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健

作品数:11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专利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损伤识别
  • 8篇损伤识别方法
  • 6篇动力损伤
  • 4篇统计量
  • 4篇结构损伤识别
  • 4篇结构损伤识别...
  • 4篇参数估计
  • 3篇荷载
  • 2篇异常点
  • 2篇水平荷载
  • 2篇曲率
  • 2篇协方差
  • 2篇码头
  • 2篇基桩
  • 2篇高桩
  • 2篇高桩码头
  • 2篇高桩码头基桩
  • 2篇观测点
  • 2篇MCD
  • 2篇采集仪

机构

  • 11篇河海大学
  • 1篇国网江苏省电...
  • 1篇国网江苏省电...

作者

  • 11篇郭健
  • 9篇朱瑞虎
  • 9篇王军磊
  • 6篇郑金海
  • 6篇王启明
  • 4篇王宁
  • 2篇苏静波
  • 1篇李昂
  • 1篇陈刚
  • 1篇吴骏橙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删除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删除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结构当前状态与完好状态的曲率模态差;建立曲率模态差回归模型,将回归模型进行矩阵化;对矩阵化的回归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删除某个观测点的曲率模态差,重新建立回归...
朱瑞虎王启明郑金海王宁罗孟岩车宇飞王军磊曾海坤郭健
一种基于应变测试的高桩码头基桩损伤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应变测试的高桩码头基桩损伤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布设应变片,连接应变采集仪;步骤二:施加水平荷载,采集应变值;步骤三:分析各基桩应变线性关系;步骤四:线性关系对比;步骤五:判定损伤基桩;步骤...
朱瑞虎苏静波 郝敬钦 罗梦岩 曾海坤 车宇飞王军磊郭健
一种基于MCD异常点检验算法的多维动力指纹损伤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CD异常点检验算法的多维动力指纹损伤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选取多个动力指纹,基于动力指纹损伤前后变化构造动力指纹变化特征向量;S02,对每一特征向量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化特征向量;S03,...
朱瑞虎王启明郑金海罗孟岩车宇飞郭健王军磊曾海坤
一种基于逐步删除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逐步删除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结构当前状态与完好状态的曲率模态差;建立曲率模态差多项式回归模型;将回归模型进行矩阵化,进行参数估计;删除某个节点曲率模态差,重新建立多项式回归模型并...
朱瑞虎王启明郑金海王宁罗孟岩车宇飞郭健王军磊曾海坤
一种基于删除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删除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结构当前状态与完好状态的曲率模态差;建立曲率模态差回归模型,将回归模型进行矩阵化;对矩阵化的回归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删除某个观测点的曲率模态差,重新建立回归...
朱瑞虎王启明郑金海王宁罗孟岩车宇飞王军磊曾海坤郭健
一种可控式水平冲击加载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式水平冲击加载装置,包括水平底座,两个呈直角三角形的底座支架固定于水平底座的两侧,底座支架的长直角边固连于水平底座上,底座支架的短直角边垂直于水平底座,两个底座支架的短直角边顶端均固连有一个连杆,...
曾海坤王军磊朱瑞虎李昂罗孟岩车宇飞郭健
一种基于应变测试的高桩码头基桩损伤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应变测试的高桩码头基桩损伤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布设应变片,连接应变采集仪;步骤二:施加水平荷载,采集应变值;步骤三:分析各基桩应变线性关系;步骤四:线性关系对比;步骤五:判定损伤基桩;步骤...
朱瑞虎苏静波 郝敬钦 罗梦岩 曾海坤 车宇飞王军磊郭健
一种可控负荷的虚拟储能系统可控裕度分析方法及系统
一种可控负荷的虚拟储能系统可控裕度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可控负荷的参数,并根据获取的参数构建用户的出行及能源使用的时间概率分布;基于构建的概率分布,对参数进行随机抽样,来构建初始样本数据;根据构建的初始样本数...
罗刚 钱科军郭健 顾禛奕 俞易涵 陈璟瑶 李杰 史林军 李杨 帅轩越 赵小瑾 张赟
一种基于MCD异常点检验算法的多维动力指纹损伤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CD异常点检验算法的多维动力指纹损伤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选取多个动力指纹,基于动力指纹损伤前后变化构造动力指纹变化特征向量;S02,对每一特征向量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化特征向量;S03,...
朱瑞虎王启明郑金海罗孟岩车宇飞郭健王军磊曾海坤
一种基于逐步删除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逐步删除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结构当前状态与完好状态的曲率模态差;建立曲率模态差多项式回归模型;将回归模型进行矩阵化,进行参数估计;删除某个节点曲率模态差,重新建立多项式回归模型并...
朱瑞虎王启明郑金海王宁罗孟岩车宇飞郭健王军磊曾海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