活情况差异,探讨脑内5-羟色胺(5-HT)在SⅠ及SⅡ区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在痛觉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实验采用两阶段交叉设计。TRP-和BAL配方参照经典的Young氏方法。右利手健康志愿者6名,分别于服用TRP-和BAL前后施加1倍痛阈(服药前痛阈)电刺激,同期进行全脑fMRI扫描,应用功能性神经图像分析(AFNI)软件包进行后处理,以显示服用TRP-或BAL前后SⅠ及SⅡ区的激活差异。使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服用TRP-前后,双侧SⅠ区、SⅡ区均出现激活,其激活体积在服用TRP-前后具有明显差异(P<0.05),服用TRP-后,上述脑区激活体积增大;(2)服用BAL前后,上述脑区激活体积未见明显差异(P>0.05);(3)服用TRP-前后,志愿者1倍痛阈具有明显差异(P<0.01),服用TRP-后,志愿者痛阈明显降低。服用BAL前后,志愿者1倍痛阈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5-HT起着重要的镇痛作用。服用TRP-后引起急性色氨酸耗竭(ATD),可以降低脑内5-HT水平,引起志愿者痛阈降低。应用TRP-前后,SⅠ区,SⅡ区激活体积具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这些脑区不仅参与痛觉调控,而且可能直接参与5-HT对痛觉的镇痛作用。
王微微张明王渊金晨望闫斌麻少辉
关键词:痛觉功能磁共振成像
正常人群睡眠效率与BMI相关性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基于多导睡眠图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研究客观的睡眠效率与体质指数(BMI)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导睡眠图对正常人群的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等指标进行监测;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睡眠效率与BMI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纳入2251名睡眠心脏健康研究的正常人群(1058名男性,1193名女性)。平均年龄(51.9±5.5)岁。与BMI正常的受试者相比,BMI较高人群睡眠效率较低。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睡眠效率与BMI呈负相关(β-0.065,CI-0.091^-0.039;P<0.001)。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和睡眠呼吸暂停指数后,睡眠效率与BMI呈负相关(β-0.034,CI-0.060^-0.008,P=0.012)。结论睡眠效率与BMI密切相关。睡眠效率可能是肥胖发生的预测因素,提高睡眠效率可能有助于预防肥胖的发生。
陈冰闫斌杨伟亮马现仓李洁
关键词:睡眠效率多导睡眠图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时间与心绞痛在不同性别中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时间与心绞痛发生率在不同性别中的相关性。方法来自睡眠心脏健康研究的2 710名参与者,其中男性1 103(40.7%)例,女性1 607(59.3%)例,平均年龄(61.7±10.9)岁。本研究根据REM睡眠时间百分比(REM%)分为1级(<20%),2级(20~25%)和3级(>25%),对所有参与者采集了完整的多导睡眠图数据和病历信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REM%与心绞痛(AP)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 REM%3组之间在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糖尿病、高血压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差异(P<0.05)。此外,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REM%3级患者的AP发生率显著高于1级和2级患者。在调整了年龄、种族、AHI、婚姻状况、教育程度、BMI、糖尿病、高血压和吸烟状况等因素之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中REM%> 25%与AP密切相关(OR=1.523,95%CI:1.132~2.051,P=0.006)。结论在女性人群中,REM%>25%与AP的患病率显著相关,但在男性人群中尚未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李会敏闫斌范雅娟王崴杨建马现仓
关键词:心绞痛多导睡眠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