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c-tDC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c-tDCS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检索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7月。2名独立的研究人员依据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方法,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估及资料提取,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合并分析。统计分析采用RevMan 5.1软件。结果共纳入10篇。Meta分析显示,c-tDCS作用于病灶侧初级运动区后,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评分与假刺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11,95%CI:-5.77~5.99, Z=0.04, P=0.97], c-tDCS作用于病灶侧初级运动区对患者Jebsen手功能的作用效果与假刺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52,95%CI:-4.94~1.90, Z=0.87, P=0.38]。纳入文献质量的Jadad评分,低质量2篇,高质量8篇。结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c-tDCS比假刺激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目的:了解电刺激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现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ISI Web of Knowledge、OVI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电刺激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报道,同时检索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2-10.研究人员对纳入文献进行深入阅读及资料提取.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通过分析发现:电刺激疗法主要包括经皮电刺激疗法、经直肠电刺激疗法、经膀胱电刺激疗法、骶神经调节疗法,通过调节脊髓损伤患者包括脊柱裂患儿、脊髓脊膜膨出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肠道内、外的神经支配,改善胃肠道的局部血流,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患者的肠道控制能力,改善患者的大便失禁或便秘的症状.结论:电刺激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但目前关于这方向的临床研究报道数量较少,且其中的随机对照试验数量尤为稀少,同时纳入研究中样本量小,干预强度、结局指标、随访周期不一致,故仍需开展大样本量、实验设计更完善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电刺激疗法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