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辛辰
- 作品数:1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德智相融,活力无限——课堂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被引量:1
- 2011年
- 回归课堂,研究课堂,建设课堂文化一直是我们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关注的焦点。2006年,我们就以上好“家常课”为抓手,切实提高教学改革的实效,
- 赵辛辰
- 关键词:课堂文化文化建设教学改革
- 在“正则”的道路上前行——吕凤子教育思想的实践研究与发展
- 2018年
- 丹阳市正则小学是中国著名美术家、教育家吕凤子先生于1912年创办的一所百年老校。百年沧桑,历史更迭,但“正则”的校训一直沿用至今,风先生的教育思想历久弥新,正则教育的道路也越走越宽。
- 赵辛辰
- 关键词:教育思想正则教育家美术
- “以礼立人”的思考与实践
- 2009年
- 我们随机对100名小学生的文明礼貌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在校礼仪习惯有很多问题,而家庭礼仪情况普遍比在校的情况还要差。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应该弘扬“礼仪之邦”的道德风范,从文明礼仪教育切入,“以礼立人”,广泛开展文明礼仪道德的情感熏陶和养成教育,使学生从小做到知书达礼,行为美和心灵美统一,全面提高素质,奠定良好人格基础。
- 赵辛辰
- 关键词:立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明礼仪教育礼仪习惯素质教育道德风范
- “文化”润“德”思考与实践被引量:4
- 2011年
- 学校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当下学校德育育人无力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道德教育的生态失衡,"文化缺失"是失衡的根本原因。所以,要在德育中实施文化探寻,用"文化"医治"文化危机"。"文化"润"德"这一德育模式是基于学校已有的文化传统,有意识地构建立体多元且主题鲜明的学校文化,充分利用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发挥文化引发、认同、固化及传承的作用,使德育走进人的心灵,走进人的精神,走进人的生命,从而达成"文化润德""文化化人"的根本目的。
- 赵辛辰
- 关键词:文化德育德育效果文化工程
- 以礼立人 德智双赢--丹阳师范附小“以礼立人”教育实验研究
- 2007年
-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丹师附小作为教育家、国画家吕凤子先生创建的百年老校,为弘扬礼仪之邦的道德风范,落实《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纲要》精神,创建了“以礼立人”工程,从文明礼仪抓起,广泛开展养成教育,使学生从小做到知书达礼、德智并重,为其人格的健康、全面发展做好奠基工作。
- 赵辛辰
- 关键词:教育实验研究立人师范公民道德素质文明礼仪
- 用心关注家常课
- 2007年
- 家常课是什么?它就是常态下的课堂,是课表里安排的教师与学生都必须经历的每一节课。
家常课课堂教学的低效带给学生的是课后时间被大量占用,作业如山,机械练习;带给教师的是忙于批改,苦于补差,没有时间研究课堂教学。因此,减负提质,必须要从课堂开始。抓住了家常课就能在教学管理中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就能在教学管理中返璞归真,以简驭繁。
- 赵辛辰
- 关键词:用心教学管理返璞归真教师课表
- 我们的三代“成长小脚丫”
- 2011年
- "成长小脚丫"是一本记录儿童品德成长记录与"多元"评价为一体的成长手册。与常见的"素质发展报告书"不同,这手册不再重智轻德,不再重结果轻过程,不再重知识轻养成,不再是简单的终结性评价。我们的"成长小脚丫"关注扎实的评价过程,基于培养合理儿童的理念。我们坚信,一个健康的儿童应该是完整的、独特的、可塑的,那我们也应通过内容全面。
- 赵辛辰
- 关键词:感恩教育道德认知终结性评价道德行为成长日记
- 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跋涉
- 2006年
- 进入课改已经4年了。作为一所省实验小学的校长,一方面笔者感觉到教师对课改已经不再陌生,但另一方面也感觉到理论与实践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如何进一步深化课改、提升学校内涵?笔者以为,首先必须正视以下几个现实问题。
- 赵辛辰
- 关键词:课程改革校长学校管理办学理念通识培训
- 百年“正则”绵延不绝——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特色建设之路
- 2013年
- “正则”两字,源于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名。1912年,吕凤子先生创办正则学校,并解读为“正则者,品行端正,思想纯正,为人诚正,处事公正”。正则教育是“依正求则”“求正合则”的教育。学校继承正则文化传统,在正则教育的理念指导下,通过以礼立人的特色项目和文化德育的校本课题研究,在立体建构中育人,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了全面育人的特色学校。
- 赵辛辰
- 关键词:绵延校本课题研究文化传统
- 学生道德教育中的群体功能解析
- 2010年
- 在学习生活中,任何一个学生都不可能生活在个人世界里,或多或少都要和群体接触,而群体的价值观、道德观等都会对个人的道德教育境界产生影响。本文就学生道德教育中群体的功能进行探讨。
- 赵辛辰
- 关键词:道德教育教育境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