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树凯
- 作品数:16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氧化应激-自噬反应在谷氨酰胺改善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的作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改良Feeney法建立大鼠脑外伤(TBI)模型,将8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按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创伤性颅脑损伤组(TBI组),Sham+GLN处理组(Sham+GLN组),TBI+GLN处理组(TBI+GLN组)。分别于伤后1、3、7、14 d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mNSS);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ROS试剂盒检测ROS含量;Westerrn blot方法测定氧化应激相关因子(HO-1、NQO1、Nrf2)和自噬相关因子(LC3-Ⅱ、Beclin-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TBI组比较,TBI+GLN组治疗后7 d神经功能改善[(8.43±0.30)分比(9.79±0.43)分,F=6.775,P=0.010)],细胞凋亡率下降(19.88%±1.60%比15.35%±1.28%,P=0.013)。与Sham组比较,TBI组活性氧(ROS)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00),同时抗氧化应激因子(HO-1、NQO1)和Nrf2通路表达明显减少。GLN处理后,TBI++GLN组ROS表达减少,HO-1和NQO1表达提升,同时激活Nrf2通路和自噬反应,Nrf2、LC3-Ⅱ和Beclin-1表达明显增多。结论 GLN能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改善TBI伤后神经功能行为,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抗氧化应激,激活Nrf2通路和自噬反应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 邬树凯陈祥荣李亚松骆良钦胡伟鹏
-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谷氨酰胺氧化应激
- 急性颅脑创伤后Aβ相关蛋白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特征相关机制的初步研究
- 目的:
1、利用国际通用的多维度神经心理学量表检测分析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出院后3个月时的认知功能变化特征。
2、探讨脑挫裂伤局部伤灶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695(β-APP695)、β淀粉样蛋白42(Aβ42...
- 邬树凯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斑
- 文献传递
- 颞下经小脑幕经岩骨入路岩斜区脑膜瘤显微手术初步体会
- 胡伟鹏黄天造陈祥荣刘楚彬邬树凯曾经勒
- 神经外科脱水剂的临床合理应用
- 2015年
- 根据神经外科疾病的特点,总结目前在国内神经外科中常用的各种脱水剂的药理特点与临床应用经验,建立脱水剂于神经外科合理临床应用的原则。
- 邬树凯陈祥荣徐朝阳陈峻严
- 关键词:神经外科脱水剂脑水肿颅内压
- 外伤后大脑前动脉海绵窦瘘经动脉入路栓塞治疗1例报告
- 胡伟鹏黄天造陈祥荣黄清邬树凯胡昌建
- 丙泊酚对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96只SD大鼠,采用改良Feeney法制备TBI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丙泊酚组、TBI组和TBI+丙泊酚组,每组24只。假手术+丙泊酚组和TBI+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50 mg/kg,1次/d。假手术组、TBI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伤后1,3,7,14 d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干-湿比重法检测损伤区脑皮质脑含水量,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化学荧光法检测活性氧簇(ROS)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肌醇需求酶1(IRE-1)、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假手术+丙泊酚组比较,TBI组和TBI+丙泊酚组伤后1,3,7,14 d mNSS、脑组织含水量、细胞凋亡数、ROS含量升高(P<0.05);与TBI组比较,TBI+丙泊酚组mNSS伤后7 d明显降低[(9.3±1.4)分∶(10.9±1.2)分](P<0.05),脑组织含水量伤后3 d明显降低[(81.0±0.8)%∶(82.1±0.8)%](P<0.05),细胞凋亡数伤后7 d明显减少[(14.1±1.4)%∶(15.6±1.6)%]且伤后14 d减少最为显著[(10.4±1.5)%∶(13.2±1.4)%](P均<0.05),ROS含量伤后7 d明显降低[(61.5±4.0)RFU ∶(77.3±5.5)RFU](P<0.05)。与假手术组和假手术+丙泊酚组比较,TBI组和TBI+丙泊酚组IRE-1、CHOP表达显著升高(P<0.05),TBI组HO-1、NQO1和Nrf2表达明显降低(P<0.05), TBI+丙泊酚组HO-1和NQO1表达升高(P<0.05),而Nrf2的表达稍降低(P<0.05)。与TBI组比较,TBI+丙泊酚组IRE-1、CHOP表达降低(P<0.05),同时HO-1、NQO1和Nrf2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鼠TBI后,丙泊酚能够通过激活Nrf2-抗氧化反应原件通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和脑水肿,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 方仲宁陈祥荣陈峻严邬树凯卢明智
- 关键词:脑损伤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 轻型创伤性颅脑损伤影响认知功能的任务态脑电研究进展
- 2024年
- 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是基层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亦为当今社会的公共健康威胁之一。其中,轻型创伤性颅脑损伤(mildtraumaticbraininjury,mTBI)是最为常见的颅脑创伤类型,约占全部TBI的80%[1]。mTBI患者伤后可出现头晕、头痛、疲乏、焦虑和睡眠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还可能导致显著的认知功能损害[2-3]。虽然大多数mTBI患者可于短期内快速康复,但仍有超过10%的患者存在持续性的认知功能损害[4],对其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 邬树凯孙冀骁黄金钟
- 不同生物型外科补片与自体帽状腱膜在硬脑膜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 观察2种不同生物型外科补片(需缝合和免缝人工硬膜)与自体帽状腱膜修补硬膜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根据采用补片的差异将80例患者分为缝合组(采用需缝合的人工硬膜,32例)、免缝组(采用免缝合的人工硬膜,28例)和自体组(采用自体帽状腱膜,20例),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生物型外科补片与自体帽状腱膜在手术时间、引流液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热、脑脊液漏、皮下积液及癫痫)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缝合组、免缝组及自体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1±0.6)、(2.5±0.5)和(3.0±0.5)h,缝合组手术耗时高于自体组,而免缝组手术耗时低于自体组,缝合组和免缝组分别与自体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免缝组及自体组的引流量分别为(120±75)、( 178±68)和(131±66)ml,缝合组的引流量与自体组基本一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免缝组高于自体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与免缝组患者术后发热及脑脊液漏/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分别与自体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发热:12.5% (4/32)比5.0% (1/20),7.1% (2/28)比5.0% (1/20);脑脊液漏/皮下积液:6.2% (2/32)比0%,25.0%(7/28)比0%,均P>0.05].癫痫发生例数较少,仅缝合组为3.1%(1/31),余2组患者均无癫痫发生,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自体帽状腱膜取材受到一定限制时可采用生物型外科补片.免缝人工硬膜可相应减少手术时间,对难以缝合的部位不失为一种好材料.严密缝合生物型外科补片更具优势.
- 徐朝阳蔡风景邬树凯
- 关键词:人工硬脑膜生物材料
- 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淀粉样蛋白与颅脑损伤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为一种跨膜蛋白,其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营养神经、保护神经、促进突起生长及突触发生等作用;β淀粉样蛋白(Aβ)是其前体APP在病理情况下的酶切产物,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主要病理改变--老年斑的主要成分,其毒性作用亦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两种蛋白在脑损伤后的表达与伤情、伤后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及中枢神经病理生理变化密切相关,研究其在脑外伤后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可以判断伤情、评估预后及为脑外伤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 邬树凯陈峻严高宏志
- 关键词: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淀粉样蛋白创伤性颅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Β-分泌酶
- 改良式腰大池置管控速引流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改良式腰大池置管结合控速外引流在术后颅内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68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传统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改良式腰大池置管控速引流,均结合敏感抗生素治疗,比较二者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式腰大池置管控速引流在治疗过程中导管脱落、堵管及过度引流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传统腰大池置管外引流组。结论改良式腰大池置管控速引流可显著减少引流过程中导管连接脱落、堵管及过度引流等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治疗方式。
- 邬树凯陈祥荣陈峻严
- 关键词:颅内感染腰穿腰大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