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雁

作品数:12 被引量:105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肌
  • 4篇心脏
  • 3篇动脉
  • 3篇心病
  • 3篇肌钙蛋白
  • 3篇冠心病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钙蛋白
  • 3篇冲击波治疗
  • 2篇动态血压
  • 2篇动态血压监测
  • 2篇心肌病
  • 2篇心肌肌钙蛋白
  • 2篇心绞痛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脏病
  • 2篇心脏血流
  • 2篇心脏血流动力...
  • 2篇血流

机构

  • 1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心血管...

作者

  • 12篇西雁
  • 8篇葛均波
  • 3篇唐斌
  • 3篇姜红
  • 2篇崔洁
  • 2篇石洪成
  • 2篇洪虹
  • 2篇刘明
  • 2篇陈曙光
  • 1篇郭棋
  • 1篇郭玮
  • 1篇蔡乃绳
  • 1篇虞勇
  • 1篇高小清
  • 1篇李远方
  • 1篇姚豪华
  • 1篇柏瑾
  • 1篇张磊
  • 1篇宋凌燕
  • 1篇蔡迺绳

传媒

  • 3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心...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国际遗传学杂...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复方厄贝沙坦的降压作用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厄贝沙坦,商品名安博诺)降压谷/峰比值及降压效果。方法:开放试验。2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日服一次复方厄贝沙坦(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共8周,治疗前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收缩压、舒张压谷/峰比值分别为56.1%、55.3%,24h、昼、夜平均血压分别下降22.2/13.3mmHg、23.8/14.1mmHg、15.0/9.1mmHg。结论:复方厄贝沙坦日服一次,降压作用可维持24h。
唐斌诸骏仁蔡乃绳柏瑾西雁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降压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Fcγ受体Ⅱ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和扩张型心肌病的关系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炎症和免疫机制参与冠心病(CHD)和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心肌损害。免疫球蛋白Fc受体(FcR)家族的FcγRⅡ参与免疫球蛋白介导的损伤过程,且与C反应蛋白结合,在炎症和免疫损害中起重要作用。有报道显示FcγRⅡ编码氨基酸131位置上的组氨酸(H/H)和精氨酸(R/R)多态性与某些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该多态性与CHD和DCM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199名,冠脉造影证实的CHD患者324名,DCM患者116名,采用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DHPLC)研究基因多态性。结果①按显性效应遗传模型分析(HH+HR与RR),DCM患者FcγRⅡA的H显性效应频率为0.92,较对照组0.78明显增高(P<0.001);②按加性效应遗传模型(HH与RR和HR与RR),DCM患者H加性效应频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01);③DCM患者和对照组H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3和0.55,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HD患者与对照组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H等位基因可能是DCM患者的易感基因,但并不是冠心病的易感基因。
姜红杜明西雁唐斌葛均波
关键词:FCΓ多态性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
心电图ST-T改变 (三)冠心病ST-T改变的当今评价被引量:23
2000年
西雁葛均波
关键词:冠心病心电图ST-T段改变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肌钙蛋白T与血流动力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肌肌钙蛋白T(cTnT)与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7例ACS患者,男性32例,女性5例,年龄36~84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检查并收集cTnT等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血液指标与无创血流动力学各检测参数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cTnT水平与每搏输出量、搏指数、心输出量、血管最大扩张速度、左室射血期、电机械收缩期、收缩指数、收缩功能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每搏作功、左室每分作功搏功指数、房缩波幅度、主动脉顺应性及心功能指数呈负相关;经多元回归分析剔除了电机械收缩期及左室射血期。结论:ACS患者的血cTnT水平与心脏血流动力学的部分指标有相关性。
洪虹高小青金雪娟刘明西雁姜红葛均波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肌钙蛋白T心脏血流动力学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前体与心脏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脏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监护室ACS患者共37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5例,年龄36~84岁,对所有患者进行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检测并收集NT-proBNP等血液指标数据。分析NT-proBNP与无创血流动力学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NT-pro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搏指数、心指数、血管最大扩张速度、左室射血期、收缩指数、收缩功能指数、电机械收缩期、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主动脉顺应性、左室每搏作功、左室每分作功、搏功指数、心功能指数呈负相关,与射血前期/左室射血期、主外周阻力、血管最大再扩张速度呈正相关;多元回归显示,左室射血期及电机械收缩期在本研究中受其他因素影响比较大,故将其剔除。结论:ACS患者NT-proBNP水平与心脏血流动力学部分指标有相关性。
洪虹张磊高小清刘明西雁姜红葛均波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血流动力学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cTnI/T与不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n)I/T(cTnI/cTnT)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中的意义以及其对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11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心衰患者,根据病因分为高血压、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3组,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TnI/T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大小(LVDd、LVDs),同时进行肝、肾功能的常规检测.其中20例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跟踪随访3~6个月,观察心功能的变化与cTnI/T的关系.结果血清cTnI在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衰患者中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cTnI的阳性率在LVEF 31%~40%段明显增高,与LVEF≤30%、LVEF 41%~50%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cTnT升高与血肌酐异常者呈显著相关,(r=0.345,P=0.005),而血清cTnI的升高与肌酐的高低无关.随访发现,经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的患者,血清cTnI/T显著下降;但是,若疗效不佳,心功能有恶化时,血清cTnI/T较治疗前有所升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可能存在慢性心肌损伤,其损伤程度在LVEF 30%~41%可能较重;慢性心衰患者肾功能损害对血清cTnT的影响较大,而cTnI不变,因此血清cTnI可作为评判慢性心肌损伤的特异指标.
陈瑞珍卜丽萍虞勇西雁韩蓓蓓高开屏郭棋蔡迺绳杨英珍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肝肾功能
体外冲击波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初步疗效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评估体外心脏冲击波治疗(ESWT)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初步疗效。方法 8例因缺血性心肌病导致的心力衰竭患者接受ESWT,指定治疗仪(100击/点,能量为0.09 mJ/mm^2,每次3~6点,3次/周),3次治疗为1组,间隔3周进行1组治疗,共治疗9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水平、6 min步行距离、血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采用^(99m)锝-甲氧异腈(^(99m)Tc-MIBI)静息/负荷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评价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节段性心肌灌注和室壁运动。结果经ESWT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为(2.1±0.3)级,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5±0.5)级(P<0.05);LVEF为0.285±0.046,显著高于治疗前的0.238±0.054(P<0.05);治疗节段的舒张末期心肌灌注、收缩末期心肌灌注分别为(49.0±6.3)%、(59.6±8.6)%,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46.3±7.7)%、(55.4±9.1)%(P值均<0.05);治疗节段的室壁运动为(3.11±0.96) mm,显著高于治疗前的(2.75±1.03)mm(P<0.05)。结论 ESWT在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崔洁葛均波西雁石洪成陈曙光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体外冲击波治疗
颈动脉内膜硬化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的胸痛患者56例(男性46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71±9岁,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无冠脉病变组、单支冠脉病变组、多支冠脉病变组。对所有入选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测定颈动脉IMT值和斑块积分。结果:无冠脉病变组和单支冠脉病变组的颈总动脉IMT值均显著低于多支冠脉病变组(分别为0.77±0.24和0.92±0.25比1.24±0.55,均P<0.05),3组的颈动脉平均斑块积分(分别为0.3、1.4和2.5)随冠脉病变血管支数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硬化程度可初步预测冠脉的病变情况。
西雁张峰葛均波
关键词:内膜中层厚度斑块积分冠心病
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T检测方法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被引量:45
2010年
目的 评价hs-cTnT在AM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147例确诊AMI患者(其中122例为NSTEMI患者)入院即刻样本hs-cTnT、con-cTnT检出阳性率.检测481例胸痛患者入院5个不同时间点(入院即刻和入院后4、12、20和28 h)血清样本的hs-cTnT、con-cTnT、CKMB mass和MYO浓度,比较确诊AMI患者各指标不同时间点的检出阳性率.依据ROC曲线分析比较各心脏标志物对AMI的诊断特性.动态监测比较AMI组、非AMI心脏疾病组、AMI相关高危疾病组和表面健康对照组入院4 h内hs-cTnT浓度变化率.结果 确诊AMI和NSTEMI患者人院即刻hs-cTnT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90.3%和91.0%,明显高于con-cTnT的61.9%和60.6%(x2值分别为23.08、18.64,P均<0.01).人院各时间点不同指标(hs-cTnT、con-cTnT、CKMB mass和MYO)检测中,hs-cTnT检出阳性率最高为100%(入院4 h后),con-cTnT最高为99.2%(入院12 h后),CKMB mass最高为92.1%(入院12 h后),MYO最高为74%(人院4 h后).hs-cTnT、con-cTnT、CKMB mass和MYO入院即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5、0.851、0.827和0.769,hs-cTnT与con-cTnT、CKMB mass和MYO之间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3.13,Z2=4.46,Z3=5.62,P均<0.05).动态监测AMI组变化率与其他3组变化率分别为203.03%(25.00%~2036.40%)、0.00%(-3.48%~5.21%)、0.00%(-1.17%~2.00%)、-1.97%(-3.83%~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09,P<0.01).结论 相比con-cTnT,hs-cTnT检测能够为AMI的更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减少NSTEMI患者的误诊或漏诊.单点hs-cTnT判断值结合动态监测变化明显优于仅仅使用单点判断值,hs-cTnT判断值结合动态监测变化的诊断特性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判断值,有助于鉴别诊断因hs-cTnT检测灵敏度提高而增多的疑似AMI患者.由于具有良好的诊断特性,hs-cTnT检测可能使一些"早期标志物"的应用空间大大缩小.
吴炯宋凌燕张春燕郭玮宋斌斌王蓓丽唐斌西雁潘柏申
关键词:肌钙蛋白T心肌梗死
体外心脏冲击波治疗难治性心绞痛的初步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初步评价体外心脏冲击波治疗(CSWT)在难治性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诊断明确的难治性心绞痛患者28例,男22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68.2±12.0)岁,接受CSWT,指定治疗仪(100击/点,能量为0.09 mJ/mm2,每次3~6点,3次/周),3次治疗为1组,间隔3周进行1组治疗,共治疗9周。观察治疗前后加拿大心绞痛分级(CCS分级)、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积分)、核素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6 min步行距离、心电图、血和尿常规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等。结果入组患者中有27例完成治疗,17例完成治疗后6个月随访。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CCS分级为(2.0±0.0)级,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5±0.5)级(P<0.01),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1.8±0.6)级,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0±0.7)级(P=0.03)。99mTc-核素心肌显像显示,治疗6个月后的心肌区域血液灌流明显增加,缺血节段减少(P值均<0.05)。治疗6个月后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为(157.67±91.38)mL,低于治疗前的(172.11±102.01)mL;左心室收缩末容积为(99.44±86.44)mL,低于治疗前的(114.56±99.37)mL(P>0.05);LVEF为0.459±0.205,高于治疗前的0.422±0.188;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所有患者在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无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等不适症状,也无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结论对于晚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弥漫性血管病变以及不适用传统心肌再血管化治疗的患者,CSWT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选择。
西雁崔洁林贻梅姚豪华陈曙光石洪成葛均波
关键词:冲击波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