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迟兆艳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早期干预
  • 2篇流动家庭
  • 2篇母婴
  • 2篇干预
  • 1篇动机
  • 1篇动人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发育
  • 1篇心理治疗
  • 1篇依恋
  • 1篇依恋类型
  • 1篇婴儿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预防性
  • 1篇预防性干预
  • 1篇认知发育
  • 1篇气质
  • 1篇子女
  • 1篇流动人口

机构

  • 5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迟兆艳
  • 2篇王争艳
  • 1篇丁艳华
  • 1篇杨成莲
  • 1篇崔丽霞
  • 1篇郑日昌
  • 1篇徐秀
  • 1篇陈文凤
  • 1篇李惠蓉
  • 1篇尚睿娴

传媒

  • 2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家访式预防性干预对流动家庭母婴依恋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针对流动家庭婴儿进行早期的预防性干预,通过改善母亲看护行为,提高流动家庭婴儿的依恋安全性。方法将20对流动家庭母婴对随机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6次家庭访问式的入户干预,控制组不做任何处理,干预前后分别通过陌生情境实验程序和依恋Q分类评估两组婴儿的依恋安全性,同时,采用家庭观察评估两组母亲的看护行为。通过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婴儿依恋安全性和母亲看护行为。结果 1)干预前,实验组与控制组母亲的看护行为不存在差异;干预后,实验组母亲看护行为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P>0.05);干预前后,控制组母亲看护行为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母亲看护行为后测得分要显著高于前测得分。2)干预前,两组婴儿依恋分类不存在差异;干预后,实验组婴儿依恋安全性得分比控制组要高;依恋安全性Q分类中,除与其他成人的互动分量表,与母亲进行良好地互动,接近母亲和与母亲身体接触分量表上,实验组婴儿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控制组。结论该干预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流动家庭母亲的看护行为及其婴儿的依恋安全性。
尚睿娴王争艳迟兆艳陈文凤
关键词:流动家庭早期干预
改善母亲看护行为以提高流动家庭母婴依恋质量的干预研究
依恋安全性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处境不利的儿童的依恋安全性往往会受到多重危险因素的影响,对处境不利的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已经成为依恋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针对处境不利的流动婴儿设计了早期的预防性干预方案,通过改善母亲看...
迟兆艳
关键词:早期干预
文献传递
动机性会谈技术的评估(综述)被引量:26
2008年
杨成莲崔丽霞郑日昌迟兆艳
关键词:心理治疗
上海62例婴幼儿依恋类型及相关心理发育的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婴幼儿依恋类型及其与气质的关系,以及母-婴依恋质量对于婴幼儿认知发育等的影响。【方法】对62例12~18个月婴幼儿分别采用"陌生情境法"进行了母-婴依恋类型的测评;采用Carey气质问卷进行了气质类型的分析;采用贝莉婴儿发育量表-Ⅱ(BSID-Ⅱ)进行了认知和运动发育的测评。【结果】安全型依恋(B型)占67.8%,不安全型占32.2%,后者其中A型(焦虑/回避型)占6.4%,C型(焦虑/矛盾型)占25.8%,未发现D型;安全型与不安全型两者的气质类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二者的智力发育指数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上海地区婴幼儿依恋类型有其特定的文化特征性,依恋质量对儿童的认知发育产生影响。在我国开展儿童依恋领域的研究十分迫切和必要。
丁艳华王争艳李惠蓉迟兆艳徐秀
关键词:气质认知发育
流动人口子女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子女的行为问题和父母教养方式特点以及流动人口子女的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 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93名流动儿童和83名本地儿童进行测查。结...
迟兆艳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父母教养方式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