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竞余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人低射血分数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探讨
- 2012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低射血分数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麻醉。方法总结回顾45例老年底射血分数患者麻醉前、麻醉诱导及麻醉术中管理,对其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全组都顺利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搭桥手术,1例术中发生室颤,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结论通过麻醉医师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观察,准确把握麻醉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用药的时机和剂量,使血流动力学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多数老年低射血分数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能取得搭桥手术成功。
- 赵竞余任春梅李素华李金柱
- 关键词:老年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麻醉探讨
-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及恢复质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8)。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对照组采用0.5%罗哌卡因20 mL进行胸椎旁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0.75μg/kg右美托咪定+0.5%罗哌卡因20 mL进行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气管插管即刻、切皮后5 min、术毕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ICU滞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12、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手术前、手术后24 h的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以及补救镇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及气管插管即刻,两组MAP、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5 min及术毕,观察组MAP、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滞留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6.58±4.03)h、(5.47±1.23)h、(11.24±2.10)d,均短于对照组[(18.33±4.52)h、(6.02±1.39)h、(12.17±2.3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24 h,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2.65±0.45)、(2.56±0.59)分,均低于对照组[(2.87±0.53)、(2.92±0.61)分],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为(2.15±0.95)、(2.20±0.91)分,均高于对照组(1.63±0.72)、(1.60±0.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两组cTnI、CK-MB及AST水平均较手术前升高,但观察组cTnI、CK-MB及AST水平分别为(0.96±0.31)ng/mL、(4.91±1.06)ng/mL、(39.08±7.26)U/L,均低于对照组[(1.16±0.34)ng/mL、(5.61±1.17)ng/mL、(43.
- 赵竞余刘兆汛姜丽杰张新花陈永学
-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术后疼痛胸椎旁神经阻滞冠状动脉搭桥术
- 冠状动脉搭桥术中腔镜下获取大隐静脉引起高碳酸血症的临床处理
- 2016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应用腔镜下获取大隐静脉时有高碳酸血症时的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总结10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应用腔镜下获取大隐静脉的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麻醉过程及术中二氧化碳分压检测结果处理高碳酸血症。结果:101例患者中:有46例有不同程度高碳酸血症出现,其中3例术中有顽固性高碳酸血症,搭桥时有难以纠正低血压改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43例在调整呼吸参数后高碳酸血症得以纠正,均在不停跳下完成冠状动脉搭桥,且均无麻醉并发症:55例无高碳酸血症出现。结论:在搭桥术中应用腔镜下获取血管高碳酸血症不容忽视,要提早预防及时处理,严格选择病例。
- 赵竞余陈德峰任春梅叶海峰
-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大隐静脉高碳酸血症
- 左心功能低下患者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总结严重左心功能低下冠心病患者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搭桥(ONBEATCABG)的临床经验。方法2005年10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对47例严重左心功能低下的冠心病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早期行非体外循环搭桥(OPCAB)24例,其中因血流动力学不能维持,紧急转流行ONBEATCABG10例(其中湿备4例);后期23例手术起始就常规行ONBEATCABG术。比较OPCAB(未转流)及常规ONBEATCABG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并分析总结OPCAB及ONBEATCABG在严重左心功能低下患者中的应用情况。结果23例行常规ONBEAT下心脏搭桥(3.28±0.62)支,体外循环(ECC)时间(92.34±28.62)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OPCAB紧急转流10例,搭桥(2.07±0.81)支,ECC时间(150.53±64.31)min,术中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2例,术后死亡2例,均死于心功能衰竭。结论严重左心功能低下冠心病患者,相对于OPCAB,ONBEATCABG对心肌的损伤略重,但合理采用ONBEATCABG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 陈德峰张健叶海峰张爱民苗毅赵竞余李素华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功能
- 酒石酸布托啡诺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丙泊酚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丙泊酚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94例行CABG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给予40μg/kg酒石酸布托啡诺,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于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或生理盐水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5 min(T4)记录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同时检测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统计2组患者麻醉诱导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T1时MAP、HR均明显低于T0时(P<0.05);对照组T2~T4时MAP、HR较T0时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T2~T4时MAP、HR较T0时明显降低(P<0.05);T1时观察组MAP、HR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T2~T4时观察组MAP、HR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T2时血清Cor、ACTH、NE水平较T0时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T1~T4时血清Cor、ACTH、NE水平较T0时升高(P<0.05),观察组T1~T4时血清Cor、ACTH、NE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期低血压、高血压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CABG中有利于减轻患者丙泊酚麻醉诱导期的应激反应,避免患者丙泊酚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
- 赵竞余姜丽杰贾庆成苏红玲张新花刘兆汛叶海峰陈永学
- 关键词:丙泊酚酒石酸布托啡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
-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紧急改体外循环下不停跳搭桥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冠心病外科治疗主要包括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off-pump coronary arterybypassgrafting,OPCABG)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conventional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OPCABG有降低高危患者手术风险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优点[1,2],已成为当今心脏外科搭桥的首选,但是有一部分患者在术中不得不紧急施行体外循环抢救患者生命并完成手术。
- 赵竞余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体外循环
- 大血管手术麻醉管理
- 2012年
- 属于现代外科技术的大血管(主动脉)手术始于1948年,Shuamacker对一列主动脉缩窄成功地切除了缩窄部分并将正常两端进行了端端吻合术.1954年Blakemore和Shumaker分别用人造血管代替同种血管获得成功.此后主动脉外科手术得到迅速发展[1].笔者所在医院自2005年10月~2010年12月成功实施了19例大血管手术,现将麻醉管理及体会总结如下.
- 赵竞余赵和有叶海峰
- 关键词:大血管手术麻醉管理
- 血清PDGF联合BNP预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临床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联合血清脑钠肽(BNP)预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患者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197例择期行OPCABG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术前检测血清PDGF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血清BNP水平(放射免疫法)。根据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房颤分为新发房颤组(n=37)和非新发房颤组(n=160)。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血清PDGF、BNP对OPCABG患者术后是否新发房颤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OPCABG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影响因素。结果新发房颤组血清BNP、PDGF水平高于非新发房颤组(P<0.05)。新发房颤组患者年龄、右冠状动脉狭窄率、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比例、机械通气时间、空腹血糖(FPG)、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均高于非新发房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新发房颤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75%(OR=2.090,95%CI:1.495~2.922)、BNP≥287.64 pg/ml(OR=2.746,95%CI:1.798~4.193)、PDGF≥398.57μg/L(OR=2.601,95%CI:1.765~3.835)是OPCABG患者术后发生房颤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BNP、PDGF预测OPCABG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AUC(95%CI)分别为0.781(0.756~0.818)、0.825(0.797~0.861),两者联合预测的AUC(95%CI)为0.901(0.874~0.935)。结论OPCABG术后新发房颤患者血清PDGF、BNP水平均升高,二者可作为OPCABG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预测指标,且联合检测预测效能更高,可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 姜丽杰刘兆汛张新花赵竞余
- 关键词: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脑钠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