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友好
- 作品数:38 被引量:653H指数:15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盗蜜行为在植物繁殖生态学中的意义被引量:16
- 2006年
- 在动植物的相互关系中,盗蜜行为被认为是一种不同于普通传粉者的非正常访花行为。动物之所以要采取这种特殊的觅食策略,有假说认为是由访花者的口器和植物的花部形态不匹配造成的,也有认为是盗蜜行为提高了觅食效率从而使盗蜜者受益。在盗蜜现象中,盗蜜者和宿主植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盗蜜对宿主植物的影响尤其是对其繁殖适合度的影响归纳起来有正面、负面以及中性3类。与此同时,盗蜜者的种类,性别及其掠食行为差异不仅与生境因素密切相关,而且会对宿主植物的繁殖成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另外,盗蜜者的存在无疑对其它正常传粉者的访花行为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间接地影响宿主植物的繁殖成功,而植物在花部形态上也出现了对盗蜜现象的适应性进化。作者认为,盗蜜是短嘴蜂对长管型花最有效的一种掠食策略,它不仅增加了盗蜜者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而且由于盗蜜对宿主植物繁殖成功的不同的影响使其具有调节盗蜜者和宿主之间种群动态的作用,两者的彼此适应是一种协同进化的结果。
- 张彦文王勇郭友好
- 关键词:宿主植物
- 三种耧斗菜属植物柱头的特征被引量:12
- 2005年
- 为了深入了解植物捕获花粉的机制和生殖策略,我们对3种耧斗菜属AquilegiaL.植物华北耧斗菜A.yabeanaKitagawa、无距耧斗菜A.ecalcarataMaxim.和秦岭耧斗菜A.incurvataP.K.Hsiao的雌蕊进行了扫描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其柱头发育的特殊式样。其柱头位于花柱的腹缝面,由花柱腹缝两侧细胞发育成柱头乳突,在花期中从顶端朝花柱基部渐次成熟。伴随花柱向外弯曲,成熟的柱头表面相继呈现,逐渐增加了花粉落置的空间。这种柱头发育的式样通过延长柱头的可授期,增加了植物在不可预测的传粉环境下的繁殖机会。
- 予茜郭友好黄双全
- 关键词:传粉
- 鹅掌楸的传粉环境与性配置被引量:33
- 2000年
- 近年来研究表明,动物传粉者对植物花部诱物特征(花冠形状大小、花蜜产量和花序大小)有潜在的选择作用。不同效率的传粉者可能导致植物性配置的变化。不同传粉效率的环境下,两性花植物鹅掌楸的花粉和胚珠的配置不同。居群Z在主要访花者是传粉效率较低的蝇类的传粉环境下,花粉粒小,花粉数量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胚珠投资的减少,缓解了低效的传粉(增大授粉的几率),增加了受精的机会。相对而言,具高效访花者的两个居群,资源较大程度地配置到雌性功能上,发育较多的胚珠;同时增大花粉粒的大小及变异,从而提高了生殖适合度。传粉者对花粉和胚珠配置的潜在影响,可能为研究两性花的进化打开一条新路。
- 黄双全郭友好
- 关键词:鹅掌楸传粉者传粉效率
- 邓氏马先蒿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11
- 2006年
- 运用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对邓氏马先蒿(Pedicularis dunniana)云南中甸以及四川木格措两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分化以及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物种水平上邓氏马先蒿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PPB=62%),但居群平均水平很低,云南中甸居群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只有23%。四川居群也仅仅是27%,AMOVA分析结果表明,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Fst=0.7462,即遗传变异绝大部分来源于两居群间,居群间表现出强烈的遗传分化。自交的交配方式以及小居群产生的遗传漂变效可能是造成邓氏马先蒿目前遗传结构的主要原因。
- 夏婧郭友好
- 关键词:遗传分化ISSR
- 被子植物花部进化:传粉选择作用的客观评价被引量:19
- 2005年
- 自传粉生物学兴起和发展以来的上百年间,被子植物多样性花部构成的进化历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全新认识和理解.进化生物学家们已经建立和发展了很多理论法则试图解释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传粉系统和植物花部进化之间的必然联系.近年来,随着自然界新的传粉事件不断被发现,相关研究的更加深入,交叉学科的发展及其相关技术和方法在本研究领域的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花部进化并非一个适应性模型所能阐述,而是处在特殊和复杂的综合选择体系中.因此,一些传粉生物学的传统观点迫切需要重新评价和客观认识.本文仅就被子植物花部进化过程中有关传粉选择作用研究的主要传统理论观点的内容、发展以及争论展开评述,并结合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注意问题.
- 杨春锋郭友好
- 关键词:传粉系统被子植物
- 水生被子植物的繁育系统与进化被引量:34
- 1998年
- 郭友好黄双全陈家宽
- 关键词:进化
- 中国特有植物——腾冲慈姑(Sagittaria tengtsungensis H.Li)的核型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王青锋王勇郭友好
- 关键词:泽泻科核型
- 开花时间与伴生种对鹤首马先蒿传粉和生殖成功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开花物候是物种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生活史特征和适合度因子,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而备受关注。为探讨开花时间如何在种内和种间水平上影响植物的传粉和生殖成功,我们连续3年(2003-2005)对不同花期和伴生种存在情况下的鹤首马先蒿(Pedicularisgruina)的传粉者访花忠实度、受粉率、坐果率、单果种子产量和果实被啃食频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鹤首马先蒿的坐果率主要受其传粉环境的影响:在没有伴生种时,不同时期鹤首马先蒿的坐果率没有显著差异,34-38%的花可以坐果;在有伴生种存在时既可以显著提高其坐果率,也可显著降低其坐果率,这取决于传粉者类型以及伴生种密穗马先蒿(P.densispica)花期的差异。密穗马先蒿具有花蜜和花粉双重报酬,在群落中可以作为主体物种吸引传粉者并间接促进与其伴生的鹤首马先蒿的传粉和生殖成功。同样无蜜的管花马先蒿(P.siphonantha)和鹤首马先蒿伴生,则是通过提高群落水平对传粉者的吸引力进而直接促进鹤首马先蒿的传粉和生殖成功。此外,研究结果也表明开花时间对坐果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显著影响单果种子产量和果实被啃食的频率。在相同的传粉条件下早花期植株单果种子产量显著高于晚花期的种子产量,同时早花期的果实被啃食的频率显著增加。
- 夏婧郭友好
- 关键词:开花物候
- 用花粉粒染色法标记虫媒植物的花粉流被引量:13
- 1999年
- 花粉作为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雄性供体,其释放后的去向和散布范围直接影响植物的交配模式和居群遗传结构,但花粉的运动肉眼不易观察,因此标记花粉运动的方法一直是传粉生物学中的关键技术[1,2]。尽管已有多种分子标记的技术被用来研究花粉的运动,包括同工酶[3...
- 黄双全郭友好
- 关键词:番红甲基绿虫媒植物
- 不同处理对普通野生稻种子萌发及水位对幼苗存活的影响被引量:7
- 2000年
- 研究了江西东乡和湖南茶陵普通野生稻 ( Oryza rufipogon Griff.)种群的种子在不同处理下的发芽情况 ,以及水位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 ,变温处理极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 ;去稃和去种皮以及去 1 /4胚乳后种子发芽率极显著提高 ;0~ 5cm水深有利于普通野生稻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 2个种群的种子发芽率有极显著差异 。
- 刘贵华周进王海洋郭友好
-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种子发芽率幼苗存活率种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