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森
-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流感病毒NS蛋白对IFITM基因表达的研究影响
- IFITM蛋白具有免疫细胞信号转导,细胞粘附、肿瘤发生、生殖细胞归位和成熟、及促进骨矿物化的生物学功能。流感病毒NS蛋白是非结构蛋白,由病毒基因组的第八区段分别编码为NS1、NS2非结构蛋白质。
- 崔卓栋田明尧曹佳媛袁森金宁一
- 关键词:基因表达实时荧光PCR
- 流感病毒NS蛋白对IFITM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
-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人IFITMs与流感NS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研究干扰素家族(IFNs)具有生物功能的多样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病毒感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人类基因组包含许多致力于抵御病毒感染的基因如干扰素诱导的跨膜(...
- 崔卓栋田明尧曹佳媛袁森金宁一
- 流感病毒NS蛋白对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
- 干扰素家族(IFNs)具有生物功能多样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病毒感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IFITM)具有免疫细胞信号转导,细胞粘附、肿瘤发生、生殖细胞归位和成熟、及促进骨矿物化的生物学功能。人类IFITMs...
- 袁森
- 文献传递
- 重组H8N4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拯救
- 2012年
- 将H8N4亚型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插入双向转录/表达载体pHW2000中,并与本实验室保留的适应毒株A/PR/8/34(H1N1)的6个质粒pHW2000-PB2、pHW2000-PB1、pHW2000-PA、pHW2000-NP、pHW2000-M、pHW2000-NS共转染293T和MDCK混养细胞,在细胞内部完成病毒粒子的组装,然后接种SPF鸡胚,经3代扩毒后,成功拯救了H8N4亚型重组流感病毒,并对其进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本研究结果为该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机理研究及疫苗的研制等奠定了基础。
- 崔鹤馨李沂田宇飞袁森凡敏靖杰齐延新郭欢欢田明尧金宁一
- 关键词:病毒拯救禽流感病毒重组病毒
- 人IFITM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目的 人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IFITM),在干扰素同型细胞黏附功能和细胞的抗增殖活性等一些生物学活动中发挥作用,本文章进行了细胞中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IFITM)1、2、3基因表达水平的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
- 田明尧袁森金宁一
- 3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基因芯片的制备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腺病毒的基因芯片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的基因序列,应用生物学软件设计相应的引物和寡核苷酸探针,构建检测芯片;使用巢式PCR扩增标记目的片段,将其与检测基因芯片进行杂交和扫描分析;通过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试验评估基因芯片方法。结果设计的全部探针均能与相应的标记样品特异性杂交,其中探针1a和1b可特异检测鼻病毒;探针2a、2b和2c可特异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探针3a和3b可特异检测腺病毒。基因芯片法检测3种病毒的最低拷贝数分别是2.59×102个/μl、2.21×101个/μl和2.05×102个/μl。结论构建的基因芯片可特异性检测样品中低滴度的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腺病毒,有望为临床提供确诊依据。
- 崔鹤馨田明尧姜庆利袁森田宇飞李沂刘昊靖杰阎富龙金宁一朱光泽
- 关键词: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巢式PCR基因芯片
- 人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研究背景:人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Interferon 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IFITM)基因家族包括IFITM1,IFITM2,IFITM3和IFITMS,其中IFITM1,2,3在...
- 袁森辛舒曹佳嫒薛斐田明尧金宁一
-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
- 乙型脑炎病毒分型基因芯片的制备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制备乙型脑炎病毒分型基因芯片。方法根据乙型脑炎病毒的基因组学序列,应用生物学软件设计乙型脑炎病毒分型引物及探针,制备JEV分型基因芯片。PCR扩增荧光标记的片段与固定于玻片上的探针杂交后,进行芯片清洗、扫描及结果分析。通过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试验验证,建立分型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结果杂交显示,设计的6条探针中有3条特异地与相应的标记样品杂交并在芯片上呈现较强的阳性杂交信号,其中1号探针能特异性检出乙型脑炎病毒,4、5号探针可对JEV-Ⅰ和JEV-Ⅲ型进行分型。制备的基因芯片具有可靠的重复性。结论建立的基因芯片具有高特异性、灵敏性及良好的重复性,可以快速、准确、高通量地对乙型脑炎病毒进行分型检测。
- 郭欢欢凡敏鲁会军刘振江齐延新秦艳青岳云强袁森崔鹤馨田宇飞刘昊田明尧金宁一
- 关键词:乙型脑炎病毒基因型基因芯片
- 人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建立人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Interferon 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IFITM)1、2、3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人IFITM1、2、3及β-actin基因序列,分别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以质粒pVAX1-IFITM1、2、3和pMD18-T-β-actin为模板,分别进行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绘制标准曲线及扩增曲线,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重复性、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各质粒的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均可见大小与理论值相符的特异性条带。IFITM1、2、3和β-actin的最佳荧光定量PCR引物浓度分别为0.2、0.5、0.4和0.5μl,最佳退火温度为55℃。各质粒标准曲线的循环数与起始模板拷贝数的相关性均较好(R2分别为0.998、0.990、0.990和0.995),扩增效率分别为106.284%、101.030%、104.929%和101.962%。IFITM1、2、3基因不同拷贝数的试验内CV为0.14%-0.72%,试验间CV为0.77%-1.58%;灵敏度分别为2.52×100、1.3×100和3.7×101copies;该方法未扩增出鸡肝脏及禽流感病毒H3N2 cDNA,可特异性扩增B型流感病毒cDNA,各标准质粒的溶解曲线约在同一温度出现1个单峰。结论已成功建立了IFITM1、2、3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重复性、灵敏度及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IFITM1、2、3的功能及其基因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奠定了基础。
- 袁森田明尧崔鹤馨靖杰刘昊刘存霞任静强姜庆利薛斐金宁一
-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
- 流感病毒NS蛋白对IFITM基因表达的研究影响
- IFITM蛋白具有免疫细胞信号转导,细胞粘附、肿瘤发生、生殖细胞归位和成熟、及促进骨矿物化的生物学功能。流感病毒NS蛋白是非结构蛋白,由病毒基因组的第八区段分别编码为NS1、NS2非结构蛋白质。NS1作为干扰素(IFN)...
- 崔卓栋田明尧曹佳媛袁森金宁一
- 关键词:基因表达实时荧光PCR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