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金严

金严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地震
  • 5篇地震危险
  • 4篇地震危险性
  • 2篇地震活动
  • 2篇地震活动性
  • 2篇地震危险性分...
  • 2篇震源
  • 2篇潜在震源
  • 2篇潜在震源区
  • 2篇危险性分析
  • 1篇地震安全
  • 1篇地震安全性
  • 1篇地震带
  • 1篇地震调查
  • 1篇地震动
  • 1篇地震工程
  • 1篇地震危险区
  • 1篇地震危险区预...
  • 1篇地震预报
  • 1篇制图

机构

  • 7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7篇金严
  • 2篇鄢家全
  • 2篇郝玉芹
  • 1篇曹学锋
  • 1篇何淑韵
  • 1篇潘华
  • 1篇陈鲲
  • 1篇郁曙君
  • 1篇胡聿贤
  • 1篇贾素娟
  • 1篇时振梁
  • 1篇张裕明
  • 1篇李文香
  • 1篇黄玮琼

传媒

  • 2篇世界地震译丛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1996
  • 1篇1992
  • 1篇198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用日本500年的烈度记录数据检验地震危险性图
2010年
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总部(HERP)使用1498~2007年日本烈度的记录数据绘制出地震最大烈度图,并用于对概率地震危险性图(PSHM)进行检验。假定为泊松分布(50年10%),将历史烈度图与475年重现期的可能最大烈度危险图进行了比较。我们注意三种情况:所有的地震情况、只包括俯冲带地震的情况和不包括俯冲带地震的所有地震的情况。俯冲带上的大逆冲型地震造成了沿太平洋海岸一侧的高烈度带,而内陆地壳型地震造成高烈度是在整个日本零散分布的。对于所有地震的情况以及俯冲带地震的情况,过去500年记录的最大烈度图和源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图的500年重现期的最大预测烈度图非常相似。然而对第三种情况,即只包括陆地地壳地震时,其相关性很弱。如果我们只考虑面积的大小,而不是具体位置,对于所有三种情况来说,在日本气象厅(JMA)烈度大于4时,记录烈度图和概率地震危险性图(用最大地震的情况下)有高度的相关性。从统计上来说,日本目前的危险性图似乎与过去的烈度分布相一致。即使危险性图可能强烈依赖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图的不确定性模型参数,但可以被认为是比较合适的危险性图。
M. MiyazawaJ. Mori陈鲲金严
关键词:日本气象厅高烈度数据检验俯冲带地震调查
论概率法与构造法之同源协调性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以核安全导则HAF010(1)为基准,论述了概率法与构造法之间的同源协调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有助于改善相关地震工作的科学性。
鄢家全金严张裕明郝玉芹
关键词:发震构造潜在震源区
地震带与地震统计区关系探究被引量:17
2003年
总结和分析了中国地震带划分的研究历史、目的和用途、划分原则、表现形式以及基本特点 ,指出地震带是以地震活动性区域划分研究为目的 ,它不同于概率地震危险性方法中的地震统计区的概念 .文中对地震统计区概念及其演化历史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认为地震统计区与地震带在统计意义、物理内涵、层次性、划分规模的要求、对空间重叠的排斥性以及划分目的和用途等方面 ,均存在较大差异 .现行工作中将两者不加区分地使用是不合适的 ,一方面造成地震统计区未形成自身的适应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划分理论 ,另一方面也造成以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孕育发生环境、机制研究为目的的地震带划分研究的停滞不前 .文中最后指出 ,地震统计区划分是以地震带划分研究为基础 ,它产生并服务于考虑地震活动时空不均匀性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应将其与地震带概念加以明确区分 ,并加强其划分原则、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
潘华金严胡聿贤
关键词:地震带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安全性地震活动性
带有地质和地形约束的加利福尼亚州VS30图
2016年
许多地震工程应用工作中,场地响应由直到30m深度的时间平均剪切波速(V_(S30))的经验关系式估计。因此这些工作要么依赖于特定场地的V_(S30)测量数据,要么依赖于全球、区域或局部尺度的V_(S30)图。由于V_(S30)测量数据稀少,所以我们通常需要代用值来估计未采样区域的V_(S30)值。我们给出了一幅计及像地质、地形与特定场地V_(S30)测量数据多源不同空间尺度观测约束的新加利福尼亚州V_(S30)图。我们使用回归克里格(RK)地学统计方法结合这些约束预测V_(S30)。对V_(S30)趋势,我们以基于地质的V_(S30)值开始,识别了两种清晰的介于地形梯度和地质V_(S30)模型残差的趋势。一种趋势适用于深、细砂第四纪冲积层,而第二种趋势略强,适用于更新世沉积单元。回归克里格框架确保形成的加利福尼亚州图在局部上精细地反映了整个加利福尼亚州快速扩展的V_(S30)数据库。我们比较了这种新制图方法与以前绘制的加利福尼亚州V_(S30)图的精度。通过比较使用我们的新图和现有图V_(S30)值的真实场景地震动区划图,我们也说明了地震动对新V_(S30)图的敏感性。
E.M.ThompsonD.J.WaldC.B.Worden杨国栋(译)高曙德(译)金严
关键词:S30克里格地震动剪切波速地震工程制图方法
长山地区地震危险性的综合研究
本文以江苏省长山地区为例,综合分析了该区的地震危险性,目的在于为重要工程建设提供抗震设计所需的地震动参数。由于目前对于重点建设工程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还未建立适合于我国具体情况的工作大纲。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研究思路和工作...
鄢家全时振梁金严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潜在震源区
文献传递
强震关联性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
<正>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如何考虑地震活动时空非均匀性问题已经得到入门普遍的重视, 在我国新编地震区划图中,根据某一地区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呈现出相对平静与显著活跃相交替。空间上不同震级档地震可能发生的面积大小不等的特征,采用...
黄玮琼曹学锋金严
文献传递
1996年度地震危险区预测
1996年
总结1995年度的预报情况,提出了1996年度全国4个大区的地震活动性水平以及可能的危险地区。
何淑韵郁曙君金严章淮鲁贾素娟郝玉芹李文香
关键词:地震预报地震危险区地震活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