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运
- 作品数:18 被引量:371H指数:11
- 供职机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上三叠统长6油层孔喉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7
- 2006年
- 长6油层为该区的主产层之一.为了确定造成长6油层低渗、特低渗的原因,对储层岩石学、沉积体系、孔喉结构及孔渗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长6油层的孔喉结构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6油层的孔喉结构主要为中、低孔—微喉型,孔喉结构的特征主要是受成岩作用的影响而形成的;长6油层这种中、低孔—微喉型孔喉结构控制了长6油层的产能,使长6油层成为低渗、特低渗型油层.
- 郭德运赵靖舟王延玲庞雯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孔喉结构成岩作用
- 基于突变理论的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及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地层中的断裂、裂缝以及油气的聚集都会导致地震信号突变,因此在油气勘探中可以利用突变理论进行储层预测、断裂检测、异常体边界识别等。阐述了尖点突变理论,建立了地震信号尖点突变模型,并将其转化为尖点突变的标准形式。通过在时间域提取突跳势、突跳时间,在频率域提取突跳势、突跳次数等突变参数,进行储层预测,油气显示与突变参数的符合率达80%。突变参数的切片或曲线可以突出地层的不连续性,显示构造的展布方向。突变异常与构造(边界)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以对异常体边界进行识别。
- 郭德运夏玲燕柏冠军张林
- 关键词:突变理论尖点油气预测
- 富县探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成岩作用及孔隙结构特征被引量:37
- 2010年
- 根据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及X—衍射资料的详细分析,富县探区延长组成岩作用已经普遍进入晚成岩A期,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胶结充填和溶解作用。压实—压溶及胶结充填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其中碳酸盐、粘土矿物胶结物和石英、长石加大是造成砂岩物性降低的主要原因,碎屑颗粒周围形成的绿泥石衬边阻止了部分石英、长石次生加大及碳酸盐胶结物的沉淀,使部分原生粒间孔隙得以保存。晚期成岩阶段有机质分解形成的酸性流体及表生成岩作用阶段的大气降水使得碎屑部分碎屑长石和早期的浊沸石胶结物溶解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原因。浊沸石胶结物主要发育在长3油层组,其原因是该层位长石碎屑含量高,并在成岩过程中蚀变形成浊沸石。高岭石在上部长2、长3油层组含量高,可能是印支期大气淡水淋滤对长石溶蚀并发生了高岭石化。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划分出小孔细喉、小孔微细喉、小孔微喉、微细孔微细喉和微细孔微喉型五类孔喉结构,其中最后一种为无效储层。
- 郭德运郭艳琴李文厚李克永龙利平
- 关键词:成岩作用孔隙结构上三叠统延长组富县探区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沉积体系研究
- 多年来的勘探及开发证明了鄂尔多斯盆地是中盆地国天然气勘探最有潜力的盆地之一,针对上古生界气藏在盆地东部(研究区)认识程度非常低的现状,本论文采用地质与野外剖面观测、岩心观察描述与室内分析鉴定相结合,资料统计、单因素分析与...
- 郭德运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层序地层物源分析砂体展布
- 文献传递
- 塔北轮南地区油气成藏年代与成藏模式被引量:16
- 2004年
- 通过包裹体分析法、伊利石测年法、露点压力 /饱和压力法、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等多种成藏年代分析方法研究认为 ,轮南地区油气藏具有多期成藏、晚期调整的特点 ,且早期油藏在晚期的调整改造十分强烈 .其中古生界特别是奥陶系油藏主要为晚海西期充注、喜山期受到调整改造而形成的残余原生油藏 ,三叠—侏罗系油藏主要为奥陶系古油藏在晚喜山期调整形成的次生油藏 .造成古油藏普遍发生调整的主要原因 ,一是后期强烈的构造变动和断裂活动 ,二是晚期高—过成熟气强烈的气侵作用 .因此 ,轮南地区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应以轮南古隆起的斜坡部位 (包括轮南西斜坡和南斜坡 )为重点 。
- 赵靖舟郭德运阎红军时保宏庞雯
- 关键词:成藏模式生油古油藏油气水奥陶系油藏
- 陕北地区中生界石油补偿成藏规律研究被引量:38
- 2007年
- 陕北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石油的主要产地,分布有中生界三叠系和侏罗系油藏。研究结果表明,陕北地区中生界油藏的形成和分布受补偿成藏规律控制。油藏的形成是不同成藏要素相互补偿作用的结果,不同层位油藏之间的成藏条件有补偿关系,长6、长2以及侏罗系油藏在平面分布上具有相互补偿规律。长6油藏主要分布在油源岩有利区,在封、盖良好的地区油藏可连片发育,以岩性圈闭为主。长2油藏受长4+5盖层、长1盖层的共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还受鼻状隆起控制,油藏平面分布密度变小。侏罗系油藏的分布除了受下伏地层中盖层的控制外,受到构造控制的程度更高,油藏规模小,并呈零星分布。
- 武富礼赵靖舟闫世可郭德运杨县超曹金舟孟祥振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油藏分布
-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延长组中段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被引量:11
- 2010年
-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延长组中段长4+5—长3油层组大量钻井岩心和测井资料综合研究,以及沉积体系、沉积相特征的描述,识别出其沉积特征,划分了沉积相类型。白豹地区长4+5—长3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发育在研究区东北部,浅湖沉积主要发育在研究区西南部且规模较小。研究区三角洲主要为浅水台地型三角洲,缺乏完整的进积序列,在三角洲前缘沉积中,由于水下分流河道的迁移摆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与分流间湾泥质沉积在单井剖面上呈交替出现、反复叠置的特征序列,或者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直接位于湖相泥岩之上的沉积序列。
- 郭德运郭艳琴李文厚张惠李克永
- 关键词:沉积相模式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 富县探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藏富集因素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究影响长8油藏石油富集的因素,为下一步勘探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岩心观察、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粒度分析等对富县探区长8油藏岩性特征、沉积相特征及成岩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富县探区长8油层组储层砂体累计厚度较大,粒度细,沉积相变快,储层物性纵、横向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结论影响富县探区石油富集成藏的储集因素包括岩石学组分、沉积相、砂体展布、成岩作用及物性等;沉积相是最主要的因素,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储集体。富县探区下一步勘探的重点应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带上寻找次生孔隙发育区。
- 郭德运郭艳琴李文厚庞军刚袁珍
- 关键词:富县探区沉积相鄂尔多斯盆地
- 延长气田上古生界烃源岩评价及生排烃特征被引量:6
- 2015年
- 延长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一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中南部,是一个新探明的天然气富集区,对烃源岩的研究评价工作相对较薄弱,制约了该区的油气勘探进展。为此,通过对大量新探井岩心样品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该气田上古生界烃源岩的展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生排烃特征。结果表明:①煤岩为该区最好的烃源岩,其有机碳含量介于60.18%~86.89%,累积厚度介于6~18 m,是该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最主要的烃源岩,而泥岩则是天然气的第二位供应者,其中山西组泥岩属中等—很好的烃源岩,太原组和本溪组泥岩为好很好的烃源岩;②烃源岩干酪根的类型主要为腐殖型,其R。多大于2.0%,已进入过成熟—干气阶段;③上古生界烃源岩在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末处于大量生排烃期,现今生烃强度介于(25~65)×10~8m^3/km^2,现今排烃强度介于(15~60)×10~8m^3/km^2,煤的生排烃强度大干泥岩。
- 李浩任战利高海仁郭德运林进李云李成福白宁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晚古生代烃源岩
- 延长上古生界气藏VES-CO<,2>泡沫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 王香增高瑞民吴金桥雷晓岚郭德运严云奎申峰张军涛袁芳政段玉秀高志亮
- 该项目属于石油天然气开采工程领域。该项目主要研究内容:(1)VES清洁压裂液体系研究:通过筛选、配方优化和性能评价,开发适合CO<,2>泡沫压裂的VES清洁压裂液体系;(2)VES-CO<,2>泡沫压裂液体系性能评价:采...
- 关键词:
- 关键词:泡沫压裂液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