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爱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351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病理
  • 6篇淋巴
  • 6篇淋巴瘤
  • 6篇免疫
  • 5篇细胞
  • 5篇基因
  • 4篇肿瘤
  • 4篇胃肠
  • 4篇免疫组织
  • 4篇间质
  • 4篇间质瘤
  • 3篇遗传学
  • 3篇前列腺
  • 3篇前列腺癌
  • 3篇切片
  • 3篇重排
  • 3篇组织化学
  • 3篇胃肠道
  • 3篇腺癌
  • 3篇临床病理

机构

  • 16篇复旦大学附属...
  • 3篇复旦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上海血液学研...

作者

  • 17篇郑爱华
  • 9篇朱雄增
  • 7篇陆洪芬
  • 6篇孙孟红
  • 6篇施达仁
  • 6篇王坚
  • 5篇侯英勇
  • 4篇周晓燕
  • 4篇杜祥
  • 3篇杨文涛
  • 3篇闵大六
  • 3篇张太明
  • 2篇张仁元
  • 2篇谭云山
  • 2篇叶定伟
  • 2篇朱耀
  • 2篇戴波
  • 2篇杨晓群
  • 2篇甘华磊
  • 2篇水若鸿

传媒

  • 8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良性腺性Schwann瘤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报道罕见的Schwann瘤 1例及复习该瘤的病理特征。方法 :应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中梭形细胞成分和腺性结构。结果 :肿瘤由典型Schwann瘤和腺性成分组成。腺性结构表达Leu 7、GFAP、MBP、CEA、AE1 AE3、34 βE12。 结论
杜祥朱雄增陆洪芬郑爱华
关键词:神经鞘瘤罕见肿瘤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CL-6基因5′-非编码区突变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分析各种类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B NHL)中BCL 6基因 5′ 非编码区突变特点 ,探讨其在淋巴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DNA直接测序方法分析 135例B NHL[包括 5 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18例滤泡性淋巴瘤 (FL)、18例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SLL)、15例套细胞性淋巴瘤 (MCL)、7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LPL)、5例Burkitt淋巴瘤、3例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LBL)、18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淋巴瘤 ],5例T NHL、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LRH)、5例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NLPHL)样本BCL 6基因 5′ 非编码区突变特点。结果 BCL 6基因 5′ 非编码区突变仅见于DLBCL(结内和结外 )、FL和MALTL中 ,突变率分别为2 7 3%、2 0 7%、2 2 2 %和 2 2 2 % ,结内、结外DLBCL中BCL 6突变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SLL、MCL、LPL、Burkitt淋巴瘤、LBL、T NHL以及NLPHL中均未见BCL 6突变 (P <0 0 5 )。 2例LRH的生发中心细胞可见有BCL 6突变。突变频率为 0 14× 10 -2 /bp~ 0 6 8× 10 -2 /bp ;突变类型全部为碱基替换 ,其中颠换略多于转换 (P >0 0 5 )。结论 BCL 6基因 5′ 非编码区突变可作为生发中心相关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子标志 。
闵大六周晓燕杨文涛孙孟红陆洪芬张太明郑爱华曹裴珍施达仁
关键词: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CL-6基因基因突变聚合酶链反应
滤泡型淋巴瘤中t(14;18)染色体易位的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滤泡型淋巴瘤(FL)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在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55例 FL 石蜡标本,对照组小 B 细胞淋巴瘤28例和反应性滤泡增生(RFH)10例,应用套式 PCR技术检测 FL 中,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的克隆性重排;应用标准 PCR 技术检测55例 FL 中 t(14;18)易位,以10例 RFH 做对照;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20例淋巴结 FL 中 t(14;18)易位,以4例 RFH 作为对照;并与 PCR 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55例 FL 中,结内49例,结外6例。男性33例,女性22例,男女比为1.5:1。发病年龄36~79岁(中位年龄57岁);FL 分级:FL1~3分别为25例、19例和11例。(2)55例中50例(90%)检出β-肌动蛋白(actin),该50例中FR3A 阳性24例(48%),FR2阳性25例(50%),其中15例(30%)呈 FR3A 和 FR2双阳性,共34例(68%)IgH 基因重排。对照组小 B 细胞淋巴瘤28例中,25例检出β-actin,其中 FR3A 阳性18例(64%),FR2阳性17例(61%),共24例(86%)可检测出克隆性 IgH 基因重排。4例 RFH 均未检出IgH 基因重排。(3)在44例结内 FL 中检出15例(34%)t(14;18)易位,其中14例在 MBR,1例在mcr。(4)20例中,有16例(80%)可检出 t(14;18)易位。结论 (1)IgH 克隆性重排在 FL 中的检测率比其他小 B 淋巴细胞低。(2)FISH 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 t(14;18)易位有助于 FL 的诊断。FISH 比PCR 的敏感性更好,操作简便,可用于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的分子遗传学改变。
张培红周晓燕水若鸿张太明郑爱华郭晓红朱雄增
关键词:染色体易位滤泡型淋巴瘤IGH基因重排小B细胞淋巴瘤分子遗传学改变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
CD117在胃肠道间质瘤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探讨CD117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nVision法检测91例GIST及72例对照肿瘤CD117、CD34、α-SMA、S-100等的表达状况。结果:CD117几乎表达于所有良、恶性、不同部位的GIST,总阳性率为96.7%,,平滑肌及神经源性肿瘤对照组CD117几乎均为阴性,CD34总阳性率72.5%,表达CD34的隆突性皮纤维肉瘤、上皮样肉瘤等CD117亦阴性。结论:CD117(克隆号sc168)作为GIST的辅助诊断指标具有极高的敏感性,与CD34合用,能辅助诊断绝大部分GIST,在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杜祥侯英勇孙孟红王坚朱雄增郑爱华侯文忠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CD117CD34免疫组化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大切片与常规切片病理评分的比较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为进一步分析根治性前列腺癌标本处理大切片与常规切片两种方法在病理评分上有无差异,从而评价大切片技术在术后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共6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7例术后行普通病理制片,308例使用大切片技术处理标本。回顾性地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确诊时年龄、身高、体重、术前PSA水平、术前确诊方式、术前穿刺诊断和Gleason评分、术后病理诊断和术后病理评分。结果比较常规切片组和大切片组患者在手术年龄,BMI,术前PSA值,前列腺癌穿刺确诊时Gleason评分、RP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将患者的术后病理诊断按最新5级评分系统(2015 Gleason Grade Groups,GGG)进行分层,两组间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显示大切片技术可以更多地检出GS 4+3的患者。同时大切片组术后GS相较穿刺GS升高的比例更大(31.5%vs 23.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切片组与Gleason升高相关。结论前列腺癌多灶性的特点使得大切片技术相对传统病理切片存在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陆骁霖朱耀甘华磊杨晓群郑爱华张翠珠杨唯一沈莹戴波叶定伟
关键词:前列腺癌根治术GLEASON评分
腹内胃肠道外间质瘤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遗传学研究被引量:37
2003年
目的 探讨腹内胃肠道外间质瘤 (extra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EGIST)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分子遗传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用CD117、CD34为主的一组抗体对消化道外腹腔软组织原诊断为平滑肌瘤、平滑肌母细胞瘤及平滑肌肉瘤等病例进行研究 ,获得 9例EGIST ,其中 5例检测了c kit基因 11号外显子序列。结果 患者中男性 5例 ,女性 4例 ,年龄 38~ 72岁 ,平均6 1 7岁 ,其中肠系膜 4例 ,网膜 2例 ,腹膜后 2例 ,1例位于脾门 ,肿瘤直径 5~ 2 3cm ,平均 12 9cm。梭形细胞为主型 7例 ,上皮型 1例 ,混合型 1例。此组抗体表达分别为CD117(8/ 9)、CD34(5 / 9)、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 ,3/ 9)、肌特异性肌动蛋白 (MSA ,4 / 9)、结蛋白 (0 / 9)、S 10 0蛋白 (1/ 9)、蛋白基因产物 9 5 (PGP9 5 ,1/ 9)。 2例有c kit基因 11号外显子杂合性突变。交界性 2例 ,分别存活 8年和11年 ,恶性 7例 ,1例无瘤生存 4年 ,1例 1年后死于肝转移 ,1例术后 3年及 4年两次复发 ,2例失访 ,2例随访中。结论 消化道外腹腔软组织及腹膜后亦可发生符合GIST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的原发性间质瘤 ,生物学行为以交界性及恶性多见 ,肿瘤性坏死、核分裂象≥ 5 / 5 0HPF及细胞明显异型性对判断恶性有重要参考价值。需?
侯英勇孙孟红魏永昆谭云山陆孝禹王坚朱雄增郑爱华
关键词:胃肠道外间质瘤分子遗传学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腹膜后交界性
弥漫大 B 细胞性淋巴瘤中 bc1-6基因异常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2005年
目的:观察中国人弥漫大 B 细胞性淋巴瘤(DLBCL)中 bcl-6基因突变、基因重排及蛋白表达的特征,探讨其存 DLBCL 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测序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51例淋巴结内外 DLBCL 和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LH)石蜡切片组织中 bcl-6基因5’非编码区突变高频区段E1.7、E1.8、E1.10、E1.11、E1.12的突变和蛋白表达;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32例淋巴结内 DLBCL 和5例 RLH 中 bcl-6基因的重排。结果:①12/51(23.5%)DLBCL 存在 bcl-6基因5’非编码区突变.主要集中于 E1.11、E1.12和 E1.10,2/10(20.0%)RLH 的生发中心细胞亦可见有 bcl-6突变;②9/32(28.1%)DLBCL 有 bcl-6基因重排,而 RLH 中均未检测到 bcl-6基因重排;③38/51 (74.5%)DLBCL 中可见 bcl-6蛋白细胞核表达,表达形式有滤泡样型、中间型、散在型,RLH 中可见生发中心细胞均呈 bcl-6阳性表达;④bcl-6基因5’非编码区突变、重排和蛋白表达之间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①bcl-6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均可同时发生于 DLBCL 和 RLH 的生发中心,表明两者是生发中心和生发中心细胞起源 DLBCL 的标志,可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②bcl-6蛋白在不同病例中的不同表达形式不仅反映了 DLBCL 的异质性,还可能与 DLBCL 的分子亚型和预后有关:③bcl-6基因重排仅发生于 DLBCL而不发生于 RLH,表明其可能参与了部分 DLBCL 的发生,并可作为 DLBCL 诊断的参考指标。
周晓燕闵大六杨文涛陆洪芬郑爱华施达仁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BCL-6突变基因重排
CD30阳性的窦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CD30阳性的窦性大B细胞淋巴瘤 (S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Epstei Barr(EB)病毒的关系。方法 结合临床特点、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分析 ,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检测EB病毒BamHIWDNA片段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潜伏膜蛋白 1(LMP1) ,对 2例CD30阳性的SLBCL进行分析。结果  2例分别为 6 4岁男性及 85岁女性 ,均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 ,其中 1例 10个月后死于肿瘤。镜下 ,肿瘤都以窦性分布且彼此黏附的生长方式及相对单形的细胞形态为特征。免疫表型分析提示 ,两者均呈CD4 5、CD30、CD2 0或CD79α阳性而不表达上皮膜抗原 (EMA)、ALK1及组织细胞或T细胞的标志。未发现 2例有EB病毒感染的证据。结论 CD30阳性的SLBCL是一种形态、表型独特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变异类型 ,该瘤需与T/裸细胞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及其他一些累及淋巴窦为主的淋巴结病变相鉴别 ,但与EB病毒可能无关。
李小秋陆洪芬杨践施达仁朱雄增许越香郑爱华
关键词:病理学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bcl-6蛋白表达及基因重排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bcl-6和CD10蛋白表达以及基因重排的特点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分析51例DLBCL(22例为淋巴结内,29例为淋巴结外)和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石蜡组织中bcl-6蛋白表达,并与CD10的表达作比较分析;应用断裂分离探针及间期核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32例淋巴结内DLBCL(22例为石蜡组织,10例为新鲜组织)和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石蜡组织中bcl-6基因的重排。结果(1)淋巴结内、外DLBCL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bcl-6蛋白均呈细胞核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7%(16/22)、75.9%(22/29)、100.0%(10/10);CD10的阳性率分别为40.9%(9/22)、41.4%(12/29)、100.0%(10/10),所有CD10阳性肿瘤均共同表达bcl-6蛋白。(2)40.9%(9/22)的淋巴结内DLBCL和41.4%(12/29)的淋巴结外DLBCL为两蛋白共同阳性表达;将之与两蛋白均不表达的DLBCL(27.3%,6/22和24.1%,7/29)相比,前者(Ⅰ或Ⅱ期)的临床分期低于后者(Ⅲ或Ⅳ期,P<0.05)。(3)淋巴结内DLBCL样本中bcl6基因重排阳性率为28.1%(9/32),其中石蜡组织样本阳性率为27.3%(6/22),新鲜组织样本阳性率为30.0%(3/10),P>0.05。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样本中均未检测到bcl-6基因重排,与DLBCL相比P<0.05。结论(1)在DLBCL中bcl6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bcl-6和CD10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以协助DLBC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bcl6和CD10共同阳性的DLBCL可能具有更好的预后。(2)bcl-6基因重排可能参与了部分DLBCL的发生,并可作为DLBCL诊断的参考指标。
闵大六夏海龙周晓燕孙孟红杨文涛张太明郑爱华施达仁
关键词:基因重排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瘤组织ENVISION法BCL-6基因淋巴结外
软组织和骨肿瘤的细胞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朱雄增王坚施达仁张仁元盛伟琪陆洪芬杜祥侯英勇郑爱华
该项目成功地将当今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如显微切割、PCR、RT-PCR、基因序列测定等)运用在软组织和骨肿瘤的研究当中。检测了石蜡包埋的隆突性皮纤维肉瘤中COL1A1-PDGFB嵌合基因并探讨了其临床意义。通过此项研究...
关键词: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骨肿瘤细胞和分子遗传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