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因

作品数:9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文化系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4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布依族
  • 4篇民族
  • 2篇神话
  • 2篇神话史诗
  • 2篇史诗
  • 2篇同源关系
  • 2篇图腾崇拜
  • 2篇夏族
  • 2篇骆越
  • 2篇南越国
  • 2篇白马
  • 1篇稻作
  • 1篇稻作文化
  • 1篇东夷
  • 1篇东夷族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时期
  • 1篇信仰
  • 1篇悬棺
  • 1篇悬棺葬

机构

  • 9篇贵州民族大学

作者

  • 9篇谷因

传媒

  • 6篇贵州民族研究
  • 2篇贵州民族学院...
  • 1篇民族研究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简论布依族民间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被引量:3
2001年
布依族民间文学中成功地塑造了布依族古代劳动妇女的各种典型形象。
谷因
关键词:布依族民间文学女性形象少数民族文学
“陆梁”新解被引量:3
1994年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文中“陆梁”一词之义,向来说者解释不一。 司马贞《索隐》曰:“南方之人,其性陆梁,故曰陆梁。”张守节《正义》则曰:“岭南之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故曰陆梁。”此两说乃唐人之见,事实上并非如其所说这样简单。故现今学者多不以为然,谓之曰“义不可通”;“皆牵强附会,有失原义”,并分别提出了如下见解。 戴裔煊说:“越人姓骆氏,古无所谓姓,骆为其族名”,“越人本来称号应为骆”,“‘陆梁’即‘骆’音之长读,秦始皇开拓岭表,置3郡,其地取诸陆梁;换言之,桂林、象、南海3郡,本为骆亦即陆梁之居地”。“骆称之由来,滥觞于骆田,为其始源”。 前几年出版的《古南越国史》一书说:“陆梁”是岭南土著民族语言的译音。“陆”是山麓的“麓”,“因为岭南多山麓,本地民族以此相称是合乎情理的”。“陆”又转而为“雒”,两字音近互通。“梁”有两种解释,一是山坡的“坡”,今广西壮族及粤方言均称山坡的“坡”为“lcη”,与“梁”音近,“陆梁”是“麓坡”的意思。“梁”的另一种解释是“佬”,岭南越人习惯称“佬”,“梁”是“佬”的音译,“陆梁”就是“雒佬”的意思。“‘佬梁”(亦即雒佬)既是岭南越人的自称。
谷因
关键词:布依族图腾崇拜南越国布依语白马祖先崇拜
布依族鱼图腾崇拜溯源被引量:12
1999年
布依族传统及化中有明显的鱼图腾崇拜遗迹,表明布依族原始先民曾奉鱼为图腾崇拜物。布依族源于古越人,古越人也有鱼图腾崇拜。而古越人先祖"无余"乃"禹之苗裔",禹之祖考颛项和鲧也都以鱼为图腾。因此本文认为,布依族的鱼图腾崇拜遗迹,是古越人鱼图腾崇拜的延续,其源可溯至曾以鱼为图腾的夏族原始先民。这是布依族深层文化具有夏文化因子的又一例证。探讨这个问题,对于了解布依族的又化来源和古代夏越民族的关系,以及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整体性特征的研究,都有实际的意义。
谷因
关键词:布依族图腾崇拜古越人深层文化神话史诗整体性特征
从习水便舟文化特征看夏越民族的同源关系被引量:2
1996年
我国台湾已故著名民族学家凌纯声先生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中国最下和最古老的基层文化,可能是以滨海的夷越文化为代表的海洋文化①。这一观点对研究构成华夏文化重要基础之一的夏文化的来源有启发意义。我们曾经论证过“骆”是夏越民族最早的名称,从而认为夏越民族存在同源关系,即都出自新石器时代居住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带的古骆人②。古骆人属海洋型民族,习水便舟是其显著的文化特征,因此同源于古骆人的夏越民族亦都具有习水便舟的文化特征。本文试以此作为一个观照点,分别对古骆人和夏越民族习水便舟的文化特征作人略探述,籍以作为说明夏越民族同源于古骆人的一个佐证。
谷因
关键词:文化特征新石器时期河姆渡遗址
布依族神话史诗《安王和祖王》与舜、象故事被引量:4
2001年
布依族神话史诗《安王与祖王》故事与《孟子》。《史记》等古籍所载舜、象兄弟故事甚相类似。这两个故事所以相类似,是因为这两个故事可能本为一同源故事。舜、象兄弟故事是东夷族故事,而布依族历史文化来源则与古代东夷族有关,因此布依族的《安王和祖王》故事,可能是舜、象兄弟故事在布依族原始文化中的遗存形式。
谷因
关键词:布依族神话史诗东夷族民间故事历史文化
骆越之“骆”义何在被引量:6
1993年
越族是我国先秦和秦汉时期活动于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一个古老族群,因其部落众多,故史有“百越”之谓。 骆越是越族一支,分布在“今广西西部和西南部、广东西南部和海南岛以及越南北部。”其名称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和桓宽《盐铁论·地广篇》,但都只称“骆”而不及“越”。到班固《汉书·贾捐之传》始称“骆越”。这说明“骆”是骆越的前称之名。
谷因
关键词:布依族画马越族
从骆的名称看夏越民族的同源关系被引量:2
1995年
谷因
关键词:山东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民族夏族马来人
布依族稻作文化及其起源被引量:13
2004年
布依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 ,它以善于种植水稻著称于世。在布依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呈现着浓郁的稻作文化特色。布依族稻作文化源远流长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时代 ,我国南方古越人及其先民的稻作文化是布依族稻作文化的源头。
谷因
关键词:布依族稻作文化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
骆是夏越民族最早的名称被引量:6
1994年
关于我国古代越族和夏族的关系问题,历来有许多说法.其中“越为禹后说”和“越为土著说”是两种相对而影响较大的说法.前者是自司马迁以来迄今两千多年来传统的说法,后者则是近些年来较为流行之说.两种说法当然都各有道理.不过,固然越“不得尽云少康之后”(《汉书·地理志》臣瓒注),但认为越乃南方土著,其族源与夏族无关之说,似亦非至论.我们认为,夏越是有同源关系的,即都同源于更早的骆人;而越族则是南下的夏人与其同族系的骆人融合而成的族群.骆是越族的别称和最早名称,也是夏族的最早名称,就是夏越同源于古骆人的一个例证.本文试对骆是夏越民族最早名称作一粗略探述,以就教于方家学人.
谷因
关键词:布依族夏族夜郎骆越南越国民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