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永峰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驯鹿
  • 5篇防御素
  • 5篇Β-防御素
  • 4篇克隆及序列分...
  • 3篇全长CDNA
  • 3篇RE
  • 2篇RACE
  • 1篇克隆
  • 1篇扩增
  • 1篇RT-PCR
  • 1篇CDNA

机构

  • 5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5篇郝永峰
  • 4篇杨银凤
  • 2篇都格尔斯仁
  • 1篇赵艳芳
  • 1篇余兴帮

传媒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驯鹿β-防御素reBD-1全长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为了获得驯鹿β-防御素reBD-1全长cDNA序列,根据已获得的reBD-1cDNA的已知序列设计1条序列特异性引物作为上游引物,反转录引物中的部分序列即3′接合器引物作为下游引物,克隆reBD-1cDNA的3′末端序列。另外,采用反向嵌套PCRRACE法,根据reBD-1cDNA的已知序列,设计1条5′末端磷酸化的特异性反转录引物和2对特异性反向嵌套PCR引物,首先进行反转录(RT),然后将mRNA反转录成的cDNA进行环化,最后进行反向嵌套巢式PCR,克隆reBD-1cDNA的5′末端序列。结果成功的克隆出了reBD-1cDNA的3′和5′末端序列,从而得到372bp的reBD-1cDNA全序列,其中包含44bp5′非翻译区(UTR)、192bp的开放读码框(ORF)、终止密码子TAA、118bp的3′UTR和poly(A)15。reBD-1cDNA全序列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其基因结构、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杨银凤郝永峰赵艳芳余兴帮都格尔斯仁
关键词:Β-防御素驯鹿
驯鹿β-防御素reBD-1全长cDNA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为了获得驯鹿β-防御素reBD-1全长cDNA序列,根据已获得的reBD-1 cDNA的已知序列设计一条序列特异性引物作为上游引物,反转录引物中的部分序列即3’接合器引物作为下游引物,克隆reBD-1 cDNA的3’末端...
杨银凤郝永峰都格尔斯仁
关键词:Β-防御素驯鹿
文献传递
驯鹿β-防御素-1(reBD-1)全长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防御素/(defensins/)是广泛分布于动物和植物界的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阳离子抗菌肽,是生物体内先天性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根据防御素的分子结构特征和来源不同可分为α-防御素、β-防御素、θ-防御素、昆虫防御素和植物防...
郝永峰
关键词:驯鹿Β-防御素RT-PCR
文献传递
驯鹿β-防御素-1 cDNA3′末端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006年
为进一步研究驯鹿β-防御素-1(reBD-1)基因的分子结构,利用已克隆出的reBD-1部分片段,设计了1条特异性上游引物,并以反转录引物中的部分序列即3 sites Adaptor Primer作为下游引物,采用3′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reBD-1 cDNA的3′末端序列。通过与已知reBD-1片段拼接,得到了192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ORF)、终止密码子TAA、118 bp的3′非翻译区(3′UTR)以及poly(A)15,其中ORF编码具有64个氨基酸残基的reBD-1前原肽。
郝永峰杨银凤赵艳芳余兴帮都格尔斯仁1
关键词:Β-防御素驯鹿克隆
驯鹿β-防御素reBD-1 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从驯鹿舌黏膜上皮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reBD-1的cDNA,并重组到pBlueselectT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实所克隆的reBD-1的cDNA为β-防御素,因为该cDNA包含由192个碱基组成的开放读码框(ORF),该ORF编码64个氨基酸残基的前原防御素,该前原防御素含有β-防御素特征性结构即6个在特定位置上的保守半胱氨酸残基。驯鹿β-防御素属首次发现,为更好地了解驯鹿黏膜防御机制有很大的帮助。
杨银凤赵艳芳余兴帮郝永峰
关键词:Β-防御素驯鹿CD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