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辛国

作品数:12 被引量:456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临床教学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学成
  • 3篇中医
  • 3篇化学成分
  • 2篇药理
  • 2篇药理作用
  • 2篇实践教学
  • 2篇中医学
  • 2篇中医学专业
  • 2篇教学
  • 2篇防风
  • 2篇HPLC
  • 1篇电图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缺血模型
  • 1篇心肌缺血损伤

机构

  • 12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辛国
  • 5篇黄晓巍
  • 4篇宫晓燕
  • 3篇李鑫
  • 2篇邓毅峰
  • 2篇张晓慧
  • 2篇杨海淼
  • 2篇杨明慧
  • 2篇王铃
  • 2篇冷炎
  • 1篇张辉
  • 1篇李磊
  • 1篇郑四平
  • 1篇陈立怀
  • 1篇金冶
  • 1篇王泽玉
  • 1篇徐岩
  • 1篇王恩鹏
  • 1篇成光宇
  • 1篇姜喆

传媒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中医教育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人参研究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2010年
为了适应社会对合格中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完成中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既有深厚理论知识,又有较高实践能力,能够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和科研的实用型、专门型高级人才,中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院从2006年5月开始进行中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冷炎宫晓燕辛国邓永志徐宝石王铃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实践教学
煎煮时间对防风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煎煮时间对防风药液中有效成分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的影响,探讨防风的最佳煎煮时间,为中药特殊煎煮方法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Inertsil ODS-3柱(250×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30℃。结果:防风的有效成分升麻素苷浓度在0.1-0.8mg/mL、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浓度在0.1-0.5m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r=0.9997)。防风煎煮20min升麻素苷含量以及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为4.712mg/g和1.860mg/g,煎煮25min为7.316mg/g和3.472mg/g,煎煮30min为7.564mg/g和3.472mg/g,煎煮35min为5.828mg/g和3.472mg/g,煎煮40min为5.456mg/g和2.976mg/g,煎煮45min为5.332mg/g和2.356mg/g,煎煮50min为4.588mg/g和1.860mg/g,煎煮55min为3.844mg/g和1.736mg/g,煎煮60min为3.224mg/g和1.736mg/g。结论:防风饮片煎煮30min时,其有效成分升麻素苷的含量最高,在煎煮25~35min时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最高且基本稳定,表明煎煮30min时有效成分总溶出率最高,同时,如果煎煮时间过低,其有效成分不能充分溶出;而且,如果煎煮过程过长,同样会降低其主要成分的溶出率;故临床应用防风以先煎10min为宜。药喷雾技术,以便遏制西洋参病虫害,确保苗株健壮,促成西洋参种植业的优质、高产和高效。
李鑫辛国辛宇杨明慧刘玥欣赵昕彤许佳明叶豆丹黄晓巍
关键词:防风煎煮时间HPLC
心肌缺血模型动物心电图损伤的动态变化遥测研究
邓毅峰欧喜燕周鸣黄晓巍辛国马连英卫昌华
该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制作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动物模型,并利用无线遥感电极在动物体内的植入动态遥感监测在体动物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后心电图的改变,并分析几种造模方法对心肌损伤的动态影响及规律,为今后的药物研究及临床诊断奠定理论基础和...
关键词:
关键词:心肌缺血损伤心电图动物实验
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研究总结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及测定方法。方法:三萜类成分提取分离方法一般根据其溶解性采用不同的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分离。结果:该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易造成医药污染,且提取的选择不高,使制得药物剂型单一,多为汤剂或者丸、散等剂型,服用量大且携带不便,不利于中药的现代化。结论:由于色谱等分离技术、波谱测定技术等分析手段的迅速发展,使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测定方法取得了可喜的研究进展。
辛国王恩鹏张辉
关键词:三萜类化合物
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48
2018年
通过对近20年相关文献的查阅,对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归纳。柴胡具有疏散退热、升举阳气、疏肝解郁等功效,其化学成分主要为三萜类化合物柴胡皂苷,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肝损伤、抗肿瘤、抗抑郁等作用。总结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辛国赵昕彤黄晓巍
关键词:柴胡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中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临床实践能力是医学生必备的最重要能力之一。多年来,中医学专业的本科临床实践教学改革,一直是我院不断思考、深入探索和积极实践的重要工作。从2006年开始,借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契机,我院开始了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工作,重点进行了实训中心建设,临床实践教学内容、环节、手段、考核和监管机制等方面改革。
冷炎宫晓燕辛国王铃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荆芥汤中荆芥最佳煎煮时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通过研究荆芥后下对荆芥汤中胡薄荷酮含量及镇咳、镇痛、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荆芥的最佳煎煮时间,为荆芥特殊煎煮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荆芥含量测定要求测定胡薄荷酮含量;采用致咳、致痛法观察荆芥后下对小鼠镇咳、镇痛作用的影响,通过分析小鼠CD4^+、CD8^+、IL-1、IL-6水平,探讨荆芥后下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荆芥煎煮7.5 min时,荆芥汤中胡薄荷酮含量最高,与空白组比较其能够明显改善小鼠痛阈值、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P<0.01),提高小鼠CD4^+、CD8^+、IL-1、IL-6水平(P<0.05)。结论:荆芥后下影响荆芥汤中胡薄荷酮含量及治疗效果,荆芥入解表类汤剂宜采用"后下",最佳时间为5~10 min。
杨明慧黄晓巍辛国辛国辛国李鑫徐岩李鑫
关键词:胡薄荷酮HPLC免疫
山梗菜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山梗菜是桔梗科(Campanulacea)半边莲属(Lobelia L.)植物山梗菜Lobeliasessilifolia Lamb.的根及或带根全草。产于我国云南西北部、广西北部、浙江、台湾、山东、河北、辽宁、吉林和黑...
辛国
关键词:肿瘤齐墩果酸熊果酸
文献传递
防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被引量:178
2018年
通过查阅近20年相关文献,对防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归纳。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等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升麻素苷和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过敏、抗肿瘤、抗凝血、抗血栓、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总结防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辛国李鑫黄晓巍
关键词:防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整理研究
辛国宫晓燕艾振坤张晓慧杨海淼金冶
该课题根据农村基层特点,筛选整理了6种技术方法,166种疾病诊断与治疗,汇编成《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教材》,以农村基层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推广应用,对减轻广大农民求医问药的经济负担,锻炼农村中医队伍,提高医疗技...
关键词:
关键词:农村中医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