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本华

作品数:39 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血压
  • 5篇细胞
  • 5篇病毒
  • 3篇影响因素
  • 3篇孕妇
  • 3篇肾损
  • 3篇肾损伤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缺血
  • 3篇环境因素
  • 3篇高血压
  • 3篇肝癌
  • 3篇META分析
  • 3篇病例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端粒

机构

  • 28篇厦门大学
  • 7篇厦门市第二医...
  • 6篇济宁医学院
  • 4篇厦门市疾病预...
  • 3篇厦门医学院
  • 2篇顺德职业技术...
  • 2篇德国Tueb...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 1篇济宁市精神病...
  • 1篇漳州市疾病预...
  • 1篇济宁市卫生防...
  • 1篇嘉祥县卫生防...
  • 1篇济宁市第十七...
  • 1篇厦门市第五医...

作者

  • 37篇赵本华
  • 12篇苏艳华
  • 5篇田世文
  • 5篇陈静
  • 4篇周同荣
  • 4篇赖圳宾
  • 4篇何洁
  • 4篇施明明
  • 4篇刘惠芬
  • 3篇黄守杰
  • 3篇杨月
  • 3篇叶婧
  • 3篇王玉新
  • 3篇柯遐义
  • 2篇郭飞
  • 2篇张以勤
  • 2篇刘胜
  • 2篇周丽娜
  • 2篇武挺
  • 2篇牛建军

传媒

  • 5篇济宁医学院学...
  • 4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校医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1995
  • 1篇1994
  • 4篇1992
  • 1篇1991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厦门市社区居民心理性衰老与端粒长度的相关性
2018年
目的探索社区居民心理性衰老随年龄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白细胞端粒长度的相关性。方法在厦门市翔安区、同安区、集美区采用年龄分层抽样法抽取健康居民进行调查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端粒长度。结果现场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6份,有效457份,男231人,女226人,性别分布均匀(χ2=2. 02,P=0. 73)。平均年龄为(43. 05±15. 43)岁,男女性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因子分析法提取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8. 08%,量表总Cronbachα为0. 836。认知功能、情绪、性格、心理性衰老分值与年龄存在显著正相关(r=0. 845、0. 793、0. 801、0. 876、均P<0. 01)。认知功能、情绪、性格、心理性衰老分值与端粒长度显著负相关(r=-0. 561、-0. 512、-0. 521、-0. 574,均P<0. 01)。结论所开发的心理性衰老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与年龄呈正相关,反映了心理衰老分值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并与端粒长呈负相关趋势,该量表适合对人群心理健康的测量。
刘惠芬李峰米雪赵本华
关键词:端粒长度
检验微量尿胆红素筛检病毒性肝炎的探讨
1992年
采用最灵敏的检验尿胆红素(能检出尿胆红素浓度≥3.428μmol/L)的方法筛检出病毒性肝炎90例,其中9例临床尚未出现黄疸而检测尿胆红素阳性者,有6例是在临床黄疸出现前1~3日检出;另3例临床上始终未出现黄疸,而血清黄疸指数、一分钟胆红素均高于正常,并连续5~8天在尿中检出胆红素。能在黄疸出现前筛检出病毒性肝炎,对预防、控制本病具有重要意义。
田世文张辅华赵本华周同荣杨本付孔德众刘艳秋董恭岭赵安敏
关键词:尿胆红素筛检病毒性肝炎
农民高血压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1991年
作者对山东某地109例农民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及109例健康农民对照进行了家系调查,并引用Falconer 的估计阂值性状遗传度的公式,采取了性别分层计算,得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加权平均值为73.6%。认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亲属(尤其一级亲属)加强监测检查是必要的,同时也应克服不良的环境因素,使易患性下降,起到预防发病的作用。
赵本华王怀敬田世文卢士德张辅华周同荣
关键词:高血压遗传流行病学家系调查
孕妇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厦门市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情况和HBV宫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在1 064名孕妇第一次到医院建立孕产妇保健卡时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其血清乙肝标志物,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外周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的产妇179例随访至其分娩,并采集其分娩时的脐血和胎盘组织。对脐血进行HBsAg和HBV DNA的检测,对胎盘组织进行HBsAg的检测。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被调查的1 064名孕妇中,HBsAg阳性的孕妇共179名,感染率为16.8%。对179名HBsAg阳性的孕妇的脐血进行检测发现,发生HBV宫内感染的孕妇共34名,感染率为19.0%。孕妇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胎盘HBsAg阳性、孕妇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孕前超重,OR分别为5.123(95%CI:1.422~18.413)、4.619(95%CI:1.225~17.534)、3.343(95%CI:1.233~9.092)。结论对于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超重/肥胖孕妇,其新生儿可能发生HBV宫内感染,应加强自身防护措施,合理规避HBV宫内感染风险。
杨松静黄桢翔陈碧钦施明明陈江慧陈静刘惠芬苏艳华柯遐义赵本华
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
Poly(I:C)与R848对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3(TLR3)配体多聚肌胞苷酸[Poly(I:C)]与TLR7/8配体R848对小胶质细胞(MG)活性的影响。方法6~8周龄Lewis大鼠30只分为Poly(I:C)组(12只)、R848组(15只)和对照组(3只),前两组大鼠根据处死时间的不同分别分为4、5个亚组,每亚组3只,分别单次腹腔注射1mLPoly(I:C)(5mg/kg)和R848(1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PBS;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脊髓内ED-1、同种异体移植炎性因子-1(AIF-1)、血管内皮单核细胞活化肽Ⅱ(EMAPⅡ)、OX-6和P2X4R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双染染色检测增殖的MG。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oly(I:C)组和R848组注药后第4天ED-1^+的MG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ly(I:C)组与R848组仅观察到少量EMAPⅡ^+细胞,未观察到AIF-1^+、OX6^+、P2X4R^+细胞,对照组未观察到EMAPII^+、AIF-1^+、OX6^+及P2X4R^+细胞:免疫组化双染显示Poly(I:C)组和R848组大鼠注射后第4天脊髓有少量BrdU^+/ED-1^+双染细胞,提示仅有少量MG增殖。结论TLR配体外周给药后可作用于脊髓内的固有免疫系统,进而影响脊髓内MG的免疫活性,提示这类制剂对调节脊髓损伤组织的再生修复有一定价值。
苏艳华张志明张智仁赵本华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脊髓
瘦素基因G2548A多态性及相关因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影响
2018年
目的探究瘦素基因(LEP)启动子区第2548位核苷酸G>A变异及相关因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联性,分析基因与相关因素间交互作用对NAFLD影响。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NAFLD患者200例作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应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技术(HRM)作基因分型并对结果进行测序验证;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基因多态性与NAFLD关联性;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AFLD发生的相关因素;利用叉生分析对基因-相关因素交互作用进行探讨。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及其他因素后NAFLD危险因素为血清总胆固醇(OR=1.609,95%CI=1.104~2.347)、瘦素(leptin)水平(OR=1.510,95%CI=1.025~2.224)、高血糖(OR=2.381,95%CI=1.182~4.797)、吸烟(OR=1.717,95%CI=1.074~2.748);坚持锻炼是NAFLD发生的保护因素(OR=0.666,95%CI=0.461~0.961)。叉生分析结果显示,携带AA基因型的血清高leptin水平者(O及=2.247,95%CI=1.349~3.743)及携带AA基因型的高血糖者(OR=4.202,95%CI=1.810~9.755)发病风险均明显增加,具有正向交互作用(P<0.01)。结论血清高leptin水平以及LEP G2548A位点AA基因型、A等位基因可能是NAFLD的易感因素,基因多态性与血糖及血清leptin水平交互作用增加了NAFLD发病风险。
何洁郭小榕陈静赖圳宾彭东旭江尧苏艳华赵本华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
厦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群传播能力计算与防控措施效果的模拟评估被引量:8
2020年
为计算厦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人群传播能力并模拟评估防控措施效果,根据COVID-19自然史构建厦门市COVID-19人群传播的易感者-潜伏者-染病者-隐性感染者-移出者(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asymptomaticrecovered,SEIAR)模型,收集厦门市截至2020年3月7日的COVID-19病例数据建立数据库,将SEIAR模型与数据库拟合计算COVID-19有效再生数(effective reproduction number,Reff),模拟综合干预措施情况下的流行曲线,并评估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截至3月7日厦门市共报告COVID-19病例35例,其中输入病例22例,继发病例13例,模型与疫情数据拟合结果较好(χ^2=10.375,p=0.996).模型结果显示:1月26日之前,COVID-19在厦门市的Reff为2.78,1月26日之后的Reff为0.35,综合干预措施将Reff降低了87.41%.若1月26日未强化综合干预措施,则截至3月7日预计累计报告病例和本地病例将分别达到1863和1841例,而实际累计报告病例和本地病例分别为35和13例,分别降低了98.12%和99.29%.上述结果表明厦门市COVID-19人群传播能力较强,综合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
陈田木赵泽宇芮佳余珊珊祝媛钊徐静文刘星纯王瑶杨蒙李佳刘若云谢昉雷照赵本华王明斋苏艳华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数学模型干预
哺乳动物Toll样受体与组织再生修复被引量:1
2010年
机体损伤后通过诱导组织细胞产生复杂而又相互调控的系列反应,来促进损伤组织的再生.不同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细胞之间的协调平衡对于组织再生的调节非常重要,免疫系统在此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可识别微生物病原体,在触发机体防御性抗病原微生物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先天免疫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TLRs内源性配体的存在提示TLRs不仅可诱导机体防御性的抗微生物免疫反应,同时还是机体损伤后启动组织再生修复的敏感监测系统.本文概述了TLRs及其内源性配体,以及TLRs在诱导损伤后组织再生中的作用.TLR内源性配体及其在组织再生过程中的作用为促进机体损伤组织的再生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策略.
章婷张志明赵本华张智仁苏艳华
关键词:TOLL样受体内源性配体哺乳动物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与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受孕双胎妊娠并发症及结局的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与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受孕双胎妊娠围生期并发症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2月~2011年5月437例IVF-ET、ICSI受孕双胎的并发症(如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妊娠结局(流产发生率)。结果 IVF-ET受孕双胎组胎膜早破及胎盘早剥发生率高于ICSI受孕双胎组(χ2=5.93,6.01;P<0.05);IVF-ET受孕双胎组与ICSI受孕双胎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2.68,1.37;P>0.05);IVF-ET受孕双胎组较ICSI受孕双胎组流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5.09;P<0.05)。结论 IVF-ET较ICSI受孕双胎妊娠风险较高,IVF-ET与ICSI本身可能不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因素。
谢涛郑剑兰张小琼付景丽赵本华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双胎妊娠
2型糖尿病发病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英文)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 2型糖尿病病因组合中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所占的比重 ,为 2型糖尿病的综合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 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和家系调查的方法 ,选择济宁市新诊断 2型糖尿病人 5 6例、医院对照 112例 ,对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分析遗传方式和遗传率。结果 病例组一级亲属总的累积发病率为 3.96 3% ,与对照组 0 .6 2 5 %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5 ) ;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 36 .2 % ;分离分析 2型糖尿病符合多基因遗传模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和嗜甜食与 2型糖尿病有显著性关系。结论 对于该病的防制对策应针对那些有遗传背景的人群 ,注意避免肥胖 ,少吃甜食 ,加强监测 ,尽早的发现潜在的或亚临床型的 2型糖尿病 ,以便及时治疗 ,减少糖尿病的危害有着重要意义。
赵本华黄守杰乔玉欢
关键词:2型糖尿病配比病例对照研究遗传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