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安定
-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秦陵出土青铜水禽锈体组织结构的初步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本研究旨在研究秦始皇帝陵园出土彩绘青铜水禽锈体的结构形貌及其形成原因。采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S)、X射线荧光光谱(XRF)、金相显微分析和离子色谱分析(IC)等多种分析手段,对青铜水禽锈体的组织结构及其埋藏土壤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高湿、火烧、人为破坏的特殊埋藏环境是该批青铜水禽严重矿化的主要原因,而有些矿化严重的部分为稳定的粉状锈蚀物,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有害锈";从组织的微观腐蚀特征来看,铸态枝晶结构的样品α相优先腐蚀;而铸后受热组织则呈晶间腐蚀的特点,腐蚀由晶粒间界向品粒发展;锈体层状结构的产生与Cu_2O溶解产生空隙,并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生成了孔雀石有关。
- 郭菲梅建军杨军昌邵安定陈坤龙
- 关键词:秦始皇帝陵园锈蚀机理
- 关于考古出土错金银青铜器保护问题的思考被引量:5
- 2010年
- 错金银青铜器对于研究中国青铜时代晚期的金属工艺、装饰风格和题材等方面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在埋藏环境中长期受到地下水、盐类、氧气以及金、银及铜不同电极电位金属之间形成原电池等因素的影响,考古出土的错金银青铜器表面往往覆盖一层绿色锈蚀物,从而遮掩了其表面华丽的错金银装饰。本文从错金银青铜器的腐蚀特征入手,就其保护过程中表面锈蚀物的去留以及清理方法的选择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 邵安定
- 关键词:金银出土考古金属工艺装饰风格青铜时代
- 三种铁质文物脱盐处理对表面锈层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铁质文物在长期埋藏期间,随着腐蚀的进行,土壤中的可溶性盐类就会被结合在表面的锈层中。研究证明,这些盐类,尤其是氯离子(Cl-),对于铁质文物出土后的腐蚀有促进作用。因此,在铁质文物保护工作中,脱盐处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 邵安定
- 关键词:铁器脱盐
- 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金属饰件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为进一步揭示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金属饰件的工艺特征,研究者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仪对该墓地出士的7件镀锡铜饰件、7件银饰件、4件金饰件和2件锡饰件共20件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样品中镀锡铜饰件基体均为铜锡铅合金铸造,表面工艺为热镀锡;银饰件有银铜合金或银金合金,均为热锻成形;金饰件均为金银合金,亦为热锻成形;锡饰件均为铸造而成,为纯锡或锡铅合金。
- 邵安定梅建军陈坤龙周广济王辉
- 关键词:出土器物墓地饰件战国考古发掘
- 陕西洛南河口绿松石矿遗址调查报告被引量:24
- 2016年
- 河口矿业遗址位于陕西省洛南县洛河沿岸。2010~2015年,北京科技大学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河口遗址周边进行了数次调查,发现了10处古代开采绿松石的洞穴遗址。这批洞穴规模较大,采集到的遗物较为丰富,主要为石器和陶片。遗址中采集的石锤为一种古代的采矿工具,洞穴内发现的蓝色矿石经过定性分析,确认为绿松石,因此判断这批洞穴为古代开采绿松石的矿业遗址。从发现的陶片、开采工具的年代以及碳十四测年等资料判断,其开采年代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延续到春秋时期。唐宋时期仍有使用,但不能确定是否与矿石开采有关。河口古代绿松石矿业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我国早期绿松石的开采、使用、流通及来源提供了重要信息。
- 李延祥先怡衡陈坤龙杨岐黄杨岐黄邵安定谭宇辰
- 关键词:先秦时期
- 西安南郊出土一枚拜占廷金币的科学分析与制作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室在对该院历年发掘出土的古代金银币进行保护处理时,发现了一枚特殊的拜占廷金币。该金币与其它金币从外观颜色以及表面成分上均有区别。为了了解该金币的制作工艺,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仪,对该金币与一枚拜占廷纯金币和一枚汉代鎏金铜币分别从表面微观形貌和成分分析两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分析及对比结果,初步认定该金币很可能是以金汞剂(金泥)为原材料,采用模制法制作金币粗胎,再加热使汞挥发而制成的。
- 邵安定杨忙忙刘呆运李明
- 关键词:拜占廷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