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华 作品数:5 被引量:27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超快冷下厚规格X80管线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4 2016年 针对厚规格X80管线钢,采用SEM、EBSD、TEM等方法,研究了不同超快冷终冷温度下厚规格管线钢显微组织演变规律及强韧化机制,并进一步给出了最佳超快冷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相同控轧条件下,随着超快速冷却温度由650℃降低至350℃,显微组织经历了由AF+QF+GB+DP向AF+GB的转变,沿厚度方向组织均匀性得到改善,有效晶粒尺寸减小,铁素体板条亚结构细化;当超快速冷却温度为350℃时,沿厚度方向组织均匀性最优,有效晶粒尺寸及板条亚结构尺寸最小,分别为3.83μm及300~900 nm间,材料的主要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与相变强化的综合强化,此时实验钢综合力学性能最优,拉伸、冲击力学性能均满足ASTM A370标准;实验钢轧后超快速冷却最佳工艺参数为:810℃精轧+超快冷至350~400℃+层流冷却至320~360℃+卷取。 赵金华 胡文莉 王学强 康健 袁国 邸洪双关键词:超快冷 针状铁素体 热轧工艺 迁钢2160mm超快冷工艺下X70管线钢减量化工艺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14.2 mm X70管线钢,采用超快冷工艺方法,研究了节约型成分设计条件下,轧后冷却制度对14.2 mm X70管线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降低Nb 20%~30%情况下,利用轧后超快冷能够获得理想的X70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并获得了14.2 mm X70合理的减量化轧制工艺。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实践表明,超快冷下减量化14.2 mm X70管线钢力学性能良好稳定,很好地满足了生产需求。 赵金华 王学强 赵林 唐帅 袁国 邸洪双关键词:超快冷 X70管线钢 超快冷下X70管线钢热轧工艺及显微组织 被引量:6 2015年 研究了14.2 mm X70管线钢轧后经超快冷+层流冷却、层流冷却两种冷却制度后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讨论了超快冷+层流冷却下实验钢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两种冷却制度下实验钢力学性能均满足API SPEC 5L X70要求,超快冷+层流冷却下实验钢强度、塑性及韧性较高,综合力学性能良好;不同冷却制度下显微组织均为贝氏体铁素体+针状铁素体+M-A岛混合组织,其中超快冷+层流冷却下针状铁素体、M-A岛组织更加细化;超快冷+层流冷却下实验钢主要强韧化机制为细晶强化与纳米析出强化;实验钢理想轧后冷却工艺为:820~840℃终轧+超快冷至450~500℃+层流冷却至350~400℃+卷取. 康健 赵金华 王学强 邸洪双关键词:超快冷 X70管线钢 针状铁素体 M-A岛 热轧工艺 超快冷工艺下X70管线钢微观组织及M/A岛演变 被引量:6 2018年 采用超快冷与层流冷却相结合的冷却工艺对厚度为12.7 mm的X70管线钢进行轧制,分析讨论不同超快冷终冷温度下实验钢的微观组织及马氏体-奥氏体(M/A)岛演变规律,并进一步给出实验钢的最佳轧制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超快冷终冷温度在570~360℃范围内时,实验钢组织可归类为:1)准多边形铁素体(QF)+贝氏体铁素体(BF)+针状铁素体(AF)+M/A岛;2)AF+BF+M/A岛;3)AF+BF+板条贝氏体(LB)+M/A岛。随着超快冷终冷温度由570℃降至440℃,M/A岛所占面积百分比变化不大,M/A岛长度减小;随着超快冷终冷温度进一步降至360℃,M/A岛长度变化不大但体积分数降低。当超快冷终冷温度为440℃时,实验钢拉伸性能及低温韧性最优。针对实验用X70管线钢,控制冷却最佳工艺制度为终轧830℃+超快冷却至410~470℃+层流冷却至320~370℃+卷取。 王学强 袁国 赵金华 康健 邸洪双关键词:超快冷 X70管线钢 显微组织 M/A岛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