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蔺雪梅

作品数:60 被引量:297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急性
  • 21篇卒中
  • 21篇梗死
  • 20篇脑梗
  • 20篇脑梗死
  • 13篇预后
  • 13篇脑梗死患者
  • 12篇缺血
  • 11篇血性
  • 10篇急性脑梗死
  • 9篇动脉
  • 9篇卒中患者
  • 9篇脑卒中
  • 7篇急性缺血
  • 7篇急性缺血性
  • 6篇预后不良
  • 6篇综合征
  • 6篇急性脑梗死患...
  • 5篇预后分析
  • 5篇缺血性脑卒中

机构

  • 54篇西安市第一医...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商洛市中心医...
  • 1篇西安急救中心
  • 1篇商洛职业技术...

作者

  • 54篇蔺雪梅
  • 51篇吴松笛
  • 40篇王芳
  • 27篇刘仲仲
  • 18篇王清
  • 17篇刘国正
  • 11篇曹欢
  • 6篇职瑾
  • 4篇王燕
  • 2篇宋金鑫
  • 2篇时宏
  • 2篇温凯
  • 2篇陆慧琴
  • 2篇高华
  • 2篇郭未艳
  • 1篇卢慧君
  • 1篇王芳
  • 1篇张娜
  • 1篇石兴民
  • 1篇史利萍

传媒

  • 14篇中国卒中杂志
  • 6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神经损伤与功...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华航空航天...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5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09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内动脉狭窄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微血管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探讨颈内动脉狭窄(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ICAS)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特征及其与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23年1月—2024年9月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眼科收治的经血管评估确诊的ICAS患者,按狭窄侧别、程度分别进行分组,并纳入年龄、性别、既往史等相匹配的参与者为健康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黄斑区OCTA检查,并收集其小血管密度、血管密度、灌注面积、脉络膜层大中血管血管容积及血管指数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6例研究对象,其中单侧ICAS组20例、双侧ICAS组26例、健康对照组20例,男性54例(81.8%),平均年龄为(67.5±8.7)岁。3组间除既往卒中或TIA病史外,其他临床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侧ICAS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双眼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灌注面积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单侧ICAS患者双眼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双侧ICAS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浅层血管复合体小血管密度、视网膜内层灌注面积、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灌注面积、视网膜内层血管密度、浅层血管复合体血管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狭窄严重侧眼上述指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狭窄较轻侧眼仅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灌注面积、视网膜内层血管密度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狭窄严重侧眼各指标虽有低于狭窄较轻侧眼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ICAS狭窄侧眼按狭窄程度分为中度及以下狭窄组(31只)、重度及以上狭窄组(41只),与健康对照组3组进行比较,发现浅层血管复合体小血管密度、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灌注面积、视网膜内层血管密度及浅层血管复合体血管密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间各指标虽然随狭窄程度有
张咪蔺雪梅刘佩刘仲仲逯青丽刘国正李云飞饶兰平宋沉生李果武翻艳曹顺道孙超霍燕王燕刘燕王凝吴松笛
关键词:颈内动脉狭窄血管密度脉络膜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报道
2024年
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同时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少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34岁男性患者,以视物模糊、头痛为主要表现,视力、眼压正常,双眼眼底检查显示火焰状视网膜出血和棉絮斑,诊断为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门诊测血压230/150 mmHg(1 mmHg=0.133 kPa),头颅MRIFLAIR序列示双侧大脑半球及脑干多发斑片状高信号。除肾损害外,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积极予以降血压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头颅影像学征象均改善,最终临床诊断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逯青丽刘佩孙超史亚玲蔺雪梅吴松笛
关键词: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降血压治疗
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出血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记录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CI患者溶栓后是否发生出血不良反应。对比出血患者和未出血患者之间的临床资料,分析出血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2例患者溶栓后发生出血,与未出血患者年龄、高血压史、心衰病史、基线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4,95%CI:1.000~1.068)、高血压史(OR=2.918,95%CI:1.056~8.062)、基线血糖(OR=1.168,95%CI:1.031~1.324)是发生出血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高血压史、基线血糖是ACI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加以重视。
郭未艳吕娟王园姬李亚美吴松笛王芳蔺雪梅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背景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而不尽相同。目的探讨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合并AF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纳入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安市第九医院和西安市中医医院2015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AF患者260例,根据随访90 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155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10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急性脑梗死合并AF患者短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预后不良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肺炎发生率、入院时NIHSS评分4~13分及≥14分者所占比例、白细胞计数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心率、文化程度、吸烟情况、饮酒率、有卒中病史者所占比例、高血压发生率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同型半胱氨酸、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2.47,95%CI(1.10,6.18)〕、肺炎〔OR=3.28,95%CI(1.17,9.22)〕、入院时NIHSS评分高〔OR=18.36,95%CI(4.93,72.74)〕及白细胞计数升高〔OR=1.12,95%CI(1.02,1.30)〕是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合并AF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肺炎、入院时NIHSS评分高及白细胞计数升高是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合并AF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及早识别、筛查高危人群并给予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发生风险。
刘仲仲逯青丽曹欢王静蔺雪梅王芳史亚玲王清刘国正吴松笛
关键词:脑梗死心房颤动预后
血脂水平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血脂水平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217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END将其分为END组(98例)和非END组(11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脂蛋白a[Lipoproteins,Lp(a)]等血脂水平;根据临床疗效分为愈显组(治愈+显效)、非愈显组(有效+无效),比较不同疗效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前,END组患者TC、Lp(a)及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非END组(P_均<0.001),HDL-C水平显著低于非END组(P <0.001)。治疗后,END组患者TC、Lp(a)及LDL-C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01),HDL-C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P <0.001),但两组患者TC、HDL-C、Lp(a)、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 0.05)。非END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 0.05)。END组患者治愈16例(16.33%),显效45例(45.92%),有效30例(30.61%),无效7例(7.14%)。愈显组患者TC、Lp(a)及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非愈显组(P_均<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非愈显组(P <0.05)。结论 TC、Lp(a)、LDL-C及HDL-C可能作为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发生END的预测指标,并有助于临床疗效评估。
王清吴松笛蔺雪梅王芳逯青丽史亚玲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脂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双眼同时发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例
2023年
1例62岁双眼视力下降10 d女性患者,眼底检查和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检查提示双眼视盘水肿,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检查提示视盘动脉早期弱荧光,晚期不规则充盈缺损,节段性强荧光。诊断为双眼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经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和综合治疗,患者视力和视野有所恢复,随访病情稳定。
蔺雪梅刘佩常乔乔王静吴松笛
关键词:随访研究
西安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脑卒中相关死亡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西安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早期脑卒中相关死亡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降低AIS患者发生早期死亡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西安市脑卒中数据库平台中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12月连续入院2340例AIS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和从入院确诊起90 d随访中发生死亡情况,分析AIS患者早期脑卒中相关死亡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西安市2340例AIS患者中,发生早期脑卒中相关死亡78例,早期脑卒中相关死亡比例为3.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OR=4.487,95%CI=1.436~14.011)、神经功能重度损伤(OR=5.038,95%CI=1.781~14.244)、合并肺炎(OR=3.358,95%CI=1.679~6.713)、碱性磷酸酶水平较高(OR=1.007,95%CI=1.002~1.012)和白细胞计数水平较高(OR=1.128,95%CI=1.041~1.223)是西安市AIS患者发生早期脑卒中相关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西安市AIS患者发生早期脑卒中相关死亡的比例相对较低,高龄、神经功能重度损伤、合并肺炎、碱性磷酸酶和白细胞计数水平较高的AIS患者更易发生早期脑卒中相关死亡。
刘仲仲逯青丽王静刘佩常乔乔马婷张娜蔺雪梅蔺雪梅王芳
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收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4所三级甲等医院连续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16例,并分别在患者发病1、3、6个月以及1年时进行随访,以1年随访时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1660例,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356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年龄、入院48h不能行走、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37,95%CI:1.49~3.77,P=0.001)、心房颤动(OR=2.61,95%CI:1.42~4.80,P=0.002)、入院NIHSS评分(OR=1.15,95%CI:1.10~1.21,P=0.001)、入院48h不能行走(OR=2.37,95%CI:1.54~3.65,P=0.001)、白细胞计数>10×109/L(OR=1.49,95%CI:1.09~2.72,P=0.010)是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识别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关注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有助于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不良预后的风险。
刘仲仲段康丽蔺雪梅王芳史亚玲王清逯青丽曹欢吴松笛
关键词:脑梗死卒中随访研究预后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血管神经眼科特征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患者血管神经眼科的临床特征。方法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眼科病区收治的CRAO患者49例49只眼纳入研究。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血管危险因素、发病特点、颈内动脉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特征、治疗方式、与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及出院1个月随访血管事件等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视力、头颅CT和或磁共振成像检查。同时行颈内动脉血管DSA检查35例;头颈部CT血管造影检查14例。将颈内动脉颅外段解剖变异分为纡曲、折曲、盘曲;主动脉弓分为Ⅰ型、Ⅱ型、Ⅲ型、牛型。行静脉溶栓、动脉溶栓、保守治疗。治疗后随访时间1个月。功能性视觉定义为视力≥20/100。血管事件为随访期间发生卒中、心血管事件、死亡和新生血管青光眼。结果49例49只眼中,男性40例40只眼(81.6%,40/49),女性9例9只眼(18.4%,9/49);平均年龄(60.7±12.9)岁。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分别为33、17、16例;既往有吸烟史、牙齿脱落病史分别为27、34例。服用降血压、降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血脂药物治疗分别为15、5、8、5例。发病前有一过性黑矇11例,醒后发现CRAO 17例。合并患侧脑组织梗死软化灶33例(67.3%,33/49)。行DSA检查的35例,患侧颈内动脉狭窄率70%~99%、100%分别为3(8.6%,3/35)、4(11.4%,4/35)例。患侧眼动脉起源于颈外动脉5例(14.3%,5/35)例。颈内动脉颅外段解剖变异纡曲、折曲分别为17(54.8%,17/31)、2(6.5%,2/31)例。主动脉弓Ⅱ型、Ⅲ型、牛型分别为15(42.9%,15/35)、6(17.1%,6/35)、2(5.7%,2/35)例。行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治疗分别为13、29例。发生治疗中并发症2例;治疗后症状波动3例,影像学无症状新发梗死灶10例。行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和降血脂药物治疗48例。出院及治疗后1个月时,恢复功能性视觉分别为7、17例
逯青丽刘仲仲王静刘佩常乔乔刘燕刘国正蔺雪梅王芳吴松笛
关键词:视网膜动脉闭塞颈动脉狭窄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疗效分析被引量:31
2017年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92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均训练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价量表(FOIS)、洼田饮水实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定比较2组患者吞咽功能、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2组治疗后SSA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FOI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联合组改变幅度更显著(P<0.05)。联合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级显著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可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孟凤珠温凯高华王芳蔺雪梅
关键词:吞咽训练脑梗死吞咽障碍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