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春娇
- 作品数:5 被引量:118H指数:4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辽宁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物料组合施用对温室番茄根系活力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利用温室内微区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鸡粪(M)、鸡粪+K2SO4(MK)、鸡粪+稻草(MR)、鸡粪+稻草+K2SO4(MRK)对番茄产量、根系活力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种物料混合施用的MRK、MR、MK处理的产量、根系活力、生物学特性[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中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显著高于施用单一物料M,其中MRK效果最明显,与M处理相比,其产量增加了31.59%,MBC增加了36.04%,MBN增加了31.25%,中性磷酸酶增加了59.46%,蔗糖酶增加了49.76%,脲酶增加了48.81%,过氧化氢酶增加了11.76%;而且根系活力与MBC、MBN、脲酶、蔗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MBC、MBN、中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产量关系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0.963、0.953、0.836、0.973、0.975、0.925)。因此,对于设施番茄,添加鸡粪、稻草并配施钾肥对保持土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设施番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酶活性、根系活力及作物产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表征土壤肥力状况、植株吸收营养能力与生产力水平。
- 李明静杨丽娟邹春娇郭晓鸥张一鸣
- 关键词:鸡粪稻草番茄土壤酶活性
- 施用不同物料对温室连作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为了研究不同物料对温室连作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减轻土壤连作障碍、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日光温室水泥池微区区组试验,以连作20年番茄土壤为对照,研究了稻草、生石灰和活性炭3种不同物料对连作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物料能够影响连作番茄生长势、干物质分配,均能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其中生石灰+活性炭组合单株产量最大,比对照提高了30.6%,果实品质以稻草+生石灰+活性炭组合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Vc含量。
- 郭小鸥张一鸣邹春娇李明静李天来
- 关键词:番茄稻草生石灰活性炭
- 钙素及秸秆物料对40茬番茄连作土壤的修复效应初报被引量:8
- 2013年
- 为修复连作番茄土壤,以番茄辽园多丽为试材,通过水泥池微区区组栽培试验,探讨了钙素及秸秆物料对番茄连作生长前期植株干物质积累、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入生石灰可降低番茄连作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提高pH值,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和细菌与真菌的比值(B/F),其中Ca处理的微生物数量总量最低,为43.3×105CFU·g-1,而CCa处理的pH最高,为6.5;稻草秸秆可显著提高放线菌、细菌的数量,脲酶活性,B/F,速效磷含量,其中R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最高,为276.9mg·kg-1;对于提高植株干物质积累,秸秆、生石灰和碳化玉米芯均有显著作用。
- 张一鸣杨丽娟郭小鸥张勇勇李明静邹春娇李天来
- 关键词:番茄连作稻草秸秆生石灰
- 生物炭对设施连作黄瓜根域基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的调节被引量:62
- 2015年
- 以日光温室内连作6年(11茬)营养基质作为对照进行黄瓜盆栽试验,研究添加量为5%和3%(质量比)的生物炭对营养基质中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及群落结构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经生物炭处理后,在定植30~120 d,基质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提高至1茬水平,且5%生物炭处理效果显著高于3%生物炭处理,中性磷酸酶活性则显著低于对照;在定植30~90 d,仅5%生物炭处理对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经生物炭处理后,基质内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定植30~90 d均有所增加,真菌数量则均降低,且5%生物炭处理效果显著高于3%生物炭处理.同时,生物炭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基质内细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说明生物炭的添加对连作营养基质中的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及群落结构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 邹春娇张勇勇张一鸣郭小鸥李明静李天来
- 关键词:连作营养基质生物炭细菌群落结构
- Biolog-ECO解析黄瓜连作营养基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被引量:38
- 2016年
- 【目的】营养基质栽培作为一种有效缓解土壤连作障碍的栽培方式而被广泛应用,但随着栽培年限增加,也会表现出连作障碍现象。目前针对营养基质连作障碍产生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生产上主要采用更换营养基质的方式维持生产力,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本研究从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方面探索营养基质连作障碍产生机理,为找到合理修复营养基质的方法奠定基础。【方法】以日光温室黄瓜槽式连作栽培的营养基质(稻草+土壤+膨化鸡粪)为试材,采用Biolog-ECO方法计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Mc Intosh指数及丰富度指数,进而揭示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索不同连作茬次营养基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特征与规律。【结果】黄瓜平均单株产量随着连作茬次的增加在连作第5茬达到最高值,连作11茬显著低于第1茬水平。营养基质p H随着黄瓜连作茬次的增加逐渐降低,连作13茬时显著低于其他茬次。有机碳、速效氮、磷、钾含量均在连作第5茬的营养基质中含量达到最高值;连作第11茬时,速效氮及速效钾含量显著低于第1茬;有机碳和速效磷含量则在连作第13茬显著低于第1茬。微生物群落碳代谢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连作7茬以后营养基质中微生物碳源利用情况与之前各茬次间差异显著。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香农指数、Mc Intosh指数及丰富度指数均在连作第5茬达到最大值,香农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第11茬开始显著低于第1茬,Mc Intosh指数在第13茬显著低于1茬。同时,随着连作茬次的增加,营养基质中微生物对单一碳源L-精氨酸、D-半乳糖内酯、吐温40、吐温80、丙酮酸甲脂、甲基D葡萄糖苷、N-乙酰基-D-葡萄胺的代谢活性明显降低;而对L-天冬酰胺酸、2-羟基苯甲酸、4-羟基苯甲酸、腐胺、D-甘露醇的代谢活性明显提高。�
- 邹春娇齐明芳马建武春成李天来
- 关键词:黄瓜连作营养基质BIOLOG微生物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